当之无愧的亚洲女英雄―高耀洁!
她来自旧社会,有一双被裹过的脚。她也是一个残疾人,除高血压、心脏病,还比正常人少一个重要的器官,她的胃被切除了十分之九,而今不过是一截肠子般的象征物。她还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无数,本该受人尊敬,但却众叛亲离,在中国争议无数,甚至还被很多人谩骂,她内心极其爱国,忧国忧民,可风烛残年却只能流亡海外!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了?
就让小编来说一说真实的她:高耀洁。生于名门望族却差点死掉,大半辈子都在动荡。1927年她出生在山东,这是个名门望族,家族财产丰厚,父亲祖上仅田地就有36公顷,而她家的房屋居舍院落,非用图纸描画难以说清。她天生记忆非凡,读书过目不忘,3岁开始识字,4岁开始背古诗,一个月就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5岁缠小脚,也开始正式静坐读书,诗词歌赋烂熟于心,经书典章名句脱口而出,古文水平远胜于当代,中文系古文专业的毕业生水平。
仁爱与悲悯,正是她一生道路的起点,可她无论如何也料不到,这使她在未来受尽折磨。1954年,她从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成为了知名的妇科医生。1966年,文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她也未能幸免,突然被调离临床一线,因拒绝参加游行,遭到围殴毒打,甚至被关进太平间内长达八个月,整日整夜地与医院的尸体作伴,只能靠一位厨房女工,偷送点食物充饥,才算活了下来。然而折磨才刚刚开始,她被挂上牌子游街,一次审查批判中,还被打成重伤,动手术后胃被切剩下四分之一,她又被送往劳教场接受惩罚性劳动,首如飞蓬,遍体伤痕。这些她都可以忍受,可是他们,在她儿子身上下的毒手,却让她怎么都无法忍受。
1968年,年仅13岁的儿子被抓走,不久后就以“反革命罪”被判了3年刑。 13岁的儿子还不够承担刑责的年龄,判决书就颠倒黑白,把儿子的年龄改成了15岁,直到1974年,儿子才正式平反,这件事使母子关系破裂,再也没能愈合。她的一生见证着中国的成长,几乎每一件历史大事,都在她身上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走过民国的战火纷飞,又走过文革的惨烈,她终于迎来了安稳岁月。
文革后,她被调到河南省中医院工作,安稳岁月里,她的才华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到20世纪80年代,她所在的科室已远近闻名,还获得河南省二级成果奖,她也受到了领导们的欣赏和重视,邓小平、胡耀邦都曾接见过她。1990年,63岁的她正式退休了,经历了大半辈子的动荡,从此她的生活本该清闲安逸无忧了。可没想到,一件事,又彻底改变了她的余生!
1996年,已退休的她,去某医院会诊时遇到一位得艾滋病的女病人巴某。可这病人是实诚的农村妇女,突然染上此病实在蹊跷,十几天后,巴某就病发身亡了。一开始,她以为是这病人,或者病人丈夫的作风不好,为安全起见,她给巴某丈夫,以及亲属十几口全部做了化验,结果发现,全家中只有巴某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么这艾滋病病毒究竟是从何而来呢?后来,巴某的丈夫告诉她,妻子做过一次子宫肌瘤手术后曾输血,就是那之后查出有艾滋病病毒的。得知事实后,她被震惊了,这意味着医院的血库已被污染,受害人绝不止一个!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她这才意识到,血液传播艾滋病的急迫性严重性。
之后,她不顾年迈的身体,毅然跑到河南艾滋村去做调查,没想到,看到的竟是一个人间炼狱。她一进村就听见有奶声奶气的叫声,略带嘶哑,喊着:“下来!下来!”循声走进一个门半掩小院,她走进了屋里,只见梁上垂挂着一根草绳,一个年轻农妇已经悬梁自尽。尸体脚下,是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鼻涕和着眼泪哭喊,抓住梁上尸体的脚后跟当乳头啃咬。而母子二人都是艾滋病患者,不到两个月,那孩子也病死了……。而这里的村民们他们没有吸毒,更不是西方人理解的性解放,他们得艾滋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贫穷!
从80年代末起,各种血液制品,就被禁止和限制从国外进口。而血液作为生物制品的原材料,在中国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1995年开始出现了许多由政府支持的,高呼“快速致富,献血光荣”的口号,收购血浆的采血站,血浆最后被卖给制药业。许多贫穷的农民为了获取收入而卖血。甚至有血站派车接送卖血农民,普遍流行“单采”采血,每次抽血500毫升,卖血者可获得40-50元人民币。这场以血致富的运动中,50岁以上的人甚至把白发染黑冒充年轻人去卖血。按照当时“单采”的流程,血站从血液中提取出血浆,之后用离心机将红血球分离,再输入卖血者体内,从而卖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并不减少。卖血者因此不会感到虚弱。但采血流程中的漏洞和设备消毒不彻底,导致了艾滋病的迅速传播。政府采血,百姓卖血,祸害由此而起,这是一场灾难,也可称为“国难”,这是一场人祸所致的“国难”,作为一个医生对此怎能熟视无睹!深入根源只为改变,倾注所有出书、印刷拯救国人,只有被关注,才能有所改变。
从此为了真相,为了大家的知晓,60多岁裹了小脚,连路都走不稳的她,毅然走遍了全中国各个艾滋病村,敢于去触碰,当时在中国这一最敏感的事件。她一次次地走进了,艾滋病恶性爆发的中国乡村为那些从肉体到灵魂,都经受折磨的人送去药物和慰藉。当时没有针对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而她认为,知识是现阶段最好的疫苗。她说: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每天都能拯救成百上千的中国人。于是,她自费出版了,《艾滋病、性病的防治》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仅此一项支出就达40多万元。由她主办编写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报,也已经出版15期,印数达53万份。为出版这些书籍、救助艾滋遗孤,她几乎倾尽所有积蓄,但她却毫不在乎,潇洒至极: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曾有人宣称中国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共七十四万人,并称艾滋病是以异性性行为方式,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可她却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我走过了全国十几个县市、几十个乡镇、几百个村庄,中国的艾滋病受害者,绝不是几十万,艾滋病大多数是由血液传播的。有人写文章称,一个妓女能感染多少例艾滋病,并附有相关数据。高耀洁就按照数据统计了半天,得出结论,全中国人很快都会感染艾滋病。她说,“这种文章的目的,就是强调性传播,来掩盖政府失职的责任。”
到2008年,中国有19712所医院,以每个医院20个医生计,也至少有40万医生。而这40万人中,为这场血祸站出来说话的,只有4个医生,10万分之一;可4个医生中,坚持10多年,面对重重压力,挺到今天的,只有高耀洁一人。血祸蔓延惊天动地,危及种族血脉,她却以八旬老人的孤独肩膀,独自扛了下来。因为她的坚持,短短几年,人们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大大提升,中国经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例,急速下降,意义非凡,她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可其中的艰难和不易只有她知道,当她在山东大学讲坛上,为学生普及防艾知识时,老伴病倒住院,当在她把关爱源源不断地,送给艾滋村里孤儿寡母时,老伴溘然去世。
然而,让她心碎的还不止这些。 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工作报告,经血传播率的明显下降被排挤、被打压、被监视。带毒药,立遗嘱,势不同流合污。她的行为,无疑伤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在防艾滋的路上,受尽压迫和打击,其中的艰辛,令人难以想象!无数人都视她为眼中钉,监视跟踪、监控电话、不让她接触记者、不准她下乡调查、不让她去见外国人……动用一切势力阻止她这样一位太太。 在某些艾滋病村里,如果谁能举报高耀洁来了,甚至还会得到500元奖励。 当时开了博客字字句句都与艾滋病相关,导致演讲被封她说“他们害怕我在博客上公布的第一手资料。” 心怀大爱的她,美名远播,获得许多国际与国内奖项,但她将这些奖金全部都用来推行,预防和科普艾滋病的教育工作。
2002年,她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亚洲英雄”、被《商业周刊》授予“亚洲之星”称号;2003年,又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2004年当选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 2007年,国际天文联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高耀洁星……
此时已80岁高龄的她,一生的荣耀与光辉本应到此,功德完满。然而她战士般的一生,还远没结束...... 2007年,她又获得了两个奖项,一个是联合国的艾滋病组织颁的奖;还有就是美国妇女组织生命之音,表彰她对预防艾滋病所作的贡献,特邀希拉里为她亲自颁发,全球女性领袖奖。可家丑不可外扬,为保全脸面,有人竟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警察日夜包围她的家,阻止她出国领奖,希望她能做出自动放弃的姿态。因此,连把当年文革时受其牵连,至今心有余悸的儿子,也动员到了她的面前,儿子以自己的工作和前程为抵押,给她重重地磕响头,跪请母亲答应有关方面的话。
那一天是2007年2月18日大年初一,可她没有动摇,只写下了两行话,第一行是:儿子曾因我受害坐过三年狱。第二行是:本人行为本人负责,一切概与儿子无关。她还是固执的去了美国去领这奖,行前准备在即,她从各方友人购置的领奖礼服中,执意选择了一件中式外套。这是艾滋病人亲自送给她的,她说:我是代表中国艾滋病患者去的,我要为那千千万万死者服丧。 在美国,她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颁奖会上,有一位未受邀请、自费乘机、自购昂贵门票、专程远途而来的美国乡间老妇人,紧紧握着她的手说:你不仅是善良人,还是一个英雄。
希拉里多次接见高耀洁 曾有人劝她因此留在美国,但她婉拒好意,从美国领奖后就立刻低调回国,一心希望继续民间防艾滋病的事业,可她等来的却是打压。有人劝她妥协,只要妥协了,她的生活就会好过百倍,可她却坚定地说:你知道吗?人为自己活着的时候,也应该为帮助他人而活着。在大自然界中,猫头鹰吃老鼠,青蛙吃蚊子……动物们尚且有如此“善举”,那么人呢?” 为此,她说:我随身都带着毒药,一旦有不测,就服毒自尽,誓死也要留个清白在人间。她不想走的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2009年5月,已经近83岁高龄的高耀洁只带着装有多年来收集的艾滋病调查资料的硬盘,匆匆离家出走,从河南,到北京,又到四川、广东,最后,2009年8月,她到了美国。“因为我要把真相告诉全世界,”她在回忆录里写道。“我都八十二岁了,我不怕死。我要把中国爱滋病广泛传播的真相写出来,让世人知道造成这场血灾的真实原因,唤起所有国人们的关注和救助,这次决定出走就是为此,否则我死不瞑目。” 而为此,她已众叛亲离,她的亲人们都记恨她,她曾收到来信:“你在走让国人谩骂的路,你继续这样折腾下去吧,你将在孤独和寂寞中死去。”看到这封信后,她伤心得病倒多日…… 现在的她,独自一人居住在,纽约曼哈顿西区离哥伦比亚大学,不远的一处不起眼的建筑中,这里被形容为“全美贫穷和犯罪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高耀洁的寓所却毫不设防,推开象征性亮着电子锁灯的闸门,直通八楼走廊尽头就到了。她现在很少出门,每天要看中央台的《焦点访谈》,还看《新闻调查》,书和杂志堆在一张大床的一侧,另一侧被子掀开着,屋子里暖气不热,飘着股浓重的药味。每隔几个时辰,高耀洁就要从袋子里各种瓶瓶罐罐中摸出一大把药吃下去,赴美四年,心脏病、胃病、血栓等疾病逐渐吞噬着这位中国民间防艾明星和斗士。
在纽约,除了写书,高耀洁还会参与一些公开的宣传艾滋病的活动。2012年就在哥大做了两次演讲。第一次主要讲中国艾滋病村的历史和现状。她全用图片说话,幻灯片上放着艾滋病小孩的年龄,染病的方式、症状,有时还有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日期。在美国有些人想借用高耀洁的名声筹钱。如果她答应的话,日子会好过很多。但是她都拒绝了。在《我的风烛残年》里高耀洁写道:“我要保住晚节,不能和假货们混在一起……我只有埋头整理书本,来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滋扰逐渐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高耀洁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除了看病极少出门。对于陌生人的电话她不接,电邮也不回。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秘书问她有什么要帮助,都被老人倔强地回绝了。她早早立好了遗嘱,遗愿是要把骨灰带回祖国,洒在中国黄河激流处。为了避免后人会用她的名字有所邪图,更是严正声明自己的遗嘱,“我想通过这个声明,让世界上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生前的努力和建树,不能在去世后成为他人沽名钓誉的工具。”
如今的她已经93岁了,却依然以孤微之力,越挫越勇,冲破重重阻挠和压力,努力解开中原大地艾滋病肆虐的真相。她把写书当成自己人生最后一项使命,每天从早到晚工作,用写得青紫的手指,用自己的余生,捉拿那些杀贫济富的凶手,誓为中国人为的血患作证。她说:一旦书完稿,那就是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我想好了,我最好的死法和去处,是死在飞往中国的飞机上。
她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更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老人,这样的医生,是当之无愧的亚洲英雄!
高公仆 摘自:一叶观察
我要把中国爱滋病广泛传播的真相写出来,让世人知道造成这场血灾的真实原因,唤起所有国人们的关注和救助,这次决定出走就是为此,否则我死不瞑目。” 而为此,她已众叛亲离,她的亲人们都记恨她,她曾收到来信:“你在走让国人谩骂的路,你继续这样折腾下去吧,你将在孤独和寂寞中死去。”看到这封信后,她伤心得病倒多日…… 现在的她,独自一人居住在,纽约曼哈顿西区离哥伦比亚大学,不远的一处不起眼的建筑中,这里被形容为“全美贫穷和犯罪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高耀洁的寓所却毫不设防,推开象征性亮着电子锁灯的闸门,直通八楼走廊尽头就到了。她现在很少出门,每天要看中央台的《焦点访谈》,还看《新闻调查》,书和杂志堆在一张大床的一侧,另一侧被子掀开着,屋子里暖气不热,飘着股浓重的药味。每隔几个时辰,高耀洁就要从袋子里各种瓶瓶罐罐中摸出一大把药吃下去,赴美四年,心脏病、胃病、血栓等疾病逐渐吞噬着这位中国民间防艾明星和斗士。在纽约,除了写书,高耀洁还会参与一些公开的宣传艾滋病的活动。2012年就在哥大做了两次演讲。第一次主要讲中国艾滋病村的历史和现状。她全用图片说话,幻灯片上放着艾滋病小孩的年龄,染病的方式、症状,有时还有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日期。在美国有些人想借用高耀洁的名声筹钱。如果她答应的话,日子会好过很多。但是她都拒绝了。在《我的风烛残年》里高耀洁写道:“我要保住晚节,不能和假货们混在一起……我只有埋头整理书本,来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滋扰逐渐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高耀洁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除了看病极少出门。对于陌生人的电话她不接,电邮也不回。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秘书问她有什么要帮助,都被老人倔强地回绝了。她早早立好了遗嘱,遗愿是要把骨灰带回祖国,洒在中国黄河激流处。为了避免后人会用她的名字有所邪图,更是严正声明自己的遗嘱,“我想通过这个声明,让世界上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生前的努力和建树,不能在去世后成为他人沽名钓誉的工具。”
如今的她已经93岁了,却依然以孤微之力,越挫越勇,冲破重重阻挠和压力,努力解开中原大地艾滋病肆虐的真相。她把写书当成自己人生最后一项使命,每天从早到晚工作,用写得青紫的手指,用自己的余生,捉拿那些杀贫济富的凶手,誓为中国人为的血患作证。她说:一旦书完稿,那就是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我想好了,我最好的死法和去处,是死在飞往中国的飞机上。
她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更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老人,这样的医生,是当之无愧的亚洲英雄!
高公仆 摘自:一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