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蔡氏七大派系

作者: 2017-11-28 20:56:37

        blob.png

        蔡允恭公

       蔡允恭,唐荆州江陵人,为秦府参军兼文学馆大学士,根据现存旧族谱记载,是入闽开漳始祖之一,共有两种说法:
  一是唐垂拱年间,蔡允恭以参军兼文学馆大学士谠论忤旨,谪镇闽南,有六子,长、次守宗上蔡,其余四子随公之任来漳,殁葬大溪山角莲池上,墓二所,有蔡公亭(今平和县大溪镇宜盆村彩公欧自然村)。
  二是蔡允恭由长安虞世南(同是十八学士之一)邀荐为隋炀帝从官,有诗赋令教宫人讽诵,允恭耻之,再授内史舍人,不受,潜逃归闽。隋亡唐兴,虞荐引为秦王天策府参军、文学馆学士,在《后梁春秋》成书后,允恭以年老乞恳悬车,赐归,卒于家。时值贞观年间,葬新恩里屿头山。宋代有御史吴隧(曾任漳州知州事)大书“澄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名曰澄瀛澳(今属厦门海沧)。
  蔡允恭子孙遍布漳州云霄、漳浦、诏安、东山、平和、龙海、长泰、华安等地,也传衍于厦门市区、同安、海沧等地。

        蔡彧派系
  蔡彧,字德明,唐初随陈政之母魏妈第二批入闽,为将校之一。初入闽时,蔡彧职位是队正(队正管十伙,每伙士兵10人)。蔡彧在漳州之东四望山(今龙海角美镇所在地)活动,在此开基,建立蔡氏宗支,繁衍生息,后代子孙遍布漳属各县及至海内外,其后裔在角美镇洪岱村建有蔡氏宗祠一座。

        蔡长眉派系
  蔡长眉,唐光州固始人,随唐将军陈政戍闽,时职务为校尉,因家在云霄之西,在今火田镇开基传衍,至唐乾符时,兵革扰攘,家族分徙。后裔蔡元鼎,字国宝,号蒙斋,生于唐末宋初,为漳邑著名理学家,于唐乾符年间(877年)避乱迁居漳浦北境大帽山下,著书讲学,是张坑蔡坑(在今漳浦赤岭乡前园村)蔡氏始祖,后裔众多,分布于漳州、潮州及台湾、南洋各地。

        蔡炉派系
  霞山蔡氏为建阳牧堂蔡杭之后,于宋代从建阳迁到泉州,而漳州,止于长泰之霞岭。蔡文真为肇基祖,后裔在枋洋镇赤岭大埔中心点建立蔡氏祖祠,堂号“瞻依堂”,子孙传衍25世,600余年。分衍在枋洋镇坝口、内枋、汤内、草洋、径仑、大竹墘、大帽寨、鸡线寿、对口宅等村落,其六世蔡肇篡、蔡肇基迁居芗城区古塘村。

        蔡芑派系
  长泰县武安镇肇基祖蔡芑(1190-1264年),是唐咸通年间(860-874年)蔡氏二祖先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择居泉州青阳者后裔。蔡芑先居于长泰溪口,后迁居登科山,其六世孙蔡明叔再迁徙瀛山(今长泰岩溪镇上蔡村)肇基传衍。从蔡芑起传至今31世。

        蔡翁庆派系
  长泰县岩溪镇锦鳞村珪山社蔡姓,肇基祖蔡翁庆由仙游迁居长泰县城,四世惟贵,传四子。长伯仁开基方成里蔡山,次伯义开基人和里寨头,三伯智开基旌孝里珪山,蔡伯智又名蔡清和,为珪山蔡姓始祖。

        蔡松涧派系

   龙海市颜厝镇鹳林村蔡姓,明嘉靖期间,因受奸相严嵩之累,由蔡松涧兄弟二人,从江西省吉水县来漳鹳林定居。    (特此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