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成功召全国义门陈联谊会

作者:陈东北 2017-01-16 11:20:56

来源:网络

南康陈氏联谊会会长陈开福,及秘书长陈优文等一行,于24日起启,前往德安参加全国陈氏联谊会会长工作会议。

截止25日晚上来德安报到人数统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会长代表共计18个省,220个县市。原计划280人的名额已远远超出,已登记在册的到会人数已有380余人,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大会非常成功。此次会议得到了江西德安县委县政府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上午举办的是秋祭活动和义门陈议事厅、义门陈接官厅、义门陈文化长廊的剪彩,下面给大家晒些上午的照片情况。

下午召开会长工作会议正式会议,江西德安县委领导给此次会议致词。

义门陈氏


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发源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

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后宋仁宗在文彦博等重臣上疏建议下,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44庄)。从此,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据最新统计,当今义门陈姓人口达到4000多万。

江州义门陈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庐山脚下,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古属江州辖地,祖祠现属德安县车桥镇境内。北与瑞昌市交界,西与武宁县接壤,南与永修县毗邻,素有“德安西大门”之称。地理分布为“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
祖宗遗下林泉汁,子孙相承孝义庐。
原上鹡鸽常救难,庭前棠棣每添辉。
疑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南绍有虞。
和“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的诗句以示赞颂。
宋真宗赵恒赐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门外,筑高台丈许,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六个大字。

宋仁宗赵祯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追封义门陈氏五世祖陈旺、陈机、陈感、陈兰、陈青分别为晋国公、齐国公、吴国公、燕国公、许国公之谥号,又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赠义门分庄一诗中写道:“江州久著义门庄,珠辉玉廊孰同行。蒂固根深谁与并,庄上分庄岁月长。谩夸诗礼追邹鲁,须信簪缨赛谢王。子孙各知道义范,永于舜德有重光。”

时年义门陈氏建庄已历时331年,3900余人聚居合炊。

由以上两朝帝王的诗联旌表中,可以断定“义门陈氏”是古代文明之典范,作为一个家族累受两朝历代帝王的旌表,可称中国古今之最。据史料记载,“义门陈氏”在宋仁宗时期处鼎盛时期,当时在义门陈氏忠义孝悌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纠纷,净争讼,知礼仪,忠国家,呈现一派耕读升平的景象。因此,后人有“义门陈”盛于宋之说。


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人数约40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在京高官30人。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的建筑有:义门正宅、御书楼、东佳书院、东臬祠(旺公祠)、太公堂、祖训堂、德星堂、大学院、接官厅、刑仗厅、太圣院、得胜楼、九里殿、永清祠、都察院、百犬牢、秋千院、望仙亭、嬉戏亭、真君祠、五祖碑、藏书楼、百柱堂、兰官、廨院、道院、义门、义酒坊、酒店、馈堂、公堂、鼓楼、洗米池、酒泉井、茶房、新迁祠、先祠、义碑,筮法亭及田庄、园林等三百多处。

由此可见,“义门陈”当时,“楼阁连云延四方,旌旗映日紫气长,农夫耕种犹作赋,学子呤哦翰墨香”的繁荣景象。

义门陈现存古迹


1.金鸡山:在今义门村十一组对面,山上有金鸡石,传说此石曾有“金鸡报晓”之声。鸡头石块文革时砸毁滚到山下农田,一九九四年此石奇怪裸露,至今放在田埂上。

2.凤凰井:在今磨溪乡尖山村的陈家,此井当年是特为路过行人解渴而掘,至今古井甘泉不涸,保存尚好。

3.洗米池:面积亩余,在义门馈食堂对面,义仓左侧,池四周曾有石块垒起,今尚存。

4.猫儿塘:在义门村十一组与三组的路边,约半亩之大。

5.石门溪:在今邹桥乡石门村六组博阳河中段,河中有一小山,两侧河流。据说此河原流向义门附近,因有人居心不良,破坏义门风水,打狗淋血,将此山两侧打通,改变了河床流向,妄使义门衰落。

6.班鸠坡:在今邹桥乡石门村八组,传说是义门陈人狩猎之地。

7.天子地:在今邹桥乡付山村,传说当年义门陈在此祭祀上苍,期盼家庭更加兴旺,会有皇帝当朝,故称天子地。


8.一字园:在今爱民乡岩泉村岩泉桂家后面的山腰,靠近付山煤矿,是东佳书院一处胜景。当年苏东坡游览东佳书院时,见东佳别墅旁有一花园,形式“壹”字,甚是美观,苏轼当即写了“一字园”三字。后建一庙,庙命名“一字园”,至今尚存。庙旁有一千年古樟,枝繁叶茂,庙下有瀑布飞流,甚为壮观。


9.义峰山:原名义丰山,在今德安县城西侧,是当年宋太宗赵光义特赐义门陈的祖坟山。为德安八景之一,林木郁葱,山上现建有德安县博物馆,德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德安县电视塔等。


10.陈家桥:在今德安县爱民乡泉水村,是去东佳书院必经之路,因有一溪,遇山洪瀑涨,就无法通行,义门陈人便在此做一桥,故称陈家桥。此桥尚存,现德白公路路过此处。


11.义井:义门陈共凿井32口,统称义井,第一口井在艾草坪,(此井尚存),第二口井在洗米池旁(已被填埋),第三口井在大公堂下(现文史馆门口,尚存)。其它义井现已发现多处,大部分分布在正宅周围,有待挖掘。


12.樟榆桥:现德安县邹桥乡堰头村,尚存。


13.石崖桥:今磨溪乡五星村,尚存。


14.状元桥:德安县城内,无存(台湾《西山陈氏族谱》有载)。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