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门客家-陈氏满公89世入杭世祖梅山公及其后裔分布概况
我陈氏是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派出黄帝,舜帝是我陈氏的血缘亲祖。周初,舜帝后裔满受封于陈国,子孙以国名“陈”为姓。满,谥胡公,尊称胡公满,为陈氏受姓始祖。此后,陈氏裔孙派衍全国,名懑天下。东汉,满公四十三世实公,字仲弓,颍川人,谥文范,开派颍川陈氏。陈实三十三世旺公,公元731年4月自庐山迁九江,开基德安县常乐里永清村,特授德安知事;唐大顺二年(891)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义门陈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宋嘉佑八年(1063),义门陈氏奉旨分291庄;旺公九代魁公,时任汀州太守,率族九十七人在宁化石壁开基。魁生嵩,嵩生钦,钦生爵寿,爵寿生仲八郎,仲八郎生梅山、梅宗、梅嵩、梅佐、梅安、梅玉,世称“六梅",宋末先后进入上杭、永定、南靖开基。
梅山公,小字七十郎,宋淳佑癸卯(1243年)举人,历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太守。由福建宁化石壁迁上杭县胜运里(今稔田镇)丰朗村塘背开基为入杭始祖。梅山公长男百一秀世居丰朗村,次男百二进迁溪南里(今属永定)金砂村,三男百三郎徙溪南里田心村。百一秀生七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六郎、千七郎。千一郎公移在城里,生四男。长房日新公迁旧县开基,今旧县乡河东、河西、龙溪、铁场、铁东、角龙及才溪陈屋等村,均分布有他的裔孙,以千一郎公为一世祖记代。第四房念四郎公之孙贵德公在城区西街天王寺前开基;孙贵寿公原居庐丰乡额里村,十三代时均迁江西武宁县大峙里开基。千二郎公之孙均政公、千三郎公裔迀长汀,千四郎公之孙均得公、均亮公、友忠公三系世居丰朗,其中均公得次房孙宗义公迁黄砂口开基,均得公三子仲端公六世孙有福公迁芹菜坑开基,仲端公的九世孙玩岐公迁白砂洋善坑开基;千四郎公第三房孙友庆公迁中都管坑开基、志和公迁庐丰水竹湖开基;第六房石生公徙居旧县梅溪村,其九世孙成玉公迁临城玉女村陈岭上开基,六世孙积公迁旧县铁场梅子角开基,后裔迁浙江龙泉市及本邑南阳双溪开基。千五郎公徙居惠州博罗县,裔孙返迁蛟洋邹坑芙榕村,九世裔孙石财公迁南阳双溪田。千六郎公辗转迁徙终迁临城白玉村开基为一世,五世孙清公迁旧县水东村开基。千七郎公三世孙炉公在通贤大东村黄岐岭下开基。
梅山公后裔分布上杭境內旧县、临城、稔田、庐丰、中都、白砂、半境、才溪、通贤。本省比较集中有武平、长汀、永定、沙县、宁化。外省的有江西、浙江、广东、湖南、上海、贵州、四川、江苏、香港、台湾。以及海外新加坡等地,后裔人数超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