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典故系列】之三、之四

作者:佳成 2021-08-28 12:33:58

典故系列之三:义丰显灵

清同治德安县志载,县城西里许有一山,义门陈氏唐时起即有良田在山下,北宋初期,民间庄稼连年被蝗虫所食,颗粒无收,唯陈氏田庄病虫不侵,屡岁五谷丰登,实为奇事,皆谓此山神灵所佑。此事传至朝庭,皇上十分惊奇,曰:“病虫不侵陈禾,乃陈氏忠义所感。”即下昭,将德安县城西一山赐予“义门陈氏”,定名为“义丰山”(现名义峰山,为德安八景之一)。明朝德安县令周振诗在《义峰耸翠》一诗中写道: 


丰山屹立县衙西,形势嵯峨八翠微。 
雨过白云去郁郁,春回绿暗草萋萋。 
义门岁岁秋常稔,花邑重重锦不翳。 
多少游人乘光至,往来终日任攀跻。

典故系列之四:子不识母

“唐朝无旧景,尚有九江陈”。远自盛唐开始,义门陈就保留和发扬起太平天下的教化之风,以义治家,以义传家,上下之间,尊老爱幼,夫妻之间,不离不弃,兄弟妯娌之间不争不妨,邻巷里陌无吵架斗殴。待人诚恳不尔虞我诈,家族内无挑拨是非,以强凌弱、坑蒙拐骗之类的事,外界评价也很好。用当时的话来说是“内无间言,外无谤语”。 

有一次,宋真宗诏见在朝堂上任职的陈延赏,问其义门家况,陈回答说:“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子儿不识母,一十五代未分居,农夫不怨耕田苦。”意思是他们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聚族为家,以农耕为乐。宋真宗似有不解,问:“,人生不孝,岂能称义”? 


陈延赏当殿作了解释。原来,义门陈人无论谁家出生了小孩,都集中起来哺育,统一进行管理,无论谁家的奶母,只要奶水来了,就到待哺堂,轮流给婴儿进奶。婴儿饿了,要吃,不论是哪位母亲,只要碰上了,就会自觉给孩子喂奶。这就是传说中的“百婴同堂待哺”。婴儿断奶后,又统一由保姆教他们吃饭,在陈氏家族内用餐,有老年席、成年席,学童席和幼儿席。孩子们在幼儿席吃饭长大,有吃的,有顽的,其乐也融融,乐而不思母,也在情理中。


(待续)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