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化之十四:祠堂,每一位游子的牵挂

作者:陈雄耀 2019-08-08 22:56:43

祖先居住在人们的心灵中,而祠堂则是一个宗族心灵的外化。
我想,对于见庙就烧香、见菩萨就磕头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最可信赖、最可亲近的神明,莫过于祖先的在天之灵了。
他们赋予后人以生命和灵魂,田园和山川,基业和村庄,赋予后人以一脉相承的姓氏、相貌、体态,甚至肤色和秉性。
他们的德行记载在厚厚的宗谱里,流传在深深的村巷中。他们的教诲镌刻、书写在屋舍的里里外外,或者,像风像雨像阳光,通过大门和天井流泻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
人们呼吸到的炊烟里会有他们身体的温热的气息,聆听到的蛙声虫鸣中会有他们喋喋不休的叮咛,仰望到的一切幸福无不是他们庇佑的结果。
他们是本族子嗣的前生,族人则是他们的后世。族人为他们人丁兴旺、子孙绵延的期冀而活着,为他们平步青云、光耀门第的理想而活着,活在他们制定的族规、家训里,活在他们无所不在的凝视和倾听之中。
所以,在乡村,家家户户的厅堂之上都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成了香烟缭绕的庙堂;所以,许多地方依然延续在“祠堂”的名称出现之前、古人把先人别墅改为家庙的称呼,把宗族祠堂叫做“家庙”。
家庙,一个多么温馨的名词。仿佛,被无常的天灾人祸所困扰的人,得到了一种永远的荫护;仿佛,为驳杂的民俗信仰所蛊惑的心,得到了一个坚实的维系。
因为它温暖,所以它可靠,它的砖木和人们的身心血脉相连,它的温度正是人们的体温。
宗祠是聚合族人祭拜和景仰祖先的场所,香火就是沟通人世和天堂的语言。
灵牌上那些名字永远受用着族人的香火,它们就是众多先人的魂灵。那么多的名字令人震惊地陈列在祠堂里,如果说祠堂是祖先灵魂的居所,那么,灵牌就是他们的眠床或坐椅了。
我们更愿意把他们想象为永远灵醒着的、警觉着的,他们在那端坐着,无时无刻地在注视他们的后辈,庇佑着他们的子孙。如果感受到这一点,在我们为先人叩拜的时候,那该是多么动人的虔敬!
(陈汀州录)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