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俗一捡盘子!作者系华东交通大学 陈芳英

作者:陈振辉 2018-08-13 14:27:20

捡盘子
过年的时候, 江西南康客家人要捡茶盘。
盘子一般有六个以上,九个为正常。惯(家境殷实大方)的人家会捡十二个,甚或十六个盘子。盘子不大,比装菜的盘子要小一半,但是比碟子大些。
盘子分荤盘,果盘,油炸果盘,干果蜜饯盘。常见的荤盘是香肠,腊猪肝,腊猪腰子,腊猪耳朵,板鸭,油炸腊小鱼;油炸果盘则是果子(兰花根子),瓦角钉子,常年红(甜食,外染红讨口彩),干果蜜饯是干姜,桃脯,李子干,水果糖,红瓜子;喝的是自制的水酒。
从入冬就开始准备这些食材,各家各户都会打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分田到户,哥哥们可以到广东始兴一带做木匠,家里经济条件好起来了,父亲就到镇上砍猪肉回来腊,一大长条一大长条的,肥肉很厚,连带骨头。用盐香料腌制五天左右后,用温水洗净竹片串起,挂在檐墙壁晒,赶上天气好,五天表面水分干了,开始冒油了。父亲总是午后站在旁边欣赏他的杰作,嘴里说道:等过年了吃,等你哥回来,装盘子很香的。
做腊猪腰子更有讲究,腰子里要插一根甘草枝,还要用筷子,绳子把猪腰子绑起来晒。切下来腰子中间就有一朵腊梅花。以前家里条件好的人会晒牛肉巴,当然现在家家都会晒了。记得当时隔壁水常奶奶家晒一竹篙的牛肉巴,一条条,黑黑的,上面沾满了辣椒末子,辣椒一晒就掉了,留下了密密的黄黄的辣椒子。水常奶奶经常坐在她家的枇杷树下,偶尔抽支烟,眼睛不知道是睁着还是闭着打量我们,或许是她的牛肉巴。我并不太想吃。因为我那时从未吃过,我倒是记得她家的枇杷好吃,有时在树下避过她的眼光偷偷捡一个。
腊猪肝时听父亲吩咐母亲要把胆留在猪肝上,有时还要涂一点在上面,吃起来苦甘苦甘的,下米酒或是烧酒正好。
再说捡盘子的时候吧
等了一个冬天,捡盘子的时候终于到了。
大年初一的上午,吃过新年后第一个大菜饭(芥菜,当地客家方言称大菜,寓意新年又长了一岁)后,我们小孩子们早捏着新年晚上得到的压岁钱去上街了,买气球,买瓜子,或者买个桔子吃。母亲则在家里蒸东西,即蒸腊货。母亲把香肠、猪肝、猪腰子全部放在一个大托盘里,置在大锅里,隔水蒸一段时间,不知道多久,因为母亲不识字。她只是凭感觉就知道蒸好了没有。等我们从街上回来。只闻得一股股腊货香味,厨房里烟气渺渺,母亲则在洗涤盘子,这些盘子一年未用,现在又上岗了。母亲把腊货从蒸笼端出,待冷却后便切成薄片装盘子。我总是站在灶边,观赏母亲切各式腊味。有时切有骨头的还要用木棒轻轻敲打刀背。母亲时不时地拈一两块猪耳朵、香肠给我吃。那香啊,和新年的欢乐一起久久在我嘴里回味。真快乐啊!天天过年就好了,天天初一就好了!
年初二起家里陆续来了客人,姑姑,表哥,表姐,舅舅舅妈,哥哥的徒弟八公。每来一位客人,父母或哥哥们则提出盘子来。盘子是放在一个腰篮子里的,怕老鼠偷吃,一般悬挂在厅堂的横梁上。水酒是烫好了的。各人前面摆着碗筷一副,父亲和二哥很擅长劝酒,当然少不得劝吃盘子了。“来来来,尝尝这个,自己家的猪腊的。”“去年冬天日头好,这些腊货都晒到了日头,来来来,夹起来,看香不香 ? 来,搞活一点,吃条鱼子。”“来,夹块胆肝和香肠香起来。”胆肝和香肠一起吃,叫镶起来。
“来,喝酒”,客人先推托:“吃哩,醉了”,父亲,二哥则说:哪里醉了,我们离河近,这些酒都是水做的
父亲,二哥和亲戚们则在吃盘子时讲起了太平,回顾去年一年,展望未来。每次盘子被吃过以后,客人走了,母亲则要根据盘子里吃食的多少重新蒸腊味,切块补充,以便招待下一拨客人。
这种检盘子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正月十五,家里来了客人就不捡盘子了。正月十五那天则可以把盘子里没吃完的东西全部吃完。小时候,七八十年代我们指望正月十五,因为那天父母亲会把没吃完的盘子全部允许我们吃, 虽然春节过去了,心里有点舍不得哟。在这期间,我们去舅舅,姨娘,姑姑家,二奶奶家做客也会有机会吃,但在那个年代,家家的盘子都要撑到正月十五,腊货不够,在父母的提前交待下,我们只是客气地尝尝。有时我和小哥哥也会趁父母不注意偷吃家里的,母亲从来好像都没发现过一样,只是说她要给盘子里加东西了。
后来嫁到二十里外的老公家,捡盘子的内容还更丰富。大年初一“捡草”。老公家在山里,同属一个县,宗族观念却比我们镇子上更强。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后,在11点左右吃黄元米果前,住在对面山脚下的禄仔就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忽然出现在屋前的坪里,大叫道:“早啊!”客厅里还没放下饭碗的大伯子,小叔子接过话茬:来,进来坐。不一会就看到田埂上陆续冒出几个后生子,大伯子小叔子,各家的男丁随后聚在一起,先到村里辈份最高的人家里去拜年。依次跟着,小媳妇,小孩也可以去。家家捡盘子,吃水酒,尝尝各家的手艺。记得老牛筋叔家的板鸭切得最漂亮,手指粗细,很入味。吃一口泡腌(板鸭),喝一口酒,嘴里有甘、香、甜,不觉得咸。家里有老长辈,后生们一般会给老人红包,一百,伍拾都可以。添了丁的,也会给小孩子一个红包。席间还会讲讲宗族祠堂维修,村里修路,谁谁去年在外面混得如何等等。
男人们一家家去,媳妇们等男人走了就上桌再坐一会儿,吃盘子。英子嬷嬷讲这叫“捡草”,寓意去除今年田里杂草。媳妇们也喝米酒,互相赞美脸色好看,小孩带得好如何如何。我捡过好几回草,期间在村里也交上了一个闺蜜,有时趁婆婆不在家,会谈谈私密的事情。
新人子来了要捡盘子
客家人看老婆,女方第一次随自己到男方家,也叫拉家,要捡盘子。这次捡盘子规模很大哟,主家一般前几天就在村里放出风去:尿桶牯初九看老婆。那一天,村里平常走得比较近的人家就会用花篮子装着盘子来。因为不一定在冬天或过年,盘子里的东西就不一定是腊味了,准备提篮的人家会到镇子上买点小鱼用油炸一下装盘,再炒一盘炒酒泡椒肉丝,一盘豆角酥,一盘水果糖,一盘花生或豆子,再来一盘炒猪耳朵,凑成六个盘子,一壶水酒是不会少的。要是在正月里,那当然就是腊货当家了,那就不是6个盘子,9个12个也提得出来。男方家会从邻居家借几张方桌,摆成长条,各家把盘子摆上。大家都说来看新人子。大家都把眼光往新人子身上瞄,当然也会相劝女方家人吃盘子,喝酒。这时候气氛热烈,大人,小孩,人声鼎沸,连狗也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一门亲事就定下来了。各家在收盘子时都不会错。有时,有几盘炒猪肝,但不要紧,谁都认识这是谁家的盘子。实在不认得,没关系,盘子中央会刻一个主人的字,如我哥哥家的,则是“铁”字,因为二哥名字里有个铁字。
明年春节欢迎来我家做客,我捡盘子招待你。若是你家有人看老婆,记得通知我,我提盘子来。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