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南山书院第6期学刊《家训·乡愁·南康》
曹氏族规家训家法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天下的社会。在“君国合一,家园同构”的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和宗族是国家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政权的长治久安。
族规家训家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合乎礼教,二是注重教化,三是符合园法。
族规家训家法的主要内容:一是倡导尊老敬长,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伦理道德。二是教育子弟克勤克俭,宽厚忍让,严於律己,读书上进,光宗耀祖。三是讲究文明习俗,注重社会风尚,劝诫子弟不要沾染恶习。
族 规
严立嗣
源清流洁,一脉相承,斯为巨族世有昌。立他姓为嗣,甚至续弦买妾以寄作亲儿,名为传宗,实斩之也。除不许出继外姓与异姓之子为后外,或有乏嗣者,以亲房之子继之。若亲无可继者,於宗祖族中,议其辈份相当,服制较近者继之。遍闻族众,择日依礼告庙,书之於谱。
表节烈
为节为烈,非妇之幸。能节能,实妇之光。圣敕恩德,覃敷例,有旌表。凡我族妇,果能节烈无亏,必当为之请旌,特书於谱,拊主致胙,以安崇奖。
恤孤寡
鳏寡孤独,人情所悯,矧一本之谊乎?务当加意衿恤。少而孤者,长者之至贫而寡者,富者养之。如有恃强凌弱,利资财而虐孤寡者,合族皆祠惩之。
止诤讼
谦则皆吉,讼则终凶。张公以百忍同居。孔融以一让传世。让人非痴,忍小全大。苟知进而忘退,必务胜而启衅,纵令所获得宜,而费资财、伤和气、召怨失德,未有无悔者也。里有不平,有耆老在。家有不平,有宗主族长在。今与族众约:凡为不呜宗党辄自讼官者,祠祭日,众共责之。至挑唆兴讼,尊长察得其人,惩家法,毋赦。
例义
谱中自始祖以上,有於上书一讳字者,修谱者尊其所自出也。后有续修者,须仿此例以传,亦有所尊也。
谱以传世,当世守珍藏。凡遇水火盗贼,必先救谱,然后救资财。若逃亡,亦须挟谱以行,防失传也。
家 训
一.谨严族谱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谱所载者,列祖一脉之渊源,分昭穆之序,亲疏之别,与夫生辰死意,葬墓山灵,咸备以斯。经前人之所作,而我后代宜续之。族内子孙有志气者,当於重修族谱为务也。
二.崇祀祖宗
祖宗者,木本水源之谓。入朝思敬,遇墓思哀。春秋享祭,永古勿忘。
三.孝敬父母
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怀抱教养,恩同天地。为人之子者,将何以圆报其万一乎?务必生当孝养,死当礼葬,春秋祭祀,必躬亲之,乃无忝于所出焉。
四.友爱兄弟
人之最亲,莫如兄弟。内则协力成家,外期同心御侮。此诚共甘苦之人也,觅世所崇敬者。岂宜轻听浮言,至伤骨肉,因小而伤天伦。此世人之所恶者也。
五.调诲子侄
为父之爱子,当以义方。调教读书,以辔成人。诲侄辈,规矩之范。毋沽沾染之尘,岂宜姑息放纵,有类如禽兽之管子。
六.笃厚宗亲
一族之中,子侄众多,总有亲疏之别,实毋亲疏之间也。上而叔伯,当以恭敬之礼;中而兄弟,当尽友爱之情;下而子侄,当以调育之教。岂宜持富贵强恶而骄傲,欺凌於宗族哉!
七.和睦乡里
同乡共井,缓急相依。切毋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要以安常守份,庶能保世以深大也。
八.尊敬长辈
屈志老成,见诚高明。切勿以富贵而骄傲,矜才能而悔慢。古云:“若要好,问三老。”此之谓也。
九.怜恤孤贫
古来仁人恤孤,君子济急。此处已有阴德,彼处或有阳报,未可知也。当记取阴德阳报,为人当以仁善待人,矜怜孤寡,济困扶危,应尽能力之负也。
(曹镐生 供稿)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祖通网:www.zgbjxhx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