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系统录入
雷州市高山村高氏宗祠历史名人事迹简介
据本家族谱注明:祖公联登公源自江西,主簿雷阳,为政清廉,郡乃渤海,定居高山,繁衍后代,人才辈出。分居雷州、广州、高州、茂名、东莞、珠海、海南、遂溪、徐闻以及海外越南等地。
十六世祖祖公高振麟在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考取岁贡第一名,并取得朝廷授予明经进士。
祖
公一生的伟大业绩,就是见义勇为,为民伸冤。他敢对昏贪官吏作艰苦不懈斗争,他为沈塘墟的一档牛皮公司被人害死九个人命案而伸冤。他曾花了几个月时间不畏
权势的阻难,不怕艰险,由下而上,状告昏贪官吏,终于得到水落石出,分清是非,使沈塘墟被害的九个人命案的沉冤得到昭雪。从此后,沈塘墟每年游神年例,都
在本村(高山村)村北的塘绿坡集中游神人马。对高山村予以优待,先游高山村为首。沈塘墟的贤老绅士曾把沈塘墟一条街二年的税收送给振麟公为报答之恩。据
说,清廉的振麟公都拒绝不收。振麟公虽属于孔孟儒家的历史文化小名人,但他的反腐倡廉,为民伸冤,伸张正义的高尚精神,令得高山村贤老人士辈辈代代不断宣
扬着。确值得后代子孙学习和弘扬,值得世人钦佩。
振麟公的上辈——十三世祖高其谟公于嘉庆五年殿式考取第七名,附榜雷州府学附生、副魁之称。他为人正直、勤俭办学。他购了许多田地,并建立了一座二千多平方米面积的端敏公祠。其谟公一生忠于孔孟的教育事业,曾慷慨解囊,重金捐于建造遂邑宾兴祠办学校(现址红卫小学)。他曾把刚建好的瑞敏公祠当为长期办私塾学校免费供给村内外民众读者。培养了社会许多有名人才。为后代子孙树立了行善办学的好榜样。其谟公为人正直,勤俭办学的高贵品德,创业等事迹更值后代子孙敬仰。
十八世祖高在湘公在1940年-1945年担任南方抗日纵队长期间,带领抗日队伍在雷州半岛各县各地不辞劳苦,不怕艰险,爬山涉水,露宿山林追击日寇、伪军。另一方面,大量开展宣传工作,印刊抗日救国书报等,宣传资料揭露日冠侵华 “三
光政策”罪行而发放城、乡各地,联系团结民众、爱国知识分子一致抗日。在湘的抗日队伍曾在海康县南兴、扶柳一带、遂溪县城月一带参战抗日,消灭了许多日
寇、伪军、官兵。尤其有一次,在抗日前线徐闻县三元桥一带的战场上,曾消灭了日寇战斗机入侵降伞而落的几名官兵。曾护救了美国抗日战斗机降伞而落的几名战
斗官兵。一名长官名叫玛非(雷州音)(见证人高存琼属高在湘警卫员、存琼之子高诚招也知道)。高在湘在徐闻前线有力持久的抗战下,顽强抵抗了日寇野蛮侵
犯,保护了雷州半岛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减少损失。
在雷州半岛的抗日战场中,高在湘的抗日队伍损失惨重,牺牲了许多名士兵,其中高山村有二名,一名叫高存忠,一名叫谢尼三(见证人高诚顺、高存午等人)。
抗战胜利后,约在1947年秋季的一天,高在湘和陈桐抗日战友来到高山村端敏公祠,开了一场百几十人的纪念抗战胜利大会。陈桐在会场上发表演讲,对高在湘抗日功绩大加奖励。会议结束时,陈桐书写“拱极”两大字赠送高山村当为村北向村门匾牌(见证人高存炁、高云清、高存琼等人)。我认为,这永为抗日基地的高山村留念,值得世人调研。
1937年,在湘公组织曹恩富、周裕卿等人员在沈塘镇大村周东部的沿海围海造田,经过几年时间工作,曾把几公里长的海堤建好,开垦改造了几千亩良田,并建起一幢高大的“避水楼”,为民造福甚大,时至今天,大村周的民众都念恩不忘。
高在湘在燕堂军校当副官时,他的母亲61岁寿辰日,廖承志、叶剑英派人送来贺寿匾镜(见证人高存琼、高诚招、高海明)值得世人调研。
在湘公的抗日与开垦功绩都有史可证,有口皆碑。值得世人钦佩,值得后代子孙纪念。可惜未能为他立起纪念堂啊!
我村人杰地灵,除此三公之名人名事外,还有很多名人好事,有待我们进一步调研和学习。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高山村委高山村高存炁(音气)撰文
写于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