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系统录入
7年的时间,2500多个日夜,短暂易逝。
7年的跨越,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创业、发展。
7年的成果,是对过去岁月极大的回报。
7年的奇迹,结出的硕果如此甜美。假如把它收入镜头,高德富和新徽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最好的纪录片,而片中的主人公——高德富,正从一帧远镜头,向我们视野走来……
以育平民英才为己任
安徽自古就以儒商的美名誉传天下。胡雪岩、张小泉等一批巨贾,商而好德 ,名扬天下。淮河之水也孕育出更多文人墨客,朱熹、胡适、陶行知等一代名师巨匠,各领风骚,著作等身,为中华文明古国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高德富,这个流淌着徽人血液的汉子,从来就是一个追火的人。
1994年,
高德富还是霍邱县河口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听回家的外出打工人员总在慨叹带孩子到打工的地点,很难找到一所好的学校就读,这让出生于农家,有着高级教师职
称的他,立下了为外来打工者的子弟办学,为那些孩子们办优质学校的信念。他毅然辞去公职,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创办过4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几年的办学经验,使他对办学市场有着充分的了解。考虑到当时这些城市的外来工子弟教育市场还不够成熟,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等原因。2001年,高德富辗转来到外来工人口更多,而且相对稳定的广东进行了多次考察,最终将目光投向广东省中山市。
2002年,
高德富在中山古镇创办了第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开始了他新的事业里程。为了给这些平民子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从学校环境的建设、师资力量的锻造、
校园文化的创立、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等软、硬件多方面着手,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以“锻造学生优秀品质,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积极智慧,奠基学生和
谐人生”为宗旨,狠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受到了家长的交口称赞,学生人数很快增加到3200多人。
在成功创办第一所平民学校的同时,高德富对省内周边几大经济圈进行了仔细的考。他发觉还有很大一部分外来工的子弟要么就读困难,要么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学校不容易,这使得他身上的那股“侠”气涌动,他认定了终身以育平民英才为己任的目标。
一个缔造者的雄才大略
秉承徽州商人的宏志,仿效陶行知先生教育强国的精神,高德富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驰骋在南粤大地。
生活中,高德富永远保持着一种农民后代的低调与平淡。但是在事业上,他却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永动机。
“弘扬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创建和打造一流平民学校”,这就是高德富的个人抱负和治学理念,也是整个新徽国际教育集团的终极追求。
从第一所平民学校——中山市古镇外来子弟学校开始,到定位于新徽国际教育集团,仅仅4年的时间,集团连续投入近两亿元的资金,建成跨两省,四市,旗下拥有包括中山市古镇新徽学校,中山市东风穗成新徽学校,西埔新徽实验学校,珠海市斗门区井岸新徽学校,珠海市斗门区井岸新徽幼儿园,安徽省霍山新徽幼儿园和惠州市新徽双语学校,在校生达万人的大型航母。
仅以惠州市惠东县惠东新徽双语学校为例,新徽国际教育集团就投资5000多万元。这所座落于惠东县大岭镇新安社区大浪村的惠州市一级标准平民学校,占地48亩,历时两年竣工的超一流学校,其建筑面积13000多
平方米,内含教学楼两幢,功能楼(内含实验室、多媒体、电脑室、课件制作室)、宿舍楼各一栋。校园内环境优美如画,标准的篮球场,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四百
米环型塑胶跑道,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学校开办不久,由于高起点的双语教学定位,很快就被教育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促进会评审为“中国特
色教育示范基地”。
4年的时间,新徽国际教育集团的变化,只有用一个词来形容——“腾飞”!他的一份份收获引起了多地政府部门法重视。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省教育厅副厅长文传道,省教育厅督导林甲民,珠海市副市长邓群芳,中山市教育局局长
刘传沛、副局长黄定光,惠东县副县长卓秀丽,政协副主席危振文,原宣传部部长魏蔚,规划局局长饶振彬,安徽省六安市政协副主席、宣传部长,霍山县、霍邱县县委等领导分别在不同时间到各地学校视察指导。高德富也于2005年12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届“国际徽商精英年会”,受到了政协副主席陈锦华、黄孟复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同时他也在2007年被选为中国教育协会理事,广东教育协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让新徽理念成为航标
新徽的成功,决不仅仅是盲目的扩张。能够使新徽发展的理念,靠的是新徽、以及他的董事长高德富的丰富文化内涵。扩张只是一件瑰丽的外衣,文化才是新徽人成功的灵魂。
自2003年9月7日,
高德富在香港成功注册为“香港新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并在其旗下成立一级子公司——“香港新徽国际教育集团”的同时,这家集投资、贸易、实业、文化、教
育为一体的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他的宗旨始终是围绕着打响平民教育这个品牌在不停的奋斗,这是高德富,这个从农家走出的大学生始终不渝的情结。
早在2002年高德富在创办第一所平民子弟学校伊始,他就给学校拟定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
新徽的理念是:师承儒圣 志秉徽英
新徽的校训是:弘儒贵诚信 善学重创新
新徽的育人宗旨是:锻造学生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增强学生积极智慧 奠基学生和谐人生
新徽的风尚是:关爱互助 善学笃思 敬业创新 教学相长
新徽的精神是:勇于开拓 乐于奉献 持之以恒 有所作为
新徽的管理是:以人为本 人尽其才 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新徽的价值观是:奉献新徽 服务平民 回报社会 和谐共赢。
新徽的使命是:弘大中华文化 造就平民英才
包括新徽的校风、教风、学风等等,再加上集团自办的期刊《新徽教育》杂志,校本教材《新徽至善求真经》,她的每一项细则都是指引新徽向更远方向行驶的航标。
有人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赋予发展的灵魂,才是使一个团体从一个高度迈向另一个高度的生命力。高德富就是这个赋予新徽国际教育集团灵魂的人!
造梦者在向梦想飞翔
“我想飞得更高……”
年青的新徽就像一个长了翅膀的天使,呵护着一个个平民的子弟让他们拥有同一个梦想:超越父辈,超越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而对高德富来说,集团的快速扩张,日益强大,可谓名利双收。但这一切在他看来却是极其平淡,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丝毫也没影响到他办学的初衷。
为
了继续追求卓越,加快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力,高德富通过出台一系列与时俱进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在全国各地吸纳了一大批从大专到博士的各种学历、各个专业、不
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实行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与专业化。在提高集团内部各个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高德富还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走平民化,低收费的路线,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认可与厚爱。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形象,“新徽”的美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传遍了南粤大地。
“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是高德富身为农民后代的治学方略。据不完全统计,自办学以来,“新徽”为贫困孩子减免学费多达几十万,对社会捐赠善款十几万元。高德富
认为要办好平民学校,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一味讲求利润,要有为国为民培养英才的决心,才能求发展。在民办学校云集的广东省,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稳
固,以规模求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德富对未来的发展已成竹在胸,他对集团今后的路已经制定出10年规划和百年梦想:在10年
内,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将“新徽”打造成为一个横跨珠三角,北连长三角,集幼儿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一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
誉度的成熟教育品牌。经过一代、两代乃至代代“新徽”人的不懈努力,打造中国的“哈佛”,使“新徽”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平民教育金字招牌。
“新徽”的梦想不只是靠造梦!因为高德富已为她装上了翅膀。挟雄厚的资金,以为平民服务,对于“新徽”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些誓言激励着新徽人,像滔滔不尽的珠江不知疲倦地向前奔去。
高德富正以他满腔的豪情,带领着新徽人书写着平民教育的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