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讽刺小说

作者:系统录入 2015-09-04 10:39:40

来源:系统录入

最短的讽刺小说——《聊斋志异》之《秦桧》


 


最短的讽刺小说,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16401715)所著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秦桧》。全文仅48字:


原文:


青州冯中堂家杀一豕(音:使),煺去毛鬣(音:劣),肉内有字,云:秦桧七世身。烹而啖之,其肉恶臭,因投诸犬。呜呼!桧之肉,恐犬亦不当食之矣!


闻益都人说:中堂之祖,前身在宋朝为桧所害,故生平最敬岳武穆。于青州城北通衢(音:渠)旁建岳王殿,秦桧、万俟卨(音:谢)伏跪地下。往来行人瞻礼岳王,则投石桧、卨,香火不绝。后大兵征于七之年,冯氏子孙毁岳王像。数里外有俗祠子孙娘娘,因舁(音:余)桧、卨其中,使朝跪焉。百世下必有杜十姨、伍髭(音:资)须之误,甚可笑也。


有青州城内旧有淡台子羽祀。当魏珰烜赫时,世家中有媚之者,就子羽毁冠去须,改作魏监。此亦骇人听闻者也。


白话文:


青州的冯中堂家,杀了一头猪。拔去猪毛,见肉上写着一行字:秦桧七世身。将猪肉烹了一尝,味道恶臭,不能下咽,只得扔给狗吃了。唉!秦桧的臭肉,恐怕狗也不愿吃啊!

  听益都人说,冯中堂的祖先,是在宋朝时被秦桧害死的,所以后代最敬岳飞。在青州城北大街旁建了座岳王殿,又塑了秦桧、万俟卨两人,跪在岳飞像前。来往行人每去瞻拜岳王殿时,都用石块投打秦、万二人,殿内香火不绝。后来,朝廷大军征伐于七,冯家子弟毁了岳王像。将秦桧、万俟卨二人的塑像搬到几里外的子孙娘娘庙中,让他们跪起娘娘来。恐怕百年以后,必定又有杜十姨”“伍髭须之类的讹误出现,(伍髭须、为伍髭须,为他塑的像上有五溜长须。又有杜拾遗祠。即杜甫祠。又讹传为杜十姨祠,还一块商量将杜十姨嫁给伍髭须)真是太可笑了。

  又:青州城内,原有座澹台子羽祠,当魏忠贤显赫时,有个世家中人谄媚他。将子羽的塑像毁掉了帽子,打落了胡子,改成魏忠贤的模样,这也算是骇人听闻的一件丑事了!


 



品将奸臣秦桧比作猪本够辛辣,但其肉烹之却臭不可闻,连本食大粪之犬亦不食之,真是可悲之极。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杀害忠臣岳飞的民族败类秦桧的罪行,表达了
人民对权奸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深恶痛绝以及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戴之情。其作言简意赅、字字入目,真可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它的问
世,使中国文言短篇小说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所以高称蒲为亲家。蒲松龄醉心科举,但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为贡生),仕途失意,穷困潦倒。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淄川西铺村,其父毕自严曾任明朝户部尚书)私塾任教授徒。其间,高蒲二人诗书往来频繁。而《聊斋志异》的成书也是在毕家学馆内完成的。


高珩对蒲松龄最直接的帮助是为《聊斋志异》写序。康熙十八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的时候,高珩给书写了一个序。序中说,当时的社会江河日下,人鬼颇同,认同蒲松龄运用鬼魂的形式来写社会。吾愿读书之士,揽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高珩还将《聊斋志异》的初稿带入宫内广为传阅,对《聊斋志异》的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蒲松龄还曾写过俚曲《琴瑟乐》,高珩也为它写了跋。


高珩1612年至1696年),山东淄博淄川高氏家族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云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