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之高姓与黎族高姓源流考

作者:系统录入 2015-09-08 09:53:35

来源:系统录入

 



 


 


据海南省统计局2002年统计,海南全省有39个民族,总人口803万余人。其中汉、黎、苗、回族为现居海南的四大族群,黎族有130余万人。


海南省公安厅2007年统计,在全琼100个主要姓氏人口排列中,高姓位居42,约有35000余人。


海南高姓在全省18
县市中均有分布,但以周围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及黎汉混居的台地为主。如北部的海口市、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市;南部的三亚市、保宁县、乐东县;西部的东方
市、儋州市;中部的白沙县、中部偏北的屯昌县、定安县等人口密度较大,居住相对集中。中部山区的琼中县、五指山市高姓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


海南高姓主要世系分为高天宜公派与来历未明公派。高天宜公派主要分布於海南岛周围沿海地区各县市。


根据史料记载,海南在人口较多的四个民族中,黎族先民迁琼最早,称为土著居民,距今约有5000余年,其次是汉族,约于先秦时期开始迁琼,至宋朝时最盛;再次是回族,约于唐至宋迁琼;苗族则在明代向海南移民,其他少数民族则大多在解放后调入或迁入。


海南高姓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北宋末期的绍圣期间(1094),任知昌化军事的高可仁(10401124),系琼高姓始迁祖天宜公之父。


综合《正德琼台志·沿革考》、宋史《徽宗本记》、《王祖道传》,宋徽宗登基以后,逐渐重用蔡京,蔡京则欲以开边固宠,王祖道也欲乘时邀取富贵,因此极力迎合蔡京。他们于崇宁三年(1104)诱使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士,诏以其地为怀远军。大观元年(1107)又言黎人愿为王民,请于黎母山心立镇州,为下都督府,赐军额曰靖海,知州领海南安抚都监。宋徽宗任命高天宜(10691155)为靖海军节度使。政和元年(1111
废镇州升琼州,复命高天宜为琼州靖海军节度使兼经略安抚使司安抚使,后任满民留,并立下:“天开文运,原福名彰,王命琼所,绵宅安昌”十六字辈序文,以开
启南世之基。十六字辈序文意为:琼之高氏天辈开始,人文蔚起官运亨通,原籍福建名声彰显,奉王钦命宦琼卫所,为承祖德绵长之遗谋,任满民留,卜宅文邑安居
昌台,以启肇琼之基,万世永赖,海南高姓自此产生。


根据琼《高氏家谱》载,高天宜迁琼的时代背景正处于:“熙丰之间(10681078),
王安石存心诡谲,为学偏僻行青新法,害民误士,故其时韩维因论保甲法而罢黜,欧阳修因论青苗钱而致仕,富弼、杨绘、刘挚皆梗新法救正人而被贬,以有限之才
恣无穷之逐,正道不行,未有疏於此时也。幸韩琦秉正於上,高皇太后听政於内,遂得苏轼、苏辙范祖禹,范纯仁、周敦颐等相继而起,崇尚正学而礼乐衣冠之治復
彬然矣!


高后听政之初,起司马光、吕公著、程灏、程颐以贤臣嘉问邢,怒罢保甲,团教方田,市易养马诸法,皆合天心协人意,孰谓女后当国足称哉!


至哲宗幼冲嗣位,高太后临朝任用贤相,庶事修举,哲后在上言听计从,贤人在朝协心辅治,此正太平有为之时也!无如元祐以后(1086)邓润甫为王,吕之党小人得志,追贬正人,以致金狄之难,萌徽饮之祸兆可惜哉,故古之圣贤,不戒于群明盛长之际,而戒于一阴方生之时,盖一小人而众君子退矣,不可畏欤。


是以高知军(可仁)当徽宗之日,中士鼎沸,南国泰安,命其子另垂派字开琼之基。


是时蔡京异权,童贯忌,君字尽去,小人独留,辽金并起,中士之民几於涂炭,故公安置尚义(高天宜)公居琼,为始基之祖遗派后世。(琼《高氏家谱· 南世备录·世说》)。


来历未明公派之高姓,主要分布于黎汉混居地及山区黎族地区。


黎族人口不仅在海南占第二位,在全国56个民族中也位居19位,海南黎族主要为古越人。


黎族内部分为侾(哈)、杞、本地(润)、美孚、加茂(赛)5个支系。各个支系之间不仅称呼和居住地域不同,而且方言,服饰也有区别。



黎主要分布在乐东县除沿海地带外的大部分地区(千家福报等乡镇有高姓);东方市的东部(广坝地区有高姓);昌江县的中部和南部(有高姓分散居住);保亭县
(南林、加茂、新政等乡镇为高姓的主要居住地,人口较多);陵水县(西南部有高姓分散居住),白沙县的外围地(北部的阜龙、七坊、打安、邦溪为高姓的主要
居住地,人口密度大),以及万宁市的西南部(有较多的高姓村落)。


杞黎主要分布在保亭的西北部(有高姓)以及昌江县和东方市东南部、万宁市三更罗一带(均有高姓)。


美孚黎分布在东方东部(有高姓);昌江县城外的水头村、保平乡、乌烈镇的一些村庄。


本地黎分布在白沙县中部、东部、南部以及西部少数村。


加茂黎则主要分布在保宁县的加茂镇(保亭县高姓重点居住地之一),陵水县西北部,琼中县的东部(有高姓分散居住),北部以及黎母山岭(有高姓)个别村落。


海南黎族高姓在五个支系之中都有分布,但以侾黎,加茂黎所占的比例较大。目前,除了少部分的黎族高姓跟汉区高姓源流关系比较明确或清楚外,大部分仍尚未有较说服力的资料或证据证明跟汉区琼高氏天宜公派世系对上号。


据我们多方调查考证,海南黎族地区高姓与汉区高姓的源流关系,仍存在以下几方面比较明显的线索需进一步查证。



一,据琼《高氏家谱》载,琼四世高运泰男高原盛注明不知迁往何方;高运英男高原成后派高节迁万州(今万宁市)后派未祥;九世高王辅长男高命道迁昌化(今昌
江县与儋州市西部),次男高命遒迁感恩(今东方市)后派未详,高王举男高命达后派高胜后裔未详,高王焕长男高命显后派高安宁迁移陵水未详。


据琼《高氏家谱》记载,琼高氏在海南的迁徙是从琼四世开始的,由于历史上的多种原因,加上谱牒的不及时纂修,缺修或漏修,造成后裔迁往何地未加以说明,但不排除迁入黎区的可能。


其次,明嘉靖年间,是琼州寇乱最严重时期,特别是琼北地区更甚。由于社会动乱,盗贼横行,汉民开始出现迁徙潮。


此时,琼高氏正处于十六、七世,原在文昌县昌台村包括高姓居住的十姓居民,受贼首林交棉一伙盗贼扰害,一夜之间“作昌台陷害107家,仅骚迁与外出者存二十余人”(《高氏家谱·南世备录·补遗》)而散居全琼各地,部分迁入黎区,诺大的昌台村毁于一旦,不复存在。



如,琼高氏十六世高应命长男高圣中、三男高贤中俱未详;高应任长男高藏中迁万州后丹坡,次男高善中移陵水县后未详;高应元男高美中后派未详;十六世高事奇
后派,高事章长男高其恭两男高松、高柏,高其敬两男高桂、高梅,高事音长男高其一,三男高其序,高事产长男高其俊,次男高其杰后派俱未详。这些都可做为东
方市、乐东县黎区高姓与汉区高姓源流关系的参考线索。


第三,据王俞春编著的《海南移民史志》附录一<海南各郡、州(军),府历代主官更迭表>资料,明代有直隶人高谦,景泰年间(14501457)被派海南任知府;江西万安高葵卿,崇祯间(16281644)被派海南任知州;清代山西大同高浚,康熙56年(1717)派海南任知府;江苏武进县高踞,嘉庆5年(1800)被派海南任知州;陕西澄城县高凌汉,道光20年(1840)派海南任知州;四川灌县高溥,咸丰三年(1853)派海南任知州。


这些大陆高姓官员任满后,本人或后代是否定居海南进入黎族地区,是否跟海南黎族地区高姓有源流关系尚需查证。


除此之外,这些县市的黎族高姓,亦不排除明清时期(或更早),有部分大陆高姓由于经商、或移民,通婚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迁入海南黎族地区,融入黎族的可能性。


例如,福建省安溪高万德宗亲多次来电,要求协查清代高文见公二子高天海、高天涛两兄弟迁居海南崖州(今三亚、乐东县)的后裔情况。


《海南移民史志》,关于历代汉人融合于黎族的有关史料记载的几种情况,可做为海南黎族高姓源流考证时参考。


1、历代汉人到黎区或黎汉杂居区当官,落籍,通婚而同化于黎族。



明代王元祯的《潄石闲谈》,清代的《洞谿纤志》、《黎岐记闻》都提及唐相李德裕的后代为黎人。又传邢宥(海南文昌县人,正统戊辰进士,金都御史、巡按)的
后代到黎区当官,化为黎人。今姓邢的黎人不少是邢宥的后裔。现代各族人士到黎区任职或经商,并与黎族通婚而后代以黎族入户籍者更多。


2、不少汉族地区的汉民,不堪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而逃入黎洞谋生。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琼崖儋万,民既贫苦,仍出役钱,其间大半贫困,不曾输纳,甚者逃入黎峒。”


卓冠亚主编的《海南卓氏源流志要》载:陵水县卓氏有1300户,6200多人,分布在全县28个村及琼中、保亭县等县市的卓氏,大多是明洪武十二年(1379)奉命抵琼治乱安民的福建莆田人卓昭的后裔。


又据欧竞中主编的《世界海南欧氏宗亲联谊会特刊》载:陵水县有8个村、乐东、白沙、琼中3个县各有一个村,及其他一些县市的欧姓黎苗族人,其实都是南宋咸亨年间(12651275),由福建莆田县渡琼任文昌知县的欧达公的后裔。


3、历代到黎族地区戌守的赛丁,屯兵及家眷留居下来变成黎族的。


如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百四《广东人》中指出:“有些黎族人的祖先:本南、恩、藤、梧、高、化诸州人……因住近黎土,谙晓黎俗”或因“从征至此,利其山水田地,创为村峒,落土耕田”便逐渐融化于黎之中。


4、汉族商人到黎族聚居地经商、贸易,落居者。


据《黎岐纪闻》载:“近日惠(州)潮(州)人杂其中,多以沽酒为业,外贩赍线,盐布等物入而易之……惠潮人入黎者,多于坡地种烟,黎人颇用之”。《诸蕃志》也提到“闽商值风飘荡,赀货陷渡,多入黎地。”


宋人赵汝适《诸蕃志》载:“省民之负罪者,多逋逃归之峒”。又如史载:“熟黎多湖广福建之奸民”又称熟黎(进入黎区的汉人)“初皆闽商,谓赀亡命为黎,亦有本省诸都人,利其土,乐其俗而为黎者”。


据《万州志》载,清初顺治四年(1647),明朝千户曹君辅,连结峒黎陈朝,曾镳等30余人,从万州西门入城,杀死知州戴伦,史目朱九锡,占据州城月余,琼州镇派兵攻克州城,曹君辅逃入黎区。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