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尹祚鹏的博客
先秦时代,尹氏的主要聚居地在今河南西北、山西西南的交界区。上古时期,尹寿担任帝尧之师,教导尧帝以无为之道。
夏代尹谐是夏桀的大臣,在商汤灭夏的混战中被杀死。西周时期最早见于史载的尹氏名人是尹佚(又名尹逸)。他是周朝的史官,因此又名史佚。他和当时的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合称为“四圣”,是西周开国时起辅佐作用的贤臣。
西周穆王时尹轨位有道之士,居住在终南山 (今陕西秦岭山脉)。周穆王是周朝的第五代国君,好巡游征战。他为了表彰自己有仁义道德之心,他曾召见“尹轨”。春秋时期函谷关令尹喜,望见紫气东来,出门迎接,碰上老子,跟老子学道,并请求老子写下《道德经》五千言。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尹何,诚实可靠,子皮想让他管理城邑,被子产谏止。战国时有赵氏家臣尹铎,为赵襄子建立赵国立下不朽功勋。战国尹文为名学家,曾游齐国稷下学宫讲课。
一、帝尧之师——尹寿
《汉书卷二○·表第八古今人》说:尹寿,尧师。《贞观政要·尊敬师傅第十》中唐太宗也下诏要求尊师重教,特别指出:“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着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传说尹寿是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博学多才而被召担任帝尧之师。他要求尧帝讲求仁义道德,对尧讲授清静无为之道,实行仁政,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治,实现天下太平。从帝尧即位后采取的种种仁政和无为而治的方略来看,他确实受了尹寿的影响,做到了无为无不为。帝尧之师尹寿,可以看作早期的道家人物,他的思想对当时整个社会民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说尹寿还曾传道于彭祖,彭祖是舜的大臣,竭忠辅佐舜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