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1749年《七修通谱》与1886年《汉川池口尹氏四修宗谱》的记载,我们可知1564年的《五修通谱》刊载了如下的族谱文献:
《宋宁宗皇帝赐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嵊县)
《安福诚门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诚门,尹躬,宋宣和己亥)
《姚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嵊县,尹仲亨,宋绍定五年)
《东莞尹氏族谱序》(原本存东莞,尹耕,宋咸淳庚午)
《安福诚门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诚门,尹林宗,宋淳祐辛丑)
《订谱议——送宗兄叔弼还永新》(尹榖)
《安福诚门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诚门,欧阳玄,元至正戊子)
《安福诚门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诚门,尹存斌,元至正戊子)
《安福诚门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诚门,尹应丑)
《吉水新市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吉水新市,欧阳玄,元至正壬午)
《泰和灌塘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灌塘,萧尚,洪武辛亥)
《泰和灌塘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灌塘,独孤乐善,永乐己亥)
《泰和山田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山田,尹务厚,永乐辛丑)
《泰和辛塘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辛塘,陈循,永乐辛丑)
《泰和逢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逢原,钟启晦,永乐癸巳)
《泰和逢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逢原,尹昌隆)
《泰和灌塘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灌塘,余学夔,宣德庚戌)
《东莞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广东东莞,陈琏,宣德己酉)
《泰和灌塘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灌塘,曾鹤龄,宣德辛亥)
《吉水新市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吉水新市,杨士奇,正统己未)
《永新牛田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永新牛田,刘髦)
《永新牛田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永新牛田,萧鎡,正统壬戌)
《永新牛田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永新牛田,李祯,正统壬戌)
《泰和逢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逢原,萧鎡)
《泰和山田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山田,王直,天顺辛巳)
《泰和逢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逢原,邱濬,成化己丑)
《泰和逢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逢原,尹直,成化丁未)
《安福诚门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诚门,林文,成化甲午)
《泰和逢原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泰和逢原,刘定之,成化丁亥)
《安福集凤尹氏族谱序》(原本存安福集凤,彭勉敬,嘉靖甲午)
《永宁古田尹氏族谱序》(原本存永宁古田,邹守益,嘉靖己未)
《祠谱述》(泰和灌塘尹材,隆庆辛未)
《汉川池口尹氏支谱述》(尹心周,隆庆庚午)
《汉川池口尹氏支谱考》(尹适)
《汉川池口尹氏族谱序》(尹应元,万历癸酉)
《永宁古田尹氏族谱序》(尹祖尧,隆庆壬申)
《尹氏源流考节录》(尹凤岐,正统己巳)
《劝建总祠修通谱疏》(尹一仁)
《尹氏通谱序》(邹善)
《尹氏通谱序》(傅颐)
《尹氏通谱序》(何迁)
《尹氏通谱序》(朱衡)
《尹氏通谱序》(尹一仁)
《尹氏通谱序》(尹学孔)
《尹氏通谱志》(尹学孔)
《通谱跋》(尹焘)
《通谱跋》(尹新)
《跋尹氏通谱》(刘阳)
《宋节度使尹氏祖祠记》(刘阳)
《尹氏孚萃堂记》(刘教)
1564年《五修通谱》收录了各地支谱的旧序文,于是在序文后注明“原本存ХХ”,分别有吉水新市、泰和山田、泰和逢原、泰和辛塘、广东东莞、安福诚门、永新牛田、安福集凤、永宁古田、泰和灌塘、浙江嵊县。第一次刊入《宋宁宗皇帝赐尹氏族谱序》与尹凤岐的《尹氏源流考节录》,载入尹一仁的《劝建总祠修通谱疏》,六篇《尹氏通谱序》,三篇跋,一篇志,两篇记。除了北派之外,应该还刊入了南派永新竹山尹氏的旧序文。汉川池口尹氏参与《五修通谱》,是为首修谱,刊入三篇序文,永宁古田、泰和灌塘均刊入一篇序文。
本次修谱,第一次刊入《恩纶志》、《登庸志》、《隐逸志》、《历朝翰墨》、《节烈志》,有《凡例》若干则,《祠典》八条,《祠训》八条,《祠规》八条。其中,《恩纶志》由各派受自朝廷的诰令汇编而成,《登庸志》、《隐逸志》与《节烈志》均根据各支材料撰成。《历朝翰墨》有如下内容:
《尹翁归循吏传》
《尹思贞循吏传》
《节度公副潘美平刘鋹露布》
《尹师鲁河南集序》(宋·范仲淹)
《尹焞名儒传》
《尹和靖言行录序》(宋·朱熹)
《书和靖先生遗墨后》(宋·朱熹)
《尹商老易解序》(宋·胡铨)
《尹进可文集序》(宋·文天祥)
跋《尹商老易解、尹进可文集》(彭时)
《送海宁尹知州序》(元至正辛巳,刘基)
《前左春坊中允讷庵尹公像赞并序》(嘉靖己亥,罗洪先)
《赠灌溪松冈诗序》(欧阳德)
《别尹道舆令太和序》(嘉靖乙卯,罗洪先)
《尹公亭记》(宋·曾巩)
《和靖先生祠堂记》(宋嘉定甲戌,黄瀚)
《高门读书处记》(李时勉)
《孝友堂记》(陈循)
《尹氏重建读书楼记》(刘俨)
《牛田尹氏宗祠承庆堂记》(正统己未,刘定之)
《赠勅旌义民牛渚渔隐记》(正统己巳,刘定之)
《南株尹氏祠堂记》(刘定之)
《尚义门记》(天顺戊寅,尹直)
《灌溪邦贶寿藏记》(罗钦顺)
《和靖尹先生祠记》(赵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