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简介
作者:系统录入 2016-01-10 11:22:57
来源:系统录入
宗祠简介
朱氏宗祠坐落在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第一排左倒数第五间。
朱氏宗祠于2012年12月31日竣工开光,2013年1月19日庆典。祠内文化内涵丰富。
首先看具有朱姓特色的对联:
走近宗祠,大门正上方“朱氏宗祠”四个金光大字显现在眼前,门两侧石刻“中华国姓多人杰,文化望族绍世贤”对联,反映了朱姓两朝天子,一代圣人和政治、军事、文化名人荟萃的特色。刘佑平在他的《中华姓氏通史·朱姓》(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中说:“朱氏不仅是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大姓,也是举世闻名的文化望族.”这是对朱姓特色的真实写照。走进宗祠大门,堂门两侧楷书“夷鸿公肇姓仍续邾家香火,邾秺祖建堂始培沛国根基”的对联和朱德手书的横批“世界一家”映现在你的眼前。这幅对联道出了朱姓的渊源:朱姓源于邾姓,是邾夷鸿改邾为朱姓,他是朱姓肇姓始祖,而其子朱秺是朱氏沛国堂的开基祖。进入殿堂,中间两侧柱上雕刻的冠名对联是“南山耀锦章水如银承元帅声威威震四海,康邑发样朱门衍派传总理功德德扬五洲。”反映了朱氏族人传承共和国元帅朱德和共和国总理朱镕基声威、美德为荣的心情。
二看文化墙的内容:
一有朱氏渊源:朱姓起源于两个图腾崇拜和七位原始始祖。即崇拜朱木(红心木)和蜘蛛两个图腾,因此朱姓族的图腾左为朱木,右为蜘蛛。七位原始始祖是:①最古老的第一个朱姓始祖是古天子朱襄氏.②是以朱木图腾命姓的始祖朱虎。③是赢姓朱氏始祖白帝朱宣。④是祁姓朱氏始祖丹朱。⑤是宋姓朱氏始祖宋微子启(又说是其子公子朱)。⑥是少数民族朱姓始祖渴足浑氏、可足浑氏。⑦是曹姓朱氏始祖邾侠。邾侠是朱姓所有原始始祖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位。他的后代占整个朱姓的绝大部分,成为朱姓的主体。从古到今,朱姓的伟人、帝王、将相、公侯、文武魁星、科学家等优秀之士,民族精英,多出于曹姓朱氏一脉。曹姓朱氏来历:约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舜帝封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晏安于曹地(在今陕西灵宝县一带),建曹国,赐曹姓,称曹安。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封曹安的后代曹侠于邾(今山东邹县一带)建邾国,承袭东夷古邾氏族的蜘蛛图腾和徽志。以国为姓,改姓邾,称邾侠。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在国破家亡前夕,邾侠19世孙邾夷鸿带领家室逃到鲁国沛邑,隐姓埋名,把“邾”去掉右耳旁改姓朱,意为丢掉了“邑”的邾人。将亡国的耻辱和伤痛烙印在自己新的血缘徽志上。从此,他的后裔姓朱。因此,朱姓后人都称邾夷鸿为朱姓肇姓始祖,公认邾侠为曹姓朱氏大始祖。
二是歌颂了朱姓“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三是辑录了朱姓的家训、族规,以此约束、教育、激励族人。特别是朱子《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更是至理名言,不仅朱氏族人传抄诵习,官府民间也相继公开刻印发行,而成为影响整个中国家族的典范之作。
四是收集撰写了朱氏部分名人故事,以教育族人。如“《明史.朱升传》的神奇作用”的故事,讲的是七十年代初,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看《明史·朱升传》,传中说: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问谋士朱升,当时形势下该怎么办?朱升便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采纳了,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明朝。毛泽东从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一种政治口号,影响极大,家喻户晓。他不仅是推动国内“备战备荒”运动的动员口号,而且成为指导我国对外政策的方针。此外还有“朱德的扁担”的故事,激励着红军战士,也激励着后人,等等。
五是展示了朱氏政治、军事、文化名人的风采,突现了朱氏古今名人荟萃的历史。如介绍了朱氏伟人朱熹、朱元璋、朱德、朱镕基的生平、业绩,辑录了后梁3帝、明朝16帝以及古代名将66人,古代治国名臣116人,古代文化名人193人,近、现代文化名人11人,近、现代正省级以上官员28人,现代科学家3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3人,工程院院士11人近、现代将帅244人,其中:元帅1人,上将9人,中将42人,少将192人:国外名人14人等。
六是祖堂上安放了沛国堂朱氏始祖朱咤公坐像,殿堂两侧石刻了朱氏先祖、先贤像,供族人瞻仰。选录了朱熹等名人诗、对联刻在文化墙内,供族人咏诵。绘制了南康朱氏分布地图,供族人联谊宗情参考。还石刻张榜了建祠乐捐200元以上宗亲名单,供族人学习他们尊祖敬宗的美德。
总之,朱氏宗祠庄严肃穆,典雅美观,纯朴大方,和谐向上,突出了朱氏族的特点,特别是突出了朱氏文化望族的特色。使宗祠成为祭祀祖先的殿堂,传播朱氏文化的阵地,教育后代的基地,宗亲联谊、庆典的场所。
由国撰
201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