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骄子高文中 高荣清 每当我手捧2016年再版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精美线装的谱书,每当我翻阅一期又一期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中华高氏》特刊,每当我凝望那造型奇特巍巍壮丽的“沂河文化城”大厦,每当我回味“齐鲁茶社”楼上楼下浓厚的佛、儒、道文化氛围和茶香,每当我耳畔回响 “华清古韵”书室内舒缓优雅的旋律,每当我回想“文苑宾馆”、“圣贤居酒店”一间间以齐鲁历史名人命名布展的餐厅,每当我想起 “编审楼”和花园式菜园。。。。。。心底油然想起他,眼前自然映现他,那壮实的身影,憨朴的笑容,令人钦佩,亲切感人,他就是“沂河文化城”的缔造者、齐鲁书业的创始人高文中。 一初见文中那是2013年5月在北京参加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的会议,我们在交谈当时一位企业家要赞助高研会、为争当理事长职务扯皮一年未兑现承诺之事。他说,好比有人给寺庙捐款,是赞助方丈做好寺庙事情,捐款人不会去争做方丈。给高研会资助,同样道理。一席话,道彻理明,直率情真。他在会上当众表态,华夏会要办会刊,没钱,我出钱我负责排版印刷。一个慷慨义举,立马解决了华夏会拖了一年因没钱出不了的《中华高氏》会刊创刊号。我回肥后抓紧把早已编辑好的会刊文稿与图片再修改补充后发给家协、路加审稿后发给文中的印刷厂编辑。六月间,我因事到上海女儿处,继续用邮件与路加联系修改稿件,电话询问文中会刊编印进度,他电话上热情邀请我去现场看改稿,并且主动说上海到续用邮件与路加联系修改稿件,电话询问文中会刊编印进度,他电话上热情邀请我去现场看改稿,并且主动说上海到临沂没有直达火车,你年纪大,就乘飞机来,我到机场接你,飞机票我给你报。令我这个穷酸的企退老汉感动不已。。。。。。当我走下飞机时,他迎候在机场,亲自驾车接我,带我巡看临沂市容;参观他的“文博柜业”工厂,精雕细刻的仿古红木家具,琳琅满目,古色古香,令人赞叹;领着我一层一层的观览齐鲁茶社,儒、佛、道文化氛围浓厚,一间间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命名的茶室,“茶通佛儒道,文连你我他。”,令我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他在“儒家”的“大学厅”设宴热情款待,让我品尝儒家的风味,感受儒风的熏陶。下午,他又亲自驾车,带我参观他主导的、外墙镶嵌铜片包裹的巨大书简的“图书城”,风格独特,令我耳目一新;他特带我到楼上一处别有风味的书室,红木仿古书橱里摆满各种他印刷出版的古籍经典书籍,设有茶座,配有棋琴书画,茗茶、听乐、读书,文雅别致,令人陶醉,这是他在传统的新华书店里独具匠心开创的售书小屋,美其名曰《华清古韵》;他介绍时眉飞色舞,说是在临沂各县新华书店他都要设有此屋,这是他经营书店的得意之作,令人赞叹不已;他驾车沿沂河大道行驶,不时地介绍路边河边的景致,让我领略临沂风光。途中他特地绕道沂南县城带我参观诸葛亮广场,拜瞻这位“智圣”。傍晚时分,车到百里之外的沂水县城他经营的“文苑宾馆”,马不停蹄地带我参观他的齐鲁古籍印务厂,此行我就要在这里与厂方编辑一起看稿改稿。他安排我在“编审楼”歇宿,他介绍“编审楼”就是专门接待来印刷厂看稿改稿之宾客。“编审楼”与他住家楼毗邻,楼下是一片菜园、果园,还有凉亭,我戏称为“文中庄园”。晚上,他在“圣贤居”酒店设宴,满桌当地佳肴,一盘油炸蝎子,我几十年未尝了。令人难忘的是酒店楼上楼下每个餐厅都赋有齐鲁古代圣贤的名字,有孔老夫子的“孔圣厅”、诸葛亮的“智圣厅”、王羲之的“书圣厅”。。。。。。厅内外精美布置圣人的画像和名句箴言,使人进门未张口,就饱餐齐鲁圣人的美味。一天的见闻和经历,使我大开眼界,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此后几天,我与先后来到的云禄、家协共同修改、校核《中华高氏》创刊号文稿与图片,文中包吃包住,餐餐美食,顿顿佳肴,还送烟茶,视我们为上宾;定稿付印后,又派专人专车,带我们去曲阜、去泰安,游览孔庙、孔府、孔林、尼山、岱庙、泰山,还就近游览了地下大峡谷,回程还给买车票,待我们如至亲。文中是创业大成的“大老板”,对我们几个初识宗亲、退休老头,接待这般盛情,礼遇如此隆重,令我们受宠若惊,感佩不已!也充分展现文中待人的真情厚意与齐鲁豪情。他的茶府、书店、工厂、宾馆、酒店处处洋溢浓厚深重的古典文化氛围,令人惊叹,令人陶醉!文中“承华夏文明,扬古典文化”,在他的“齐鲁天地”里独具匠心地践行,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中开新河,创新篇,令人折服,令人钦佩!文中的豪情创举,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也激励我们与他一起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尽心竭力,无私奉献,砥砺前行!《中华高氏》创刊号,在文中处四易其稿,定稿付印。2013年6月印刷3000本,赠发宗亲。此后,每年一期的《中华高氏》特刊,文中全部无偿承包排版易其稿,定稿付印。2013年6月印刷3000本,赠发宗亲。此后,每年一期的《中华高氏》特刊,文中全部无偿承包排版印刷,至今已出六期,累计付出十二万元之多。没有文中的鼎力资助,就没有高研会的宣传刊物面世了。 二文中不仅办刊物出大钱,为出版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丛书,为再版《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为举办高研会多次会议,他更是多次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无私奉献!——《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再版,全赖文中从始至终的鼎力支持。2013年10月广州论坛会上,他就主动承诺印刷出版重任。当编委会增补编辑完稿于2016年春交稿后,他迅即组织人员,斥资百万,把再版工作当作他的齐鲁古籍印务公司头等大事。他亲自赴京与文史出版社联系落实正式出版事项,同时到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独创一种新型包装线装书,决心把大通谱再版为印刷质量与装帧形式一流的谱牒专著,并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开创了谱书在书店公开发行的先河。2016年5月28日,他邀请华夏会常务理事们到沂河印刷厂,专门举办了《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开机仪式。他总结再版的大通谱有“四个特性”——权威性、合法性、普及性、传承性。再版大通谱的新型装帧——“一种新型包装线装书”,于2016年11月22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再版大通谱谱书于2016年10月28日在郑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原家谱展评与姓氏文化产品交易大会上荣获“最佳编修特等奖”。我编著的《高氏文物》的印刷出版,没有他的鼎力之助,也难以出版问世。2015年7月《高氏文物》书稿最初是交安徽文艺出版社审稿出版的,但由,没有他的鼎力之助,也难以出版问世。2015年7月《高氏文物》书稿最初是交安徽文艺出版社审稿出版的,但由于她们报的书号费和编审费高,还要排版费,我付不起,作罢;经安徽一位厅级干部介绍到北京人口出版社审稿出版,书号费、编审费较低,责任编辑已审定书稿,但换任的总编要请专业排版公司重新排版,排版费要增加几万,又不行了;无奈之中,我拨通文中电话,他正在从广州准备出国参加产品交易会,他电话里毫未犹豫的叫我联系他的秘书小侯,说交文史出版社出版,书号费编审费我可出少一些,由他们在文史出版社的其它业务给补贴,排版由他的印刷厂编辑负责。由侯秘书协助,文史出版社接稿,其责任编辑也很配合,初审、二审顺利,但三审时其总编又突然提出什么文物不能以姓氏冠名,要改书名等等。我据理力辩,也不行。这位责任编辑不赞成其总编意见,但也无奈,在文中和侯秘书协调下她热心地介绍北京言实出版社出版,但言实出版社主编提出条件要留书300本,她和侯秘书认为这不划算;于是,她又介绍给光明日报出版社,文中指定其印刷厂编辑负责书稿排版,不要排版费。几经周折,历时一年,幸有文中和他的秘书相助、印刷厂配合,(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我与文中及其侯秘书的电话和短信联系统计次数达200多次。)《高氏文物》一书终于在2016年4月正式出版。华夏高研会经费拮据,每次开会都要筹措,会长们和文研人员既要出力出智,又要自付路费。文中体谅大家的苦衷,他宣称,齐鲁书业、沂河文化城就是高姓人的家,在我这里为高家事业开会,我分文不收。他说到做到,先后承办了多次华夏高研会议,包供食宿,分文不收。2017年10月28日承办的中华文促会高研会首次年会,还给参会的150多位宗亲赠发了价值600多元一条的红围巾,他站在会场门口,亲自给每位宗亲披上,美其名曰“献红哈达”。展示出他为高氏文化研究、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赤诚热心和大爱情怀。此前他已给2012年的北京颁谱大会、2013年的广州论坛大会捐资,他为高研会走合法道路两次转靠主管单位就慷慨捐资十五万元。 三文中1955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沂水县农家。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他历任沂水县王庄乡文化站站长、沂水县新华书店经理、临沂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一九八四年,他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开全国书业股份制之先河,组建图书发行公司,成为齐鲁大地文化企业改革开发大潮中的弄潮儿、排头兵。三十多年的拼搏历程,诚如他亲自主编的“公司铭”所言:“当其始矣,书界元老举旗,新华同仁响应,三尺街屋开张,万元集资起步。承改革之春风,沭政策之雨露,扬老区精神,擎文化大旗。合作为驱,应变为魂,市场先导,历届传承,风雨中发展,论争中壮大。首创发行联合体,再建出版代理制,集编、印、发于一体,融批、零、展于一炉,业务辐射全国,效益实现双赢。期间虽两易其地,三易其名,但其文化产业之大旗不倒,民营之属性未变。近年来,除保持教辅研发、工具书代理之特色外,又涉足古籍整理印制、国学普及、古典家具仿制、文化型酒店经营等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旗下之齐鲁文化工作室、《中国百科大辞典》工作室、天桥文化传播中心、沂河印刷有限公司、齐鲁古籍印务有限公司、文博柜业有限公司、文苑宾馆有限公司、齐鲁茶府等诸多子公司相映生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现注册资金达数千万,自有资产有数亿元;年印制图书20万色令,发行图书超过15亿码样,业务辐射全国。是沂河畔久负盛名的文化企业。被业内人士称为“没有出版权的出版社”。 文中是齐鲁大地哺育成长的山东大汉,儒风熏陶,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国学修养深厚。他热衷“承华夏文明,扬古典文化”,但又思想解放,不拘泥于大汉,儒风熏陶,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国学修养深厚。他热衷“承华夏文明,扬古典文化”,但又思想解放,不拘泥于“古”,又敢于善于创“新”。在继承古典传统中,又独具匠心地创立新招。他秉齐鲁儒教之风,承临沂圣贤至慧,融佛、儒、道于一体,创想天开,开拓立异,在他的文化商业公司里,打造一个又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宝斋、殿堂”: 齐鲁茶府——茶通佛儒道,文连你我他,一间间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命名的茶室,恰似一卷卷展开的古籍卷书,使人如跨进一间间文化殿堂; 文苑宾馆与圣贤居酒店——古朴典雅,以圣贤命名的餐厅,堪称世上一绝。感受齐鲁文化,聆听圣贤教诲,使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同时,又领略诸位圣贤的文化大餐;齐鲁古籍印务——印百家经典,刷千年文章:承华夏文明,扬古典文化;印刷大量古文经典,质量为国内一流。文博柜业——各类仿古红木家具,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华情古韵”书屋——别有洞天,书店奇葩。书屋内,红木仿古橱柜,古籍图书、器皿,棋琴书画,共融一体,传统文化氛围厚重,犹如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被誉为新华书店业界的“同仁堂”、“桃花源”。 四 沂河文化城雄姿国逢盛世,改革开放大业跨进新时代。文中创业的步伐,跟着时代的节奏继续阔步前行。积三十多年的心血浇灌,他旗下有十多个互相辉映的子公司,形成文脉相通的多行业文化产业集团。他在沂河之东建造的宏伟壮丽的“沂河文化城”大厦,标志他的文化产业走向巅峰。沂河文化城主楼十四层,裙楼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57000平米,工程建设投资2.5亿元人民币。是以文中任董事长的山东齐鲁书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筹资兴建,是全省出版系统建筑面积最大,服务功能最全,现代化程度最高,个性化与文化特征最强的图书“大卖场”。沂河文化城建筑风格新颖,体现了儒释道“方和圆”、“卯合隼”的传统文化理念。外墙装饰是展开的巨型竹简,又似打开的古籍卷书。大厦雄伟而奇异的造儒释道“方和圆”、“卯合隼”的传统文化理念。外墙装饰是展开的巨型竹简,又似打开的古籍卷书。大厦雄伟而奇异的造型,是文中亲自构想的,古今结合,中西合璧,在如今全国城市高楼大厦建筑里,其独特风格,鹤立鸡群,是对“千城一面”的建筑模式的突破!这又是文中的独具匠心、异想天开的智慧结晶。沂河文化城内各层的主营项目区布置、装修风格,打破传统模式,既古朴典雅,又融入时代新意。文中意在建造一个全国一流的“文化大观园”。图书展销——读者不仅能在不同装修风格的环境中购书、订书、读书,还能现场体验各类图书的文化氛围和书中意境:“红楼贾府”中坐圈椅,听古乐,品读精美的手工木刻线装古籍;“巴黎圣母院”中吃牛排,喝咖啡,阅读外国名著;“丑小鸭”在与儿童读者互动;专家志愿者在向读者介绍科技新书……打破了那种“千店一面,百年不变”的传统售书模式,根据图书分类把大卖场变成不同的体验馆,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吸引新读者,留住回头客。这在全国也是一种创新,改变实体店日渐萎缩的尴尬局面。商品交易区——与图书有机结合,以“六艺”分类,即墨艺品(高仿宮藏墨迹、名人字画、文房四宝及其他艺术类产品);木艺品(古典家具、木制工艺品、根雕、柳编等);陶艺品(瓷器、陶器、紫砂等);琴艺品(弦乐、弹拨乐、吹奏乐等民族乐器和键盘乐、管类等西洋乐器);石艺品(玉器、名石、名砚等);布艺品(唐装、汉服、虎头帽、老铲鞋等民间手工艺品)。并分别由艺人或厂家现场制作表演和介绍推销,做到图书和艺术品(产品)互为烘托销售。 交易区的顶层还设有文化沙龙区,内设大小两处报告厅,一处展览厅,一处影视厅和625平米的“琅琊大讲堂”。书香酒店——共四层,分别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题设计,每个房间即是一首诗、一阙词、一支曲儿、一部小说。不管是线装书样式的房门,还是天花板上的木刻宣纸,抑或青花瓷壁灯和手绘的国画灯,还有契合房间名字的文化板……都浸透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办公区——安排国家及地方有关出版社、期刊社和造纸、印刷、发行企业驻临沂的分支机构,为文化创意,通联,组稿,制作,编审,照排,网售,配送,物流,结算的办公场所,办成走出请进的大通道,文化企业的大本营。大厦内竖立的四层楼高的“沂河赋”展板,壮观恢弘,美哉,壮哉,又是文中独具匠心的创举,是大厦的点睛之作。赋文激扬文字,气势磅礴,叙的是沂河悠久历史,赞的是沂河璀璨文化,抒的是文中豪情壮志!沂河文化城建设,历时四年,文中吃住在现场,夜以继日地巡查,呕心沥血,辛劳操持,黑了,廋了。建设过程中,我们来临沂开会,他总要带我们去吃住在现场,夜以继日地巡查,呕心沥血,辛劳操持,黑了,廋了。建设过程中,我们来临沂开会,他总要带我们去到楼上楼下参观,兴致勃勃地介绍,特别强调,大厦专门给高家设置有办公区,大小会议厅室,这里就是高家人的家,欢迎大家随时来。文中对家族对宗亲的大爱真情,深深地感动我们高姓人!文中,你无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改革文化企业的精英;你无愧是高姓楷模,无愧是齐鲁骄子!我们崇敬你,我们热爱你! 20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