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听兰在第十六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

作者:匿名 2019-05-30 08:00:23
                       隆重庆祝(纸质版)总谱全面完成——正式启动总谱(海外版)工程
                                    ——在第十六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王听兰

各位领导、专家、全体与会代表:
     今天,我们聚首千年古都——西安市,是隆重举行《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全面完成暨正式启动《海外版》编撰工程的一次盛会,也是对《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撰工作进行总结的一次庆功表彰大会。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25个省(市、区)的会员代表500人。为此,我代表本会向全体到会领导、专家和全体代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这次会议是在我会历经十八年来的艰苦努力,不忘初心,牢记责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排除干扰,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编纂出版工作的全面完成。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开展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探索,不失时机地推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海外版)编撰工程大计。所以,今天的庆典大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新建立的陕西站和西安市王翦文化研究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充分准备,我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一、 十八年奋斗努力,取得巨大成果
     我会从2002年开始筹建,至今有会员4000多人,遍布全国29个省(市、地区)及部分海外地区,始终高举爱国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致力于凝聚中华王氏后裔的智慧和力量,为弘扬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振兴中华民族做出贡献。始终坚持研究王氏族谱文化为主要目标,开始阶段经过六年姓氏文化基础研究的准备,于2007年正式开始启动面向全国的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文化工程,于今年4月全面完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的编撰出版工程,这是我们为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向我们祖国建国七十周年奉献的一份厚礼。《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按主要支派源流分成七部共39册,23000页,2374万字,总重80公斤,涉及全国主要支派1800多支。
    这是我国历史上,距清代王庸敬所编撰涵盖全国的《王氏通谱》,近一个半世纪(142年)之后所编撰出炉的全国王氏总谱,实属姓氏文化研究工作中的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不仅涵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收藏价值高,还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编撰,提高了编撰工作效率,赢得了时间,节省了成本。同时,纸质版《总谱》编撰完成为建立电子网络版(数据库中心)奠定了基础。这一谱系建设是我国王氏文化史上少有的比较系统、规范、全面、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宗族百科全书,将成为弘扬、研究、传承中华王氏历史文化的经典,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重大的文化研究成果。是目前任何一个研究组织群体或机构难于做到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今天,在隆重庆祝《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全面完成的时刻,首先要归功于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形势;二是得到了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三是得到了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和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四是经过全体编委成员的共同努力、辛勤劳动、不计报酬、义工奉献、来之不易的研究成果。
     在整个编撰工作过程中,总谱局多数编委冒着高龄风险、疾病困扰,舍弃家务,夜以继日,任劳任怨,甚至以“生命最后一搏”的敬业精神,来承担确保总谱编撰工作任务的完成。在今天表彰的主要编委成员中,有23名副主编的平均年龄为74岁。其中有2名编委成员已经去世,比如84岁的王扬世先生,由他负责编撰的《琅琊王氏总谱》脱稿付印后,因患肠癌住院,不幸于前年去世,实现了他“生命最后一搏”的誓言,他这种无私敬业的奉献精神难能可贵,是我们家族中楷模。
     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务,除了上述人员的主观因素外,资金的保障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决定总谱能否编撰成功的基础。我会凡对入会会员每人每年收取100元的会费,这笔费用只能解决支付每两个月一期《研究会工作通讯》会刊的编印邮寄费用,在资金紧缺、紧张的前提下,《总谱》的编辑出版事业得到了许多王氏企业家和广大王氏宗亲的关心支持与慷慨捐助。 
    十八年来,我会涌现了一批热衷编谱事业、爱心奉献的企业家与宗亲贤达人士,向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出版事业给予资金赞助,共有243人为文化研究与编谱事业慷慨捐助,累计捐助资金334万元。其中壹万元以上的有32名(今天将颁发贡献奖状);伍万元以上的有6名(今天将颁发贡献奖牌)。杭州高兴集团董事长高长虹先生,为支持中华王氏文化事业的研究以及资助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向总谱局累计捐助资金221.5万元,今天授予高长虹先生“特等功臣”称号。在此,我代表研究会对长期关心支持参与王氏文化研究事业建设的有关部门及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宗亲贤达、企业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我会还将对以上捐资人员给予通报表彰。
本会每年向全体会员公布了每年的财务收支账单(2018年收支总表在本届年会资料中公布)。
   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过程中,我会各地直属站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安徽、四川、重庆、苏北等站成果显著。
在各地编修族谱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如黑龙江大庆市王政坤八兄妹团结一心,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完成了富有特色的本支族谱。
                                   二、启动《海外版》及部署文化研究工作
    在隆重庆祝《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全面完成的同时,通过工作实践使我们清醒认识到还有两个全新的领域将谱系建设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一是向海外乃至全世界血脉相承的王氏世系迁徙繁衍的《海外版》总谱编撰的延伸;二是建立纸质版总谱向网络版数据领域转变工程。这两项工程对《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启动《海外版》总谱工作的开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的王氏支脉除在本土繁衍生息外,由于各种原因也不断地向海外地区乃至世界各地繁衍生息,构成了王氏支派完整的主流体系。因此《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编撰必须囊括全体王氏支派信息,不失时机地研究、收集海外支派人文文化,启动编撰《海外版》总谱文化工程,势必要求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作出新的贡献。
     东南亚诸国(缅甸、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等)无论是早期还是近期,是我国移民迁徙的重要地区,寻根访祖活动也日趋强烈。结合我国开展“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方针,开展《海外版》编撰与一带一路根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据调查大部份海外迁徙人口是在近代迁出,多数为三、四代,少数为六、七代,迁徙地点分散,点多面广,工作量大,难度也大,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由总部先行在国内沿海地区建立专业编辑小组,建立与各居留国(地区)宗亲会交流平台,总部设立《海外版》总编辑部,制定具体的编撰方案,收集海外迁徙人员信息资料采取先内后外,由总部编辑人员开展前期调查模底工作。凡在居留国(地区)内有500人以上的支派要填写登记表,安排重点寻查,帮助他们寻找上源,将明确分工合作,共同促进相关地区《海外版》总谱汇编工作的完成。
      (二)构建《网络版》总谱数据库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已涉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构建《中华王氏网络总谱》数据库是研究会确定国内《纸质版》与《网络版》的二大工作目标之一,目前国内《纸质版》总谱已经为构建网络总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建立《网络总谱》信息化是延伸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将成为王氏家族谱系文化的立体网络。有利于中青年通过网络了解民族文化、姓氏文化、源流文化,谱系文化。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有利于中青年了解自己的宗族支派信息,真正达到普及家谱文化教育与传承。
     鉴于《网络总谱》的软件技术和资金准备尚需时间,这项工作有待逐步实施。
      (三)其他工作  
     1、学习王翦文化
   王翦,出身将门,17岁从军,2 1岁为将军,军事生涯70余年之漫长。系秦朝著名大将,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创历史先河,不可比之战国四大名将家族。他以集中优势兵力(60万大军)歼灭楚国的战例。在我国军事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页。他作为中华王氏人文始祖太子晋的第十六世孙,其孙王离(秦朝大将)的两个儿子王元、王威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开基祖,因此可以确认作为太子晋后裔的大部分王氏后裔也是王翦的后人,今天我们选择在故都西安开会,也为我们明天前往王翦的祖地、墓地瞻仰祭拜获得了难得的机会。
     2、总谱《勘误表》的汇编工作。由于各大支总谱出版后受宣传力度、宣传面不到位的影响,总谱的发行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开闽王氏总谱》近期才完成公开出版发行,很多地方的宗亲还没有领到或查阅到总谱资料,无法及时发现总谱存在的一些差错,总谱《勘误表》的信息资料收集还存在很大难度,目前研究会收到各地的总谱勘误信息资料存在局限性,只有个别支系上报了资料。为确保《勘误表》的汇编质量,全面收集各地纠错信息,其汇编工作只能再次推迟,希望各地加大宣传力度,责于已任,认真查阅总谱编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疑误,及时将有关勘误信息资料上报总谱局,以便总谱局顺利完成总谱《勘误》汇编工作。
     3、去年五月我会部署了《中华王氏文化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计划,由于总部人员精力与资金有限,决定精简部分编纂内容,将原计划的6个调研编辑组精简为3个,保留“王氏优秀祠堂文化”组、“王氏家风家规家训”组、“王氏杰出人物名录”组等三个调研编辑组,继续进行调研编辑活动,必要时加强编辑力量,计划在三年内完成编纂任务,为了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献力。
                                         三、新时代,新探索
     在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党中央作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新举措,将新时代、新文化的发展摆上前所未有的重要议程,在新的历史起点拉开了弘扬民族文化的全新序幕,开启了新时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姓氏文化研究如何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新的贡献,我们乃需创新新理念、探索新措施、实现新突破。
     第一、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姓氏文化研究组织团体之间存在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相互攻击、有意制造团队间分裂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的研究团队对某个先祖、支派上源产生分歧,对一些历史传承资料定性认识不一。二是有的为做研究图名图利,刻意标榜自己,诋诽别人,研究观点随意性,片面性,绝对性。三是有的宗亲“一叶障目”“以一概全”眼光对人看事,说别人这不行那不行,只有自己对。一些言论在王氏文化研究工作中造成了不良影响,阻碍了王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严重伤害和影响了研究团体的工作积极性。在这里,希望结束这种不利于团结的混乱现象。各研究组织之间或个人对历史上个别的人和事有持不同意见,应本着学术性探讨,积极善意交流,提出佐证依据,达到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对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应予以保留,以供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佐证信息资料。
     我会将力求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出现大团结局面,在适当时机发起召开首次国内王氏社团组织(合法)的秘书长联席会议,试图团结和谐,合力研讨,为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事业作出表率、作出贡献。召开会议的具体时间与地点,请关注我会通知。
    第二、构建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筹备创建“企业家俱乐部”。是我们从事姓氏文化研究实践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份,也是新课题。大家知道,没有企业家的关心支持与资金方面的赞助,姓氏文化研究事业和谱系建设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应将企业文化与家谱文化研究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包括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品牌形象、企业产品信息推介、企业市场综合效应等等。根据各地一些企业家的建议,我们去年尝试筹备建立“企业家俱乐部”,如何以姓氏文化研究助推企业文化的发展,发挥“企业家俱乐部”的能动作用,我们近二年的年会重点安排了企业家专题研讨,取得了一些成效。希望与会的企业家们在今天下午的企业文化专场讨论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创新新理念,探索新举措,有待取得企业文化研讨新成果。
      第三、队伍建设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大家知道,对姓氏文化研究、谱系建设感兴趣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研究编辑队伍老年化更为突出。因此,如何做好传帮带发挥引领效应,切实做好姓氏文化研究,摆在我们面前又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发现、启用和培养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在高科技网络信息化时代,年青人是推动数字化修谱工作的立足之本。
这个问题,更希望我国一些大学增加开设“族谱文化研究”专业课,以培养更多中青年专业人才,强化姓氏文化研究队伍,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奠定基础。从目前现实工作情况来讲,还是要靠各研究会从实践中寻找发现、使用有专长并有奉献精神的人充实到编辑队伍和管理者队伍之中。
    例如,当今总部在有关沿海地区建立《海外版》编辑机构,就极需人才,还希望有人能毛遂自荐,总部择优选用,确保《海外版》编撰工作的需要。
最后,让我们在全面完成纸质版《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喜悦之情中,戒骄戒躁,乘胜前进,逐步开展《海外版》总谱的编辑等工作,探索姓氏文化领域新课题,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取得新的成果!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全体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