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见证人澄清缪误事

作者:匿名 2018-12-11 12:00:08

寻访见证人澄清缪误事

——采访仓顺卿老者纪实

自古以来,族之大者,莫有过于王氏。就盐城王氏而言,我龙冈王氏民王重一公家族,不仅冠绝龙冈,在江淮也首屈一指,实为名门望族。

然族虽大,也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家族堂号,本来一直是“三槐堂”,后来盐城所谓的总谱,一、二、三修谱,均不复存在;四、五修谱都有存在,然而谱封面有“孝友堂辑”四字,谱内边眉下方有“孝友堂”三字。以致部分族人和一些不明真相的、及一些被误导的族人,纷纷认为我族是“孝友堂”堂号。我支由于有家传国宝级文物——龙冈老家祠的古老板轴,我支也有老谱,修谱的前辈们在相关谱序中也进行了澄清,然知道其来龙去脉的其他支系的人不多。这次适逢我支宗谱第三卷即将出版之际,我们(二十世王乃荣、二十二世王洪忠、二十二世王文祥等人)采访了知晓盐城龙冈民王王氏宗祠历史、王氏“三槐堂”堂号三字实物的见证人——-仓顺卿老同志。

仓老年近九旬,原为盐城龙冈蔬菜大队书记,他家紧靠我族王氏宗祠,从小和一群小伙伴经常在我族宗祠里面玩耍。虽然目前仓老由于患严重白内障双目失明,但是他思路敏捷、声音洪亮、记忆犹新,他主要回忆讲述了以下几点:

一、 盐城龙冈王氏(民王)宗祠旧址,现位于龙冈玻璃厂(盐城华鸥集团)厂址内。

二、 宗祠为南北向、三进,南门一进为正门,两侧有耳房。南门再向南一点为孝子坊建筑,上方有清皇圣旨,底座柱身镶有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之贺词题字碑刻,均为汉白玉材质。二进为廊房五间(没有墙、四周全部是柱子,仓老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抢四角游戏),廊房是王家祭祖时摆桌子用的。三进为宗祠大殿,大门上方有凸出的“三槐堂”三个金黄色大字,两边还有竖写的小字,小字他记不得内容了。仓老非常肯定的说没有“孝友堂”三个字,仓老还说“三槐堂”三个字,每个字的直径有米萝口(农村通常叫笆斗万子)粗。大殿有五间,里面供有王氏祖先的牌位,大殿平常不开门,只有王家祭祖、或者有其他事情时才开门。

三、 宗祠南北两侧为厢房,有少数王家贫困户(没有房子)居住在内。

四、 大殿门口两边有两个花坛,里面栽有牡丹花等等。

仓老的回忆对王氏宗祠文化、对澄清我族一些缪误(特别是确认我族堂号是“三槐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强力佐证!为了对历史负责,我们进行了录音、录像。为了感谢仓老,我代表盐城龙冈王氏民王重一公世裔宗族理事会,向仓顺卿老人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以上回忆结合我支谱谱序记载,综合分析推断我族堂号是“三槐堂”无疑。不是所谓的“孝友堂”,“孝友堂”是其他支系为了宣扬王忱的孝子故事而后欲篡改之,迫于整个家族的压力,十三世祖王旦华在清道光年间迁建祠堂时,在宗祠大殿上仍然是书写“三槐堂”,后来可能由于王忱支系退而求其次,约在三修获四修谱时,在宗谱上做了一些小动作,即在封面上不写“三槐堂”而故意书写“孝友堂辑”,在宗谱内页边眉下方书写“孝友堂”以混淆视听,以误导族众,以达篡改堂号之目的。幸有我支谱序记载和仓顺卿老者目击证人佐证,我们当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不能做上对不起祖先,下误导后人的事情。族人当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牢记祖训,传承王家优良的家风,多做对家族有益的事情,为发展家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王洪忠二0一八年农历十月十一日)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