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高姓尊春秋时期齐国(今山东)上卿高傒公,字敬仲为高姓一世祖,迄降至今已有九十余代,各地高氏因年代久远、历代战乱等多种因素,致使各宗支族谱不全、或毁损,可能从一世祖傒公起,就将世系代数不间断的记载至今的宗谱难觅一二,而只从本宗支起记载,本宗支以前的世系中断、无从稽考的现象较为普遍。现《中华高姓大通谱》编纂已成,出版在即,期盼将本支世系归入《中华高姓大通谱》的统一世系,是各地高氏宗亲的共同夙愿。因此,解决各地宗支世系断代的问题,和与《中华高姓大通谱》统一的世系代相衔接的问题凸显重要,且迫在眉睫。为此,我依据高路加教授所著《高姓全史》(2008年出版)中的“世系表”(P428-484页)和“历代高姓名人生卒年录” (P477-480页,简称“年录”),找出“世系表” 和“年录”中既有世系代数,又有确切出生年的六位不同朝代的高姓先辈,再运用数学“加权平均法”求出高姓世系代与代之间的平均相差年(简称:代差平均年),具体见下表:
高氏宗族代差平均年
上表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出生的第39代祖高氏树生公起,分别取唐、北宋、五代和明这几个不同年代,有确切出生时间的高氏先辈,止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3年)生的第77代高氏象观公,先求出分阶段代差平均年,再用加权平均法算出代差平均为29.7年。求出代差平均年后,我们就可以推算出相差的世系代数了。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高姓全史》的“世系表”(P428-484页)和 “年录”(P477-480页,简称)中,找出已知统一世系代数,且有出生年的先辈(距断代最近的,称:断代前先辈)。
第二步:找出本宗支最早有出生年的先辈(称:断代后先辈)。
第三步:求世系所断代数,公式为:
1
、(断代后先辈出生年 -断代前先辈出生年)÷ 29.7 ﹦ 中断代数
2
、断代前先辈的代数 + 中断代数 ﹦ 断代后先辈的统一世系代数
3
、(断代后先辈的统一世系代数- 1)+ 本宗支代数 ﹦ 统一世系代数
举例:
以川西高氏为例,其先祖是第52代(从一世祖傒公起算)祖高行周公,生于五代·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入川始祖高君赞公生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用上述公式求世系中断代数和统一世系代:
1、(1457年- 885年)÷ 29.7 ﹦ 19 (中断19代)
2、从一世祖傒公起算,行周公是第52代;那么,君赞公就是第71代(52加19);
3、川西高氏现今的15代,即为从高傒公起算第85代(71-1+15);16代即为从高傒公起算的第86代(71-1+16);……以此类推,就可算出川西高氏当今的20代,就是从高傒公起算的第90代。
此推算,既续接了我们川西高氏从五代·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到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这572年间中断的世系代,又将川西高氏的世系代统一到了中华高姓的世系代之中,可谓一件幸事!
因此,将此推算法介绍给各位高氏宗亲,供其验证。
川西高氏君赞公长房第15代孙高祥君撰稿
2010年1月22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