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文字淀厚的文化深远的含蓄

作者:系统录入 2015-09-18 10:28:21

来源:系统录入

(一)说文解字

奇妙的文字淀厚的文化深远的含蓄

陈字,在古时候不仅可写作阵,还可写作I,陈与古字陈餐也相通。“陈餐”列也,徒餐,陈声,俗作陈。我陈姓的陈字,按《辞海》、《辞源》的解释,有多种含义:一是陈设、陈列;二是陈述;三是陈旧;四是姓氏。
在古代陈字与阵字是一个字,其音与义均相通,都含有陈列之意。尽管如此,但我陈氏祖先几千年来一直未把自己的姓氏写作阵,而坚持写陈。从金文而释,陈字的左边卜旁,作放旗的阝,右边的东,为战车车轮,上插戈矛,下面则是疆土的含义。综述:整个陈字的含义,就是把战车排列在国土边界,保卫自己的土地。从咱这个陈字上,使我们联想到战鼓咚咚,人喊马吼的战争场面,高轮战车是黄帝发明的。陈姓与黄帝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陈字,左边耳朵旁,俗谓先左后右,先走一步;耳是五官之首,世事在耳目鼻口中,是耳先听觉先工作的,反映最快最灵。古时陈字写作“阜东”,阜字旁,阜者,多也,大也,盛也。有云:物享民丰,物享人华。
陈字,右边简体字东,东一一日出东方,彩霞满天,朝气蓬勃。东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属木,木则成林,成材,用途可大也。
形象文字,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在“陈”的几笔几画中,竟然汇成积沉淀厚的文化,潜藏动人心魄的故事和意义深远的含蓄。
(二)陈氏渊源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百川之水,终归大海,乃是自然生态之规律;千流万派,总归一源,寻根问祖,万裔归宗,这是族人宗亲之心愿。
追根溯源,源远流长,陈姓授姓史达三千多年,从远古至今陈氏后裔繁衍神州大地,播迁海外世界,陈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人口约达八千万之多,在全国各姓中居第五位。陈姓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舜帝陈氏的血缘先祖
《史记·五帝本纪》载曰:
“皇帝生昌意,昌意生额项,颛顼生穹蝉,穹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虫乔牛,虫乔牛生瞽瞍,瞽瞍生帝舜。”
陈氏起源于妫姓,是舜帝的后代。舜帝,字重华,号虞氏,也称虞舜,是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末期部落的首领。他早年丧母,素行孝义,好学义友,宽厚温良。协助尧帝工作二十年,又代尧帝摄政了八年。他当天子前,深得尧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尧帝把长女峨皇、次女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幼水旁,子孙便把地名作为姓氏称为妫。尧帝死后,舜帝接位。在位期间除四凶,任八才,兴农业,严司法,卫国防,治天下。他的治国之道,主要身教与德行。他贵为天子,仍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带领部落种田地,修水利,编蒲苇,织渔网;烧除林莽,耕种渔猎。工农业生产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改善,辖民安居乐业。舜治天下的时候,史称太平盛世的时代。
(二)胡公满陈氏得姓始祖
在中国历史上,商朝的成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第二个奴隶制大国。商封王朝的西部有个周的候国,经过太王、季历、文王三代的苦心经营,国力日益强大,看到纤王生活腐化,坏人当权,众人怨恨,决心推翻纣王。周武王继位后,知道舜帝的后裔阙父是制造陶器的唯一集团,便任命为工正,为制造陶器和武器的官员,使武王伐纣节节胜利,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夺取政权以后,为巩固政权,奖励元老,进行分封。封国的土地有大有小,国君的爵位有高有低,阏父功勋最高,武王又看到阏父的儿子劲很有才干,深得武王欢心,力求舜后,以备三悟,封妫满为陈国(现在河南省淮阳一带),将并长女嫁给妫满,称胡公满,以奉舜祀,后来满的子孙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中国的胜。陈国成了陈氏最早的发祥地,陈满是陈胜的开宗始祖。
胡公满受封的陈国,是当时中原大国,位于现在河南省开封市以南,许昌市以东,安徽毫州市西,建都宛丘,异名颖川(现淮阳县旧称陈州府)。颖川是川泽纵横,平坦无垠,土地肥沃的中原地带,是古代物产丰富,文化发达的优越地域。
封国后,陈满修筑陈城,以御外侮内乱,把都地宛丘,建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盖宗庙行周礼,以奉舜祀,光大先祖;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美德,使家庭融洽,社会祥和;政治上施行舜时的“选贤任能,扬善惩恶,励精图治”,由于治国有方,国力不断强盛,陈氏子孙逐渐兴旺起来。
陈胡公满既是陈国的始君,又是陈氏的始祖。宛丘(颖川)是陈氏的发祥地。满公的后裔,繁荣昌盛,他们有的做官徒居外地,有的经商侨居异国,有的避难逃迁他乡等。
(三)陈氏繁衍,历尽沧桑
陈氏家族封国定牲以来,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悠长岁月,展转无数生息、繁衍、迁徙的轨迹,走过了漫长的坎坷历程,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可谓“荣辱兴衰,历尽沧桑”。
春秋时期,陈国由于外部纷争的影响.国内出现大混乱,争夺王位的斗争愈演愈烈,公元前672年.陈宣公杀太子御寇,陈历公之子陈敬仲,字完,唯恐受到牵连,便逃到齐国,陈完奔齐后,改为田氏。陈完到齐国后,从小官做起,直至第五代孙田乞,日渐兴旺发达,成为齐景公大夫。田乞卒,他的儿子田常任宰相.继续执行父亲的仁惠政策,取得齐国上下的拥护,垄断了齐国政权。田常卒,儿子田盘继位宰相,又安排他兄弟和族人担任齐国各都邑的要员,把全国地方政权,都掌握在自己一族人手中。
陈完九世孙田和,取代姜姓齐国的王位.并受到周王朝的承认,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史称田齐。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命王贲攻田齐,在秦国大军兵临城下后,齐王投降。田齐被秦国所灭,田齐的后裔纷纷改姓,齐王建投秦,他的第三个儿子较迁入领川,复姓陈氏,成为现代陈姓的重要来源。
(四)陈霸先建立陈朝奠定江南陈氏基础
陈文赞有三个儿子,长子谭先,次子霸先,三子休先。霸先天资聪慧,自小就有霸王之才,胸怀大志,有谋有勇,酷爱读兵书,练武艺,为事果断,深得梁敬帝的信任,授霸先直阁将军。公元557年,霸先夺取了梁朝的政权,建立了陈朝,把陈姓家族史推向了一个显赫的地位,陈霸先成了陈武帝,年号永定,建都金陵(南京)。在位3年(公元557-559年),终年59岁,葬南京万家陵。
武帝卒后,由侄儿陈倩继位,是为文帝。陈倩卒后,子孙伯宗继位,在位二年,被安成王陈顼所废,为废帝。公元568年11月陈项即位,是为宣帝。宣帝卒,长子陈叔宝继位,由于在宫中与宠妃张丽华寻欢作乐,不问朝政,北隋乘虚而入,陈叔宝与宠妃张丽华被俘,陈朝灭亡。陈朝历时33年,武帝、倩公、宣帝、项公、叔宝的子孙都被分迁到50多个郡县,散布在长江南北各地,特别江南地区,莫定了陈氏的基础。尤以河南、江苏、四川、浙江、湖北、江西、广东等最盛,称南朝派,是当今江南陈氏的主要来源。
(五)陈元光开发漳州繁衍东南
陈国亡后,陈越公(阂公)次子全温,避难奔齐,志返复国,生生不息,繁衍壮大,人才辈出,成为陈氏家族又一大支系。公元“9年,福建南部出现动乱,声势夺人,闽南向朝廷告急,朝廷派全温后裔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将士征剿,但因兵员不足,无法抗衡。见此状况,朝廷又命其兄陈敏、陈敷率兵增援。公元677年4月陈政卒后,儿子陈元光,字廷炬,当时才23岁,聪明过人,慨然代父领兵,充分施展了军事指挥才能,经过九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平息了叛乱。
公元“8年,陈元光被任命为津州刺史,实行“寓兵于农”,自耕自足,减轻老百姓负担,奖励百姓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开发陶瓷和冶炼工业。兴办学校,传播中原文化,经过二十余年的治理,漳州方园数百里,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好起来。
陈元光卒后,他的子孙四代一直担任津州最高行政长官,掌管漳州,致力开发经济,使闽南、粤东潮汕,经济繁荣,元光后裔成为当地望族,现分析在闽南、粤东、潮汕、台湾等地。后世尊奉陈元光为“开漳圣王”,现台湾各地有“元光圣王庙”55所。
(六)陈氏蕃衍义门分析
公元832年,陈旺公从江西庐山迁居江西江州(九江)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今德安共东桥乡义门村),创建了江州义门陈村。
义门陈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聚居型的田园制度的典型,其实是一个小国家。对这个过于庞大的家族,朝中重臣十分注意,朝庭官员文豢博、包拯等,认为义门陈氏过于集中,朝野太盛,建议分家.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7月3日),十九代聚族而居的江州义门陈姓,奏请朝廷分家,宋仁宗皇帝指令江南转运使谢景初、太守吕海、曹吏刘献、县令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等府、州、县众官,亲临监护分家析产。将291处田庄分给11房155支系族人。这些田庄分布在江西23个县,湖北25个县,江苏17个县,湖南8个县,河南8个县,安徽7个县,四川5个县,广东6个县,福建4个县,山东3个县,其他省各1个县。各房各支,凡分到各地的田庄.便把家迁到那里,就地落基,以后又发展到国内外。从此,使陈氏子孙毅然走出江州义门村,如生命力强盛的种子撒向了全国各地,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蕃衍无数的后裔。
《南康陈氏联谱》记载:南康陈氏有122位开基始祖(版面所限,请看联谱),南康陈氏繁衍生息、源远流长,至今有6.8万多人,分居在南康各乡镇(街道)所在村庄(联谱已载)。分支虽多,处所不一,清其流,溯其源,我们都是大始祖陈胡公满的裔孙。祖祖辈辈以尚耕尚读为本,艰苦创业,兴学育才,尚武崇文,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