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胡公满第21世,衍,原名剑、字悠长,楚恵王灭陈国,衍公避居阳武户牖(今河南兰考县)妣朱、谭氏,生二子:琏、玙(全温、别号陈留、避祸奔晋、仕魏为俊仪大夫、生子;班)。
陳胡公满第22世,琏,仕齐为大夫、琏与玙两兄弟奔齐为官,琏50岁时、回归户牖奉宗祭祀、妣查、程氏、生子;履辉。
玙,娶王氏、因思祖先、子孙改姓胡。
陳胡公满第23世,履辉,仕齐为上大夫、妣汤氏夫妇合葬、生子;周昌。
陳胡公满第24世,周昌,仕齐为令尹齐康公。妣汪氏、生子;裔余、遵。
陳胡公满第25世,裔余,又名最裔、妣黄氏、丁氏、生子;伯丕、仲丕。
陳胡公满第26世,仲丕,仕秦赠上大夫、妣范氏、生二子;從善,從吉。
陳胡公满第27世,从善,仕秦上大夫。妣洪、邹氏、生子;献章、德绍。
从吉,仕秦上大夫。生子;胜,字涉(?一前208年)河南阳城(登封)人。陈胜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陳胡公满第28世,德绍,赠候爵、隐居阳武户牖修道,妣王氏、生子;述。
陳胡公满第29世,述,卒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妣樊氏、生二子;伯、平。
陳胡公满第30世,平,字孺子(前?—178年)号叔孚,阳武户牖乡人、好读书足智多谋,应变自如,辅助汉高帝刘邦六出奇计,破楚灭秦 、任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三朝丞相,封户牖曲逆侯、谥‘献侯’世代袭。妣张氏、生子:原胜(涉常)原仁(买)。
陳胡公满第31世,原胜,平公长子、生子;恢。
原仁,平公次子、字贾、袭父爵封曲逆侯、伐胡有功、赠骠骑将军、守右北平、妣胡氏、生三子;子远,子逸、宠元。
陳胡公满第32世,子远,原仁长子、袭父爵封曲逆候、赠骠骑将军、妣范氏、生二子;河、澄。
子逸,原仁次子、官拜骠骑将军,生子;何。
陳胡公满第33世,澄,子远次子、因兄陈河之累、爵禄全失、妣胡氏、生二子;万年、与京。
陳胡公满第34世,与京,澄公次子、仕宣帝元年拜员外郎。 从河南阳武迁居山东山阳瑕丘(山东滋阳县)妣史、余氏、生子;考。
陳胡公满第35世,考,与京之子、斩单于之子、破胡。妣廖氏、生子;汤。
陳胡公满第36世,汤,考公之子、字子功、赐关内侯,又封破胡壮候 、食邑三百户黄金、卒公元元年于长安。妣胡、王氏、生子;冯、勋。
陳胡公满第37世,冯,汤公长子、汉御史中丞、从父西征立大功、袭父爵、封破胡候。生二子;晟,咸。
勋,汤公次子、封讨狄候。
陳胡公满第38世,晟,冯公长子、豫章(南昌)太守、妣东郡太守翟义之妹为妻、生二子;会可、三九。
陳胡公满第39世,会可,晟公长子、豫章太守、妣雷氏、生子;轸。
陳胡公满第40世,轸,会可之子、字席珍、拜司理校尉,妣鲍氏、生二子;嗣,显。陈轸墓在渠村庄东沟子底殷家湾南边。
陳胡公满第41世,嗣,轸公长子、讳尚嗣、字承忠、生于建武中元一年、居山阳。 娶何氏、生子;翔。
陳胡公满第42世,翔,字子麟、汉御史中丞、拜侍御史,任定镶太守又拜议郎、任扬州刺史,德高望重、驰名江南、时称‘江南八贤’汉未由山阳瑕丘迁颖川。妣邱氏、生子;蕃。继金氏诰封教德一品夫人。生三子;窬,邃,寔。
陳胡公满第43世,颍川始祖。寔:字仲弓、(公元104一187年),谥‘文范先生’(文为德表、范为士则)东汉颖川人(河南长葛市东古桥乡陈故村),恒帝时为太邱长(河南永城),德高望重。卒后追封 ‘颖川王’,建元元年(479年)追封‘颖川郡公’遂为颖川陈氏始祖。墓葬河南许昌市荣离县二十里龙坑蟠龙形,前秀峰列屏石碑松柏环绕。妣荀氏生三子:纪,政,洽,续吴氏生三子:谌,休(信)、光。
陳胡公满第44世,纪,寔公长子、字元芳,汉拜太仆尚书令、大鸿胪、妣温氏,生子:群。
政,寔公次子、字仲芳,配何氏、生子;祐(景叔)、魏司使。
洽,寔公三子、字叔芳,仕吴、任大常卿,妣万李氏生子;唐。
谌,实公四子、字季芳,司空掾,谌早陨,妣胡赵氏生子:忠。
休,寔公五子、字大芳,字信。生子:谈、迁闽中。
光,寔公六子、字实芳,官护军将军,妣徐、袁氏、生子:缔。
陳胡公满第45世,群,纪公之子,原作羣,字长文(—237年2月7日)仕魏文帝宰相,任镇国大将军,司空尚书,司马大师、 封颖阴侯,立九品官人法。妣徐、钱氏,生二子:泰,漾 。
忠,谌公之子,字孝先,仕魏为谏官、东汉青州刺史,娶葛、卜袁氏,生四子:闰 、佐、坦、和。
唐,洽公之子,生二子:相,直。
谈,休公之子,迁闽中,生一子:闺。
陳胡公满第46世,泰,群(羣)之长子、名俊,字玄伯。任魏征西大将军,都督护凉将军,魏明帝宰相,谥穆侯,并赠司空,尚书仆射、公元260年卒。妣左氏、生二子:恂、温。
漾,群(羣)之次子,字和伯,魏大司马,列侯,生子:俊。
佐,忠公次子,魏国青州刺史。妣尚氏,生三子:准,微,载 。
陳胡公满第47世,恂,泰公长子、字奕、仕晋,官至中书郎,太尉,亭侯、先父而卒,以准公次子匡为嗣承立。
准,佐公长子、字道基,仕西晋太尉,录尚书事,官飞虎将军封广陵公。妣龙、张氏,生三子:胗(伯胗)匡(津)规。
陳胡公满第48世,胗,准公长子,伯胗,左卫将军、凉州参军,袭封广陵公。
匡,准公次子,奕之嗣子,讳津、字定用、名巨,有显名、晋惠帝元康时侍东宫(太子侍读)仕晋,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中书令。妣张氏、生二子;逵、达。
规,准公三子,生子:述(字嗣祖,大将军掾)。
陳胡公满第49世,逵,匡公次子、字林道、廷忠。大义,袭封广陵公淮南太守、西晋颍川(河南许昌)人、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以丞相掾任太子洗马出为吴兴长城(浙江省长兴县)县令、迁居吴兴长城下箬里(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下箬)见其山川形势壮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斯运而迁家居于此、妣江氏、生二子;康、盱。
陳胡公满第50世,康,逵公长子、字康之、永宁、仕晋朝,官至尚书令,丞相掾。妣刘、继李、赵氏、生二子:英,雄。
陳胡公满第51世,英,康公长子、字时亨(文郁)仕晋朝,江苏盱眙太守。妣欧阳、邱氏、生三子:公弼(长子)、玄弼,建兴元年(313年)入闽避乱居兴化(福建省莆田)为兴化陈氏始祖。
陳胡公满第52世,公弼,英公长子、字伯辅、讳佐、官晋朝尚书郎。妣夏、唐氏、生子;鼎。
陳胡公满第53世,鼎,公弼之子、字元用、仕晋朝,步兵校尉。妣高氏、作氏、刘氏,生四子;安,定,宁、宫。
陳胡公满第54世,安,鼎公长子、字一德、南朝陈武帝时、为散骑常侍。妣方、上官、吕氏、生三子:高,太 洪。
定,鼎公次子、配程氏。
宁,鼎公三子、配卓氏、迁居瑞昌。
陳胡公满第55世,高,安公长子. 字子昂、名伯珍、官至光禄大夫、淮安令、原葬瑞昌后迁北芒山、妣唐氏、诸葛氏、生子:咏。
太,安公次子、妣武氏。
洪,安公三子,迁江西新建县。妣万氏。
陳胡公满第56世,咏,高公之子、字可久,仕齐、任德安县令、升扬州刺史。妣姜,夫妇合葬江州东门月形子山午向。生子:猛。
陳胡公满第57世,猛,咏公之子、字仲戒、445一485年、仕粱、为安城太守、史部尚书寝墓安微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上金山(石鹤山)。今墓尚在。妣胡、马、唐氏,生二子:道巨,道卿。
陳胡公满第58世,道巨,猛公长子、字绍虞、号竹隐、仕梁,官至太常卿,追封嘉兴县君梁太守,墓葬浙江省长兴县下箬寺、后尊为陵。妣许氏、于氏,蕾氏;生子:文赞,取丁氏生:文质、文辅、文英。文质生南英,文英一魏一景……。
陳胡公满第59世,文赞,道巨长子、讚。字土裕,梁赠侍中郎(公元457—527年)葬长安城西北五里、追谥为景文皇帝,庙号太祖,墓号瑞陵、霸先登帝位时追封为太皇。妣董氏、追封为安皇慈训后。生三子;谈先,霸先,休先。
陳胡公满第60世,谈先,文赞长子,又名道谈(道谭494—558年)霸始、字兴治,梁武帝时为东宫直阁将军(东宫学士)、侯景叛变时为保护皇宫身亡。武帝即位后追封为义兴郡公、始昭烈王。妣丁氏、封贵妃,生子:倩,顼。
霸先,文赞次子、字兴国、(503—559)吴兴长城下箬里人(今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下箬寺)557年建立陈朝,朝代陈,号高祖武皇帝,帝葬江苏省江宁市万安陵(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皇后章氏,妃钱、卢、刘,余氏。生子:陈克(孝怀太子),陈昌(字敬业、衡阳献王)陈立(豫章献王)陈权(长沙思王)。
休先,文赞三子、(505—549年)梁文德主帅,早卒。陈武帝时追谥‘南康忠壮王’、妣余、龙、况氏,分别生子;昙郎、方庆、乾。
陳胡公满第61世,文帝,谈先长子、蒨、一作
茜、字子华、生522年、卒566年5月31日、初为临川王、陈朝第二代皇帝,号世祖、谥世祖文皇帝、葬江苏南京永宁陵(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新合村狮子冲田野中)在位
八年,文帝生13男、其中人早卒,传位太子伯宗(字奉业,废皇帝、贬临海王,在位3年)、10位封王。
宣帝,谈先次子、顼、字绍世,小字帅利(530—582年)梁通年生,初为安成王,陈光大二年(568)继承帝位、在位十四年(569 —582年)享年52岁。陈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太建、帝号高宗孝宣皇帝,葬显宁陵(南京市西善桥油坊村罐子山北麓),妃22人、生男42位,其中31位男性封王,叔叡、叔忠、叔弘、叔毅、叔训、叔武、叔处、叔封8人因少年未封、3人早卒亡无记载。1、叔宝:字子阳、后主或长城公,沈皇后生。2、叔陵:字子嵩、始兴王、彭贵人生、553生、582年宣帝丧事谋反被腰斩。3、叔英:字子烈,豫章王,曹淑华生,子陈弘。4、叔坚:字子成,长沙王,何淑仪生。5、叔卿:字子弼,建安王,魏昭容生。6.叔明:字子昭,宜都王,何淑仪生。7.叔献:字子恭,河东王,钱贵妃生、子陈孝宽。8.叔齐:字子肃,新蔡王,刘昭仪生。9.叔彪:字子华,淮南王,王姬生。10叔文:字子才,晋熙王,袁昭容生。11叔重:字子厚,淮安王,吴姬生。12叔俨:字子思,浔阳王,徐姬生。13叔达:字子聪,义阳王,袁昭容生。14叔慎;字子敬、岳阳王 淳于姬生。15叔雄:字子猛,巴山王,王姬生。16叔虞:字子康,武昌王,王脩华生。17叔平:字子安,湘东王,韦脩容生。18叔敖:字子仁,临贺王,施姬生。19叔宣:字子通,阳山王,曾姬生。20叔穆:字子和,西阳王,曾姬生。21叔检:字子约,南安王,申婕妤生。22叔澄:字子泉,南郡王,申婕妤生。23叔兴:字子推,沅陵王,施姬生。24叔韶:字子钦、岳山王、申婕妤生。25叔纯:字子共、新兴王,袁姬生。26叔谟:字子轨,巴东王,吴姬生。27叔顕:字子明,临江王,刘姬生。28叔坦:字子開,新会王,袁昭容生。29叔隆:字子远,新宁王,秦姬生。30叔荣:字子卫、新昌王,秦姬生。31叔匡:字子佐,太原王,申婕妤生。32叔叡;33叔忠;34叔弘;35叔毅;36叔训;37叔武;38叔处;39叔封。
陳胡公满第62世,伯宗,文帝长子,字奉业、号奇儿(552—569年)陈朝第三位皇帝,又称废帝、568年贬临海王, 生子:至泽。
叔宝,宣帝长子,字子阳,小字黄奴,(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母柳皇后柳敬言生,陈朝第五位皇帝、太康十四年(582年)即位,号陈后主,在位七年,589年陈朝灭亡,隋朝封其长城县公,享年52岁、葬洛阳北邙山。后主生22男、陈深封太子、 11子封王、11子因年少未封。
叔明,高宗孝宣皇帝第六子、字子昭(慈尚)、558年6月10日生、614年卒、吴兴长城人(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建五年(573年)封宜都王,陈亡入东扬州刺史、至德四年、累官封将军,祯明三年(589年)避隋乱入避仙游县、后归隋召大业中为鸿胪少卿、凯旋回归洛阳、暴卒大业七年611年)十二月河南县思顺之宅,第二年正月十八辛酉卜葬河南洛阳县安山里凤台原芒山。妣万、孙、赵氏、生七子;志皋、志能、志炫、志龙、志熙、志静、志范。
陳胡公满第63世,志皋,叔明公长子,字舜举,号青云先生。仕唐为会稽郡司马,详唐书表。为人宽和敦厚、配唐氏,生一子;才。续王氏、生一女适王力。
陳胡公满第64世,才,志皋生子,仕晋陵郡司功参军,详唐书表。丙寅科状元。配郝氏,生一子;蕴圭,续周氏、生二子:蕴玉、蕴玮。
定,志能之子、生子;球。
陳胡公满第65世,蕴珪,才公长子、字时达、号雪岩先生、啸傲山林、悠闲自乐。妣许氏、生子;兼,续汪氏、生女适林进士,续江士、生女适习进士。
球,定之子、唐晋陵司空参军。
陳胡公满第66世,兼,蕴珪之子、字时达、唐朝进士,晋陵功,初官江州为翰林学士、泉州临官县令、官右补阙、秘书少监、妣骆氏,生六子:1当:字启庆,监察御史、生子;褒、过继给弟京为嗣。2苌:字大庆,大理评事。3.京,字庆福、秘书少监、妣冯氏,以褒为嗣。4归、字同庆、唐朝考功员外郎。5齐、字治庆、迁高州高安县。6琼、迁广西合浦县。
陳胡公满第67世,当,字启庆,监察御史、生子;褒、过继给弟京为嗣。
京,字庆福、秘书少监、妣冯氏,以褒为嗣。
陳胡公满第68世,褒,京公嗣子、字德言、仕唐朝、曾为盐城令,迁江西武宁蒿港(巾口乡)妣冷氏,生二子:瓘、璞。夫妇墓迁葬修水县龙峰洞之蜈蚣钳处。
陳胡公满第69世,瓘,褒公长子、字泽民,随父陈褒迁江西武宁蒿港、举孝廉曾任高安县丞,升枢密院节度史,唐德宗兴元元年、次子扶父母灵柩归葬修水县龙峰洞之八公楼下。妣黄氏、生二子;瓖,锽。续马氏、生女适吴进士、续孙氏、生女适赵翰林。
陳胡公满第70世,瓖,瓘公长子、讳镛、唐著作郎,赠太保、卒葬庐山之东麓、妣谢氏,生子;环。
锽,瓘公次子、侍父陈灌由武宁蒿溪途经修水龙峰到高安任县丞时、见龙峰山水秀丽、景色宜人、意欲迁居于此、后便果择居修水龙峰。
陳胡公满第71世,环,瓖公之子、钰,讳阜浪、号耀珍,武宁蒿溪人、唐朝浙江临海令、赠太保。携家迁居福建仙游县乌石。晚年随伯宣迁游庐山、隐居庐山圣治峄前龙潭窝。妣谢氏(封勋国夫人)生六子:淇(湖广太守) 洪(泉州太守)浩(带兵一千镇守边关)渊(封于江夏为王)阔(伯宣)玉(伯党)前四子俱迁福建泉州、不能悉载。
陳胡公满72世,伯党,环公六子,又名伯玉,生子元史,元史生微,微改晖(兵家出身)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柳溪村(现泰和县西门陈家坪),卒迁葬泰和县沿溪乡钟家村,成为泰和陈氏柳溪派开基始祖、支分十三个支派。
伯宣,义门始祖,环公第五子,江州义门始祖、名阔,字博,号主敬,谥真隐、古灵先生。伯宣入幕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时,与南康军马总关系友善、马总以泉州别驾见其奇才,遂结为金兰。由福建泉州仙游县前往庐山南康军拜访友人马总、见庐山圣治峰下山水秀丽幽静怡人、便择居庐山圣治峰下的龙潭窝附近太平宫(太平窝左侧犹有伯宣公祠)距九江府城二十里、注释司马迁(史记)盛名天下,朝廷诏其为官屡征不从,赐拜著作郎。十年后,因太平宫作道场而捐其宅为九天使者庙、而移迁居德化县甘泉乡凤凰山下泉水垅,而后邀福建家属聚集,取名齐集里(今属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高家庄)经仙择吉地,抛杖引泉,祖子孙陈旺三代十多人迁九江郡浔阳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后改义门铺即赛阳镇义门铺、现为德安县车桥乡义门陈村,江州浔阳县的故址(今德安县车桥乡)伯宣公先葬凤凰山下、再葬东佳书院旁(德安县爱民乡岩泉村)又葬江西瑞昌县北三十五里路金城乡白石流北岭八仙下棋形(今瑞昌县流庄乡北岭村)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三日(农历二月初八末时)伯宣墓又从瑞昌市金城白石渡北岭村迁瑞昌市三眼桥镇后背山午山子向,妣洪、王、续李氏,葬龙潭窝之南、生三子;檀、以修、以礼。
陳胡公满73世,檀,伯宣长子、又名隐,字用村,逸民。葬父坟圣治峰前龙潭窝,妣张氏、生子;旺,续周氏。生二子:晓,晁。
以修,伯宣次子,名以德,泉州刺史,生子;?淮安刺史。
陳胡公满74世,旺,义门开基祖,以檀长子、字天相,任江州(九江)德安县知事、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已亥(820)年举家由庐山迁至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艾草坪为江州义门开基始祖。公元1026年,追封陈旺为晋国公、寿81岁、妣孙氏六娘、封晋国夫人、公妣合葬义门故居屋侧宅东五里桃林坪东皋峰龙池山阳正窝中子山午向、其山四界亩数量正丈册载明、永为义门各庄公产今仍之(后称旺公山、现建宏大旺公陵园)生二子;机、棋。
陳胡公满第75世,机,旺公长子、字文智、号师猛,唐懿宗咸通(860一873)年进士,由中书舍人、仕至中书令擢宗正卿,公元1026年,宋仁宗赠宣教郎、封燕国公。夫妇葬武宁鲁溪洞坳上杉树窝艮山坤向、妣邓氏、生子:感。续妣王三娘、赠太君,生女适邓进士。
棋,旺公次子、迁陕西西安。
陳胡公满76世,感,机公之子、字伯通,迪功郎。公元1026年、宋仁宗追封许国公。娶郑氏八娘,赠太君。夫妇合葬屋侧五里太源塘之东正咀上窝穴,生子;兰。
陳胡公满77世,兰,感公之子、字元发、官至江洲令,公元1026年、宋仁宗天圣四年,敕封吴国公,赠朝议郎,公妣合葬于东园山高峰下团山卯山酉向、有碑志存九江赤湖。娶李赠太君,敕封吴国夫人、生子:青。
陳胡公满78世,青,兰公之子、字汝南,唐朝年举进士,官至云阁学士,朝议大夫、义门显祖。公元1026年,宋仁宗天圣四年赠齐囯公。江州义门陈第一任家长。葬屋侧十里大源塘之先封坪乾山巽向、妣刘氏、赠太君、葬蔡山卓笔峰坤山艮向,续郑氏、妣赠太君、葬湖北黄梅县蔡山卓笔峰坤山艮向,生六子:伉、侍、仲、俛(俯)、伟、伸。始生孙17人。
陳胡公满79世,伉,青公长子、字世高、德秀,主家至91人、唐僖宗旌表其门妣万、罗氏、生子;忻、经、泗、垣、贡、公妣葬屋侧十里大源塘之先封坪。始生孙34人。
侍,青公次子、字世贤、娶金氏、嗣子;址。
仲,青公三子、字世安、赎恭惠。妣蔡氏、生三子;崇、谐、式。夫妇合葬蔡山卓笔峰。
俛,青公四子、字世福、俯、妣汪氏。生三子,玫,德,昺。
伟,青公五子、字世彦、妣吴氏、生五子;的、礼、周、善、奇。夫妇合葬与父同山。
伸,青公六子、字世启、直云阁学士。妣沈氏、生子;克纯、克思、克政。
陳胡公满80世,玫,俛公长子、字克温,义门陈八文龙之一、授登士郎、德安令、升吉州司马。妣呂氏,生三子;让、论,详。
德,俛公次子、进士、娶杨氏、生子;汉、珪、玞、碧、冰。
昺,俛公三子、字灿若、娶倪氏、生子;栻、杉、煜、熖、炯。
陳胡公满81世,让,玫公长子、又名谦,字元贞,举进士,常德大守、御前兵马史、馆驿使,后闽县事、先迁金陵后迁凤阳、世居凤凰山下魁星点斗。妣尹氏、生子:饰,饶,饱,饮。
陳胡公满82世,铈,让公长子,字整齐,授儒林郎。娶尚,涂氏,生子;旭。
饶,让公次子、字瞻古,娶卡、郭氏、生三子:元,渥,肱。
陳胡公满83世,元,饶公长子、字麟,兆梦、宋朝举进士、监察吏侍郎。妣张,吕,卫氏,生九子:灏(彦和)、角(知琉)、越(延禧)、鸿(守琉)、琦或峙(宗琉)、逵(公诠)、魁(参琉)、璋(宗昌)、成(诚迁)。宋仁宗嘉祐七年八月(1062)年旧党大臣文彦博,吕诲上书议义门“朝野大盛”皇帝下诏书、陈氏奉旨分庄。第二年三月始,陈氏义门分291庄l6省、72州l25县、因元公家族宠大、元公分得江西安远县深坑庄、后元公携第九子迁浙江衢州l)灏:讳”彦和”宋朝带50人迁苏州庄(江苏省);2)角:讳“知琉” 带38人迁芜湖,婺州庄。安微芜湖;3)越:讳“延禧” 宋朝带46人迁杭州庄(浙江省);4)鸿:讳“守琉” 带46人迁孝州庄,(河北省蕲春;5)琦:讳“宗琉” 带72人迁抚州庄,(黄梅县蔡山);6)逵:讳“公全” 宋朝带69人迁广州庄。7)魁:讳“参琉” 宋朝带97人迁汀州庄(长汀县)8)璋:讳“宗昌” 宋朝带187人迁泉州庄。9)成:讳“诚迁” 宋朝带32人迁衢州庄,元公随迁。汀州谚语“元公九子分九州,七子魁公封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