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编委:
大家现在好!值此国庆与中秋“双节”到来之际,恭祝大家:双节快乐!安康吉祥!万事胜意!合家幸福!
借双节假期之际,总编室给大家通报一下编修《永定陈氏文化》进展情况及接下来需要大家支持配合的相关事宜。
编辑《永定陈氏文化》的工作于2016年就已着手进行,受陈文辉院长之托,我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搜集整理了聚斯楼-义门客家文博馆涉及汀州庄.永定区各展室.展馆的内容。近几年,陈氏文化资料搜集.挖掘.整理工作一直在进行着。2018年3月宗亲联谊会成功换届,以及我区宗亲工作的广泛开展,编辑《永定陈氏文化》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这一伟大历史工程。
有鉴于此,我区宗亲联谊会于今年端午节以来连续下发了1号-2号文件,时至今日已经100来天,在这段时间里,本人以联谊会.总编室的名义走访了我区长流、虞溪、后畲、上洋、黄田、睦邻福梓、古洋、虎岗、湖雷、抚市等主要陈姓村庄,召集了相关人员会议,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资料采编工作正按部就班.如火如荼进行!目前为止,黄田户、长流户、上洋户、古洋户、文玠户等大村庄资料已经基本收集到位,城关片区与金丰片区部分村庄的资料较缺乏,尤其是城关片区祠堂、土楼与名胜古迹的资料基本还空白。
总编室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汇编、提炼各类谱书的文档资料,参阅数十部谱书,书本篇章结构安排力求重点明确,层次分明,“目录表”经反复斟酌,数易其稿,现已基本敲定,下面予以公布。我们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深入挖掘资料,填补历史空白,力求将本书编成具有浓厚的永定客家特色与义门陈文化特色,编辑出一部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文化读本,力求对广大宗亲.读者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有收藏价值,从而促进陈氏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编委会衷心希望:工作还没有正式启动,或者工作还没有落到实处的部分片区.村庄,或者资料不完整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的片区村庄,片区负责人及理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刻不容缓,快马加鞭,确保资料提供与编辑工作于10月底如期完成。资料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与此同时,我们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资料报送,一手抓经费筹措。从现在开始,大家要集中精力,在补充完善征集资料的同时,重点做好经费筹措工作,各村庄要召集理事会骨干会议,张贴“告宗亲书”公告,做好宣传动员,发动大家踊跃预订谱书(10月底前订书按200元/本结算,11月1日后一律按300元/本结算);有针对性地对热心乡贤做捐资动员工作,对捐资一万元以上者,拟聘为名誉主任或名誉主编,成绩卓著者,拟聘为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颁发荣誉证书。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拜托大家了!
永定陈氏宗亲联谊会暨《永定陈氏文化》编委会
2020年9月30日
附:
《永定陈氏文化》目录
(正式版)
卷首彩页
名人题词(由永定陈氏厅级以上干部陈荣书、陈德坤、陈建寿等及台湾陈建荣会长等题词)
陈氏图腾、族徽、堂号(图片)
陈氏历代先祖像.墓.祠(图片)
各陈姓村庄祠堂、开基祖坟墓(图片)
各村庄著名土楼、名胜古迹(图片)
《永定陈氏文化》编委会班子成员名单及合影
前言
序言(2-3篇,由陈荣书、陈德坤及编委会总编室撰稿)
第一篇 卷首篇
第一章 中华陈氏源流考
第1节 颍川陈氏源流考
第2节 江州义门陈氏及汀州庄源流考
第3节 长流陈氏源流考
第4节 培丰镇东中村禾埕头陈氏源流考证
第二章 中华陈氏历代先祖传略
舜帝,胡公,陈平,陈汤,陈寔,陈霸先,陈叔明,陈伯宣,陈旺,陈魁,陈群,陈润,陈迈,陈雍等14位先祖传略
第三章 中华义门陈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华义门陈简介
第二节 义门陈文化概述
第三节 义门陈历史文献
第四节 义门陈诗词、楹联选
第五节 义门客家陈氏文化概述
第六节 专家论义门陈文化(六篇文论)
第四章 永定陈氏宗亲联谊会
第一节 章程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三节 会址:聚斯楼-义门客家文博馆简介
第二篇 源流篇
第一章 中华陈氏历史文化概论
第一节 中华陈氏源流概述
第二节 古陈地今河南周口“陈文化”简介
第三节 天下陈氏出淮阳
第四节 南方和海外第一大姓,陈氏族裔遍天下
第五节 “虞姚陈胡田”五姓与“陈、钟、赖、邬、田”五姓
第二章 福建陈氏源流脉派概况
第一节 福建陈氏两大衍脉五大脉派
第二节 颍川陈氏南朝派迁闽主要支脉概况
第三节 福建省龙岩市(闽西)陈氏源流及分布概况
第四节 义门客家汀州庄陈魁公源流及繁衍概况
第五节 福建陈氏99个之最
第三章 龙岩市永定区陈氏源流
第一节 永定陈氏百世其昌总世系及传承脉络
第二节 龙岩市永定区陈氏源流与分布概况
第三篇 祠堂文化篇
(配上图片,图文并茂)
第一章 太平一片区陈氏宗祠
第一节 永定区虎岗镇陈氏宗祠
第二节 永定区高陂镇上洋陈氏大宗祠
第三节 永定区高陂镇黄田陈氏宗祠
第四节 永定高陂镇睦邻福梓陈氏宗祠
第五节 永定区高陂镇增坑大片坑陈氏宗祠
第二章 太平二片区陈氏宗祠
第一节 永定区培丰镇洪源老富垅陈氏宗祠
第二节 永定区培丰镇长流陈氏宗祠
第三节 永定区培丰镇大排村三圣甲陈氏宗祠
第四节 永定区培丰镇田地岭东陈屋宗祠
第五节 永定区坎市秀山县坑陈氏宗祠
第三章 丰田片区陈氏宗祠
第一节 永定虞宗户陈氏宗祠
第二节 永定后斜户陈氏宗祠
第三节 永定区抚市镇华丰鹊岭陈氏宗祠
第四节 永定区湖雷镇陈氏宗祠
第五节 永定区堂堡镇长岭陈家祠
第四章 金丰片区陈氏宗祠
第一节 永定区岐岭乡下山陈氏宗祠
第二节 永定区岐岭乡蒲山陈氏宗祠
第三节 永定区陈东乡下坪埔陈氏宗祠
第四节 永定区下洋镇古洋陈氏宗祠
第五节 永定区大溪乡联和寨仔里陈氏宗祠
第五章 溪南(城关)片区陈氏宗祠
第一节 永定陈氏总祠
第二节 永定区仙师镇大坪.水城寨.凤城陈氏祠堂
第三节 永定区城郊、金砂、仙师、峰市、洪山陈氏宗祠
(注:本篇章祠堂文化,为永定陈氏文化的最核心内容,附录本祠堂外迁支脉及支脉世系总图,力求详细至开基祖分房分派。)
第四篇 土楼与名胜篇
(配上图片,图文并茂)
第一章 永定太平片区陈氏土楼与名胜古迹
第一节 上洋陈氏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
(包括:上洋遗经楼、大夫第、友谊楼、植桂堂、郎官第、司马第、宁昌第、揖青第、睦邻大夫第、翠屏山、丰积寺、文化公园)
第二节 黄田陈氏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
(包括黄田茂龙楼、陈氏家神-真仙庙、园墩寨、龙显岩)
第三节 长流陈氏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
(包括:长流拱辰居.聚隆楼.德星楼,紫云山.汉帝庙.天后宫.砥柱桥.西兴堂, 大排三圣甲长春楼。)
第四节 老富垅陈氏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
(包括:松茂楼.峰胜楼.回民楼,黄老庵、仙妈庵)
第二章 永定丰田片区陈氏土楼与名胜古迹
第一节 虞宗户陈氏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
(包括眷成楼、朝阳楼、奎聚楼、德星楼,虞溪龙显庵、虞溪书院)
第二节 后畲户名胜古迹-公王庙
第三节 抚市鹊岭名胜古迹-西凤山庵
第四节 湖雷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陈忠梅将军故居
第三章 永定金丰片区陈氏土楼与名胜古迹
第一节 岐岭下山名胜古迹-牛牯扑毛主席纪念亭、下山二帝庙
第二节 蒲山名胜古迹-福缘庵与两棵古树
第三节 义门客家著名土楼-歧岭龙湖聚斯楼
第四节 陈东广圣庙及陈东民俗“四月八”
第五节 古洋著名土楼与名胜古迹
(包括:古洋增成楼(陈正烈士纪念馆)、拱辰楼、鸿光楼,回洋寺.大榕树)
第六节 大溪寨仔里土圆楼与五显庙(镇江塔)
第四章 永定城关片区陈氏土楼与名胜古迹
(本片区资料缺乏,需要片区理事努力收集、挖掘、整理。)
(本篇内容可酌情增加,以实际搜集到位的资料为准)
第五篇 古今人物篇
第一章,永定陈氏人文概况
第二章 永定陈氏儒林录
(包括:封典,进士,举人,举贡入士,贡生职员表,民国人物录)
第三章 古代(民国以前)人物传
第四章 近现代名人简介
(包括:民国时期人物简介、义门客家红色传奇6个人物故事、近现代永定陈姓名人)
第五章 永定当代名人录
(包括:当代名人-专家.教授. 博士.艺术家.政界、副处级以上人员,华侨界名人简介、企业界名人简介,当代宗贤简介)
(注:本篇内容主要由总编室根据县谱、村谱选录,各村只要提供本村当代特别杰出名人简介即可)
第六篇 家训文化篇
第一章 陈氏家族家训文化(总则)
第二章 中华陈氏通用祖训
第三章 义门陈氏家规、家训
第四章 永定上洋陈氏家训
第五章 龙岩毅菴派长流陈氏家训
第六章 永定客家家训 、祖训
第七章 中纪委全国推广的六大陈氏典范家训
附: 中国人的家训一弟子规
第七篇 大事年鉴篇
本篇内容较丰富,尽可能将1996年修谱开始至 2020年底所发生的较大规模较有影响的永定陈氏文化交流的重大活动包括海峡两岸义门客家陈氏宗亲交流活动录入,按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入编。希望各村踊跃提供!
附:宗亲活动合影
第八篇 流芳篇
一,捐资人员芳名录
二,捐资人员个人照、夫妻照、全家福照
三,宗贤个人简介、公司及产品简介
第九篇 附录篇
第一章 九服图与称呼表
第二章 祭祀礼仪与丧事礼仪
第三章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对照表
附:主编、副主编简介
后记
永定陈氏宗亲联谊会暨《永定陈氏文化》编委会
202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