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青与《魁公迁徙百字歌》

作者:陈雄耀 2020-08-17 09:34:39

德高望重的广东大埔陈氏家族自治会会长陈冬青
      陈冬青字鎏基(1890-1952),广东省大埔县长治百福坪人(今属茶阳镇),义门陈汀州庄嶽公脉派后裔。
         早期在新加坡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由同盟会
推荐到日本留学,返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以后在南京国民政府工作。历任报社总编、社长及行政法院书记官等职。
        1931年任饶平县长,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于1941年返回大埔县城茶阳居住。上级拟调他任大埔县长,他婉辞不受,只接受县参议职务。过去县城(茶阳),交通不便。经陈冬青倡议,并动员乡亲贤达等集100多石大米(因当时货币贬值,商品交換,多用大米折算),开通茶阳至大宁5公里多的公路。从汕头买得一辆汽车,用船载来茶阳,司机成已秀则是从香港请来的。从此大埔有了第一条公路和第一辆汽车。
         陈冬青德高望重,被全县陈姓族众推为陈氏家族自治会会长(1943年至1952年)。在此期间,他常为族人,包括邻里,排难申冤。如银江船工陈亦炳,常在汀江、韩江驶船载客谋生。1944年正月初九日下午(大麻圩日),陈由大麻驶船至张公前时,突被两土匪迫着,载两匪劫了连阿吉、何阿里两条赶圩船上数十位旅客的财物。而三河区巡官贺锡章,未将劫匪抓获归案,而将船工陈亦炳抓到三河警察所监禁。后又被押解至大埔县城(茶阳)监狱。陈亦炳之兄陈福新便求助陈冬青会长,说明原委,请申冤案。陈冬青听后,找县长罗博平幹旋,结果被无罪释放。为此,族内(包括近邻)几有冤屈疑难,多找陈冬青会长,他都尽力帮助排忧解难。人们称他为东汉太丘长陈寔再世。有诗赞云:“德高望重千秋颂,文范芳名孰似同?自有冬青松劲节,偶来凭轼仰高风。”
        陈冬青学识渊博,饱读经史。有不少著作和诗文,现存的有《陈氏世系引》、《陈氏百代辈序歌》。他曾为陈氏家族自治会摆写不少堂联,其中一联云:“家族原是民族本;自治实为政治基。”这副对联,在民国时期来说是有其深刻意义的。其它著作诗联,惜已散失。
(录自(大埔文史》,略有修改)

            魁公迁徙百字歌
(大埔雍睦堂百代辈序歌)
                   陈冬青
宛丘开基远,户牖世泽昌。
山阳武公盛,颍川德誉扬。
长城悦秀丽,龙兴发其祥。
金陵继正统,玉叶布万方。
宜都肇封建,亦代育贤良。
仙游仁者寿,匡庐隐士康。
九江常乐里,义门千载芳。
两唐宋嘉祐,三朝聚同堂。
钦命启家业,得居汀宁庄。
石壁衍宗派,广福庆流光。
说明:这是汀州庄嶽公脉派宗贤陈冬青先生编写的大埔雍睦堂百代辈序歌,这首辈序歌,也是一首诗,更是陈满公从宛丘封国定姓开始,几千年来演变过程及其裔孙迁至福建、江西、广东及大埔各地繁衍至现在的一部发展简史,也是文化史。
[陈汀州录自陈访交.陈经业主编的《大埔陈氏源流》(修订本)]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