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跨越时间长、世远年湮、资料缺失等历史原因,义门陈汀州庄魁公的生存年代及源流问题等种种疑团,一直困挠着我们。作为多年研究汀州庄文化的传承人,一直没有找到强有力的佐证。近期闲暇,本人翻阅众多的族谱资料,通过1993年版《川黔联谱》中“汀州庄文价公后裔八郎公迁川史迹”记载,结合四川邻水陈贤恩主编的《汀州庄川东北陈氏族谱》涉及八郎公支脉部分,以及汀州八郎公祖地老族谱,“拔开谜雾见青天”,编者终于对义门陈汀州庄魁公的生存年代及源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管中窥豹,一个波澜壮阔的陈氏家族迁徙史,展示了汀州庄陈氏先祖酸甜苦辣的历程,掷地有声地解决了困挠汀州庄族史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填补了历史问题的空白。
一,义门陈的嫡系血缘世系
义门陈乃南朝派始祖谈先公之孙宜都王叔明公脉下。
世系:60世谈先一61世顼一62世叔明(宜都王)一63世志高一64世才一65世蕴圭一66世兼一67世京一68世褒,举进士,仕唐盐官令一69世瓘(灌),仕唐高安县丞.历史书院节常使一70世钰(嗣),仕唐淮安令赠太保封勋国大夫一71世环(壤),入仙游始祖一72世阔(伯宣),义门陈始祖。
义门陈一世至十世世系:72世(义门一世祖)伯宣(阔)一73世(二世祖)檀(隐),仕唐福州刺史一74世(三世祖)旺(天相)唐授江州牧,赠晋国公,义门陈德安开基祖一75世(四世祖)机,举国学馆学士.江宁太守.赠燕国公一76世(五世祖)感,赠许国公一77世(六世祖)蓝(兰),赠吴国公一78世(七世祖)青,直云阁学士.赠齐国公一79世(八世祖)俛(俯,字世福,又字靖),公元992年举进士,拜登仕郎任劝农使官一80世(九世祖)玫(字克温),举礼部贡院学士.历任诸路提点及刑狱使.德安令一81世(十世祖)让(字天伦)。
二, 义门陈分庄始于81世让公,汀州庄“庄外立庄”始末。
大谱81世、义门陈世家第十世祖让公在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任江州常德里安抚使,继调江宁(南京)安抚使,誉紫金大夫并举四门学学士。公元1062年义门陈分家时,让公分到正庄在江宁东门外十五里处立庄,在庄门上方刻有“义门世家”字样,分庄时家长是陈旭。天伦玄侄孙是总代的84世为义门十五代。分庄时本房实有11代。本姓庄180余(详义门分庄集)分庄时的十八字派中,天和知是81世,师和思智82世,成和继是83世,遥和山旁是84世。让公妣尹氏生三子:元、启、谦(汀州老谱载:元、旭、启)。82世元公,妣张氏.王氏,生九子:希成(迁衢州)、显成(迁苏州)、南成、越成、鸿成、琦成(迁抚州)、魁成、辅成(迁广州)、璋成。南成.越成.鸿成.魁成.璋成仍居江宁。南成公和越成公典修淮南运河,设陡门水闸七十九座功勋在册。(注:元公家族庞大,九个儿子有家口500多人,元公“九子分九州,七子到汀州”,系“庄外立庄”。魁成公在福建汀州任官,遂带家眷97口随任迁汀州,魁成公被后裔奉为汀州庄始祖。)
三,汀州庄魁公(魁成祖)所处的历史年代背景及迁徙福建汀州历史。
公元1095年,83世祖(汀州庄一世祖)魁成公原居江宁举国子监三学外州进士,公元1100年,魁成公任福建汀州提举事官。两宋之际,时金辽兵侵入建康,魁成公便从江宁移居福建汀州。夫人赵氏.犹氏(应为:李氏.刘氏)生五子:崑仑嵩嶽峯。84世(汀州庄二世祖)峯公(注:应为嵩公)居福建汀州长汀,在公元1130年任汀州司农,夫人刘氏生一子钦。85世(汀州庄三世祖)钦公字馨德,由长汀迁宁化石寨寮坑,寿97岁,夫人张氏寿106岁。生子:俭寿、爵寿。86世(汀州庄四世祖)俭寿公,生三子:孟一郎.孟二郎.孟三郎。86世(汀州庄四世祖)
爵寿公,夫人邱氏生五子:仲四郎(定其,迁漳州漳浦).仲五郎(定家,迁南靖).仲六郎(定国,迁上杭丰田里).仲七郎(定泰,迁上杭金丰里).仲八郎(定平,仍居宁化)。88世(汀州庄五世祖)仲六郎公妣廖氏(注:祖地谱载王氏)生三子:一郎文价、五郎文仲、九郎文伸。仲七郎公生五子:二十九郎(廿九郎)、万三郎、万四郎、万五郎、万六郎。仲八郎公生六子:七十郎梅山、七一郎梅宗、七二郎梅嵩、七三郎梅佐、七四郎梅佑、七五郎梅安。(注:嵩公孟仲八兄弟后裔被统称为“五山文梅派”,乃汀州庄望族。)
四,宋末元初,汀州庄嫡系念一郎(尧)公及其后裔八郎公等隐居埋名始末 。
公元1230年,社会动乱,88世祖(汀州庄六世祖)一郎文价公迁家于上杭县太平里(今属永定)洪源老富垅,妣曹氏生子念一郎(尧)。89世念一郎尧公,夫人柯氏.魏氏生八子:五郎.六郎.七郎(子良).八郎.九郎.恭.泰.林。公元1240年后,南宋朝庭腐败。念一郎尧公移居湖北黄州黄冈,于1250年前后移居江州进贤下庄,后又移湖北黄冈县。元朝暴政,北方安定,南方地区动乱,我陈氏族人纷纷起义抗元:五郎公后裔陈巽等四人为首于公元1384年在浙江婺州组织起义抗元,到永康县旋败战死;恭公之子陈七师,于公元1290年在泉州组织起义失败战死;仲八郎之孙七十郎梅山之子陈桂龙、陈吊眼在福建组织起义,向元兵要求释放右丞相文天祥和不排斥汉人,结果失败被杀。参加抗元者以各地陈姓最多,失败后元人追杀陈姓人,于是陈氏又一次改姓埋名隐居。
因福建族人陈桂龙.陈吊眼起义失败受株连,90世八兄弟分迁八处。八郎公隐居埋名于湖北黄州府黄冈樊口地区,八郎改姓阳月,赵氏.王氏生子阳月徐(或徐阳月)。六郎(字成),隐居大壁山;九郎(字容),隐居山东境内;五郎(字全),隐居安徽;泰(字祥),迁居湖南;林(字正)、恭(字茂)、子良(字福),迁回福建(汀州祖地谱载:林公,恭公迁广东)。其中,七郎子良迁回福建老富垅祖居地,妣邱氏生四子:大郎.二郎.三郎.李和。李和公妣邱氏生五子:五四.养子.景清.刘养.湖考。五四一尤兴一永聪一祖昊一前溪.仰溪,迁四川江津德感坝和豹子沟,后裔建仰溪祖祠。(注:子良公第三子三郎公后裔念三郎迁汀州武平,传至必湖公迁四川江津,建陈家厅祠。该支脉已与汀州祖地对接。)
91世阳月徐,妣赵生一子:矧,隐居埋名迁湖北黄州府黄冈樊口地区。
公元1320年前后,92世矧公复回陈姓,妣韩氏生两子:仙(字天宝)、涣(字国宝)。
93世天宝,后人称仙翁,迁居湖北麻城孝感乡陈家湾(今祝家湾),娶杨氏霍氏生三子:钢(字繁先)、铜(字叶先)、铁(字茂先)。涣公字国宝,居孝感乡陈家湾,属平民,后代无考。(注:八郎公后裔先益公妣罗氏生四子:学文、学书、学林、学俊,学书公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由孝感乡陈家湾迁川巴中市龙背乡牌楼湾。该支脉已跟老富垅祖地进行族谱对接。)
五,抗元英雄陈氏钢铜铁三将军传奇。
元朝末年.公元1351年,徐寿辉.周普胜组织红巾军起义,反对元朝的民族压迫,黄州麻城孝感大部分农民都参加。我陈氏钢铜铁昆季三人,随徐寿辉部将明玉珍作战抗元。公元1353年,明玉珍在信州(大别山)同徐寿辉分割,陈氏三兄弟随明玉珍征战枣阳、襄樊、江陵,经巫峡进四川转战巴蜀,公元1357年取重庆,从嘉定战斗,公元1362年明玉珍踞成都,称陇蜀王,次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建元天统。公元1364年分兵多路攻取四川大部分地区及甘肃部分地区。全川统一后,整个大军就整编安业,以农场地集体垦地自食。陈氏钢铜铁兄弟随军安置巴邑的官庄。公元1366年2月,明玉珍卒,其子明升继位,改元开熙三年。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朱元璋灭夏定蜀,原大夏卫军成员重新调散安业,以免组织造反。明洪武二年为陈氏三兄弟入川开基落业之年,湖北麻城《宋阜陈氏宗祠谱》有陈氏三兄弟史迹记载。陈氏钢铜铁兄弟随其他成员,由重庆府调散安业,陈钢公字繁先,安置在沪州永宁县落点,妣汪孺人生两子:离、巽。陈铜公字叶先,被安置在蹇州府富顺县落业,妣姜孺人生四子:澎、湖、海、清。陈铁公字茂先,被安置在綦江县桥河洞子湾,妣姜氏.翁氏.李氏生九子:坤、韬、官、当、诗、董、课、廷、香。后与内弟翁童一共同值业,陈.翁各以金一千三百两买青綦二司三点,郎舅各分半焉,陈八处翁五处。茂先公卒于明惠帝年间。
六,联谱同时有附载同宗支江津“五桂祠”世系,现结合“五桂祠”谱予以录入。
88仲八郎(夫人李氏)-89梅嵩(即七十二郎,寿102岁妣邹氏)-90伯四郎(妣杨氏)-91千七郎(居汀州上杭县双坑湖葬年头湖妣吴氏葬雷公坪许氏无出葬生蛇挂树)-92万六郎(妣邱氏葬黄竹排鹅形)-93千一郎(葬虎子垭虎形妣邱氏葬黄金潭)-94发聪(移居武平县陈禾村二老同葬祠堂汤背)-95喜一郎(妣黄氏二老同葬武平县陈禾村)-96法通(即十四郎,妣兰氏葬邱家屋背下山虎形)-97福三郎(妣包氏二老同葬乌溪村侧虎形)-98有怀(生崇祯壬子年五月十六日午时葬大塘面上猫儿洗面形壬山丙向妣李氏胡氏刘氏均葬天子池艾家庄背)-99元杭(妣邱氏二老共葬武平县乌溪村天子池)
-100时用(字科显妣聂氏生福建汀州府武平县乌溪村,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武溪村同宗陈氏族谱中掉此世,子五:君仁.君义.君礼.君智.君信。
一101世君礼公生五子:上球.上瑛.上琳.上辉.上举,创江津“五桂祠”。
君信公迁江津德感宋家庄,创江津“五福祠”。
-101君义(生顺治庚寅年五月十一丑时享年六十八寿葬福建乌溪乡大塘面上,移居江西吉安府永新县,其后裔入黔繁衍于思南.印江.遵义.绥湄正安各县,妣谢氏生子:上珍 上瑚 上琏。
[整理人:陈雄耀(号汀州)
2020.7.10于福建汀州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