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文化之五十七:族谱姓氏始祖解

作者:陈雄耀 2020-01-10 20:19:10

      始祖,从广义上来说,始祖就是指最开始的祖先。但是姓氏始祖是特指一个姓氏的先祖。
某姓氏始祖,指这个姓氏得姓的祖先;亦指最开始进行世系记载的祖先;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指从现在至世系可考的祖先;某个姓氏精神文化领域的祖先;某个姓氏最开始最早迁入的祖先。
根据这些概念,始祖大至分为“得姓始祖、开代始祖、支(宗)系始祖、精神始祖、迁入始祖”。
修谱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伦序分明,世系清晰,不混宗乱祖。明确这些始祖,并把握他们之间的关系及与世系的关系就不会“世系不分,混宗乱祖”了。
尤其是对宗系始祖的认定与区分更有利于“宗支可辨”。混宗就是指两个宗系世系混在一起,乱祖就是指两个宗系误认一个祖先。混宗、误认祖是不孝的行为,更谈不上“敬宗尊祖”。
一,各类型始祖的概念
1,得姓始祖,指某个姓氏得姓或最初姓氏起源的祖先,这个姓氏是指姓和氏,姓氏分开的。以他为始祖的世系称为远古世系。
2,开代始祖,一个姓氏最开始进行世系历史记载的祖先,这个姓和氏是指合为一体的姓。以他为始祖的世系又称开代世系。
3,支系始祖,又称宗系始祖,不同支系的陶氏称宗亲(按年龄称宗弟等,陶氏族谱有记载),同支的称房亲。是指族谱中世系图表记载从现在到有世系可考的祖先。当支系始祖又是始迁祖时以始迁祖概念为准。以他为始祖的世系是现代的主要世系或宗系世系。
4,迁入始祖,又称始迁祖,是指族谱中记载最开始迁入的祖先。
5,精神始祖,又称文化始祖。是指精神文化领域的先祖。
二,各种始祖与世系
各种始祖与世系在当时族谱中记载有无是不一样的,同时他们与世系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把握这些关系对始祖的认定有一定的帮助。
 1、得姓始祖,世系不是本概念的必备条件
得姓始祖指某个姓氏得姓或最初姓氏起源的祖先,这时的这个姓氏是指姓和氏。当时社会没有族谱记载这样世系,得姓始祖与世系没有必然的血缘连系,只有偶然的关系,所以得姓始祖是指得姓或姓氏最初起源的祖先。世系不是本概念的必备条件。
 一个姓氏的始祖基本上都指最先得姓的先祖,追溯的历史也比较长,甚至到炎黄二帝。但是历史在秦汉之前姓氏不分,所以世系记载有很多无据可考。有些只是传说。
现代族谱这些远古世系不可能是“那时修谱”传承下来的。那时也没有族谱,更不可能有族谱记载这样一个世系。而近代族谱标注的这些远古世系是几千年后人根据传说、史记拼接的世系,并给人名加上姓氏,从而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远古世系。
但这不影响得姓始祖的认定,得姓或姓氏起源是得姓始祖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是否是一世祖不是得姓始祖的必条件。
 2、开代始祖与世系,世系是本概念的必备条件。
开代始祖,是指一个姓氏最开始进行世系历史记载的祖先,这个姓和氏是指合为一体的姓。即秦汉姓与氏合一后有血缘世系历史记载的第一世祖。
因为开代始祖就是指有“血缘传递关系世系”最开始的第一代,即开代后的第一世。这个概念有两个必备条件,即姓与氏合一的历史时期,另外有历史血缘世系记载。因此世系是够成本概念的必备条件。
3、精神始祖与世系。有时世系是官方记载的,族谱只是摘录补充。有少部分是当时族谱记载的。
 精神始祖作为历史名人,有些在当时没有被族谱记载世系,或记载后没有传承下来,但是历史会或多或少有记载。在修族谱时会从历史书上摘录到族谱中。因为有时修谱的年代与名人出生的年代有时相距千年,这仅仅是修谱时用历史资料加以补充。
当然也有精神始祖因修谱而传承下来的,比如安化的陶澍在湖南各陶氏宗系祠堂挂有“干国良臣”的祠堂匾,指的就是陶澍。但陶澍是安化始祖舜卿公宗系的后裔,其始迁祖是陶昇。陶澍作一代精神始祖是无非代替宗系始祖和迁入始祖的。
4、宗系始祖与世系,世系是宗系始祖的必备条件。
宗系始祖是指族谱中世系图表记载从现在到有世系可考的祖先。从宗系始祖的概念可以知道世系是必备条件,是世系中“断自可知”的祖先。由于有些宗系始祖之上是无考的,那么宗系始祖是本宗血亲世系当之无愧的第一世祖。
5、迁入始祖与世系,有些有世系,有些没有世系的。
有时始迁祖迁入比较早,因朝代变迁或几百年后才修谱只有始迁祖的记载,或少部分始迁祖世系记载。从而造成始迁祖后断代无考。根据宗系始祖的概念是指从现在到世系可考的先祖为宗系始祖,那么始迁祖有时不是宗系始祖,仅仅就是本宗的始迁祖。
当始迁祖之下世系没有断代时,其就是本宗的支系始祖。那么,本支的始迁祖与支系始祖为同一个人,始祖概念是两者的合一,同时又有所不同,下面再举例介绍。
三,各种始祖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时间上来他们之间是前后的关系。得姓始祖最久远,其次是开代始祖,然后是其他始祖。而以下主要是为明确宗系始祖而去阐述有关始祖的关系,目的是明确宗系,不混宗乱祖。
1、支系始祖与始迁祖(迁入始祖)。
在本支系内有时同时存在始迁祖与支系始祖的情况。
 
另外支系始祖有可能就是迁入始祖,但迁入始祖不一定是支系始祖。比如:资江陶氏族谱记载迁入始租(始迁祖)是唐同光年间的陶昇,但资江陶氏始祖又为舜卿公。也就是说资江陶氏支系始祖和始迁祖不是同一个人。又比如江西石梁陶氏本支系始祖和本支系始迁祖为同一个人,即“景顺公”。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以下原因:
 在本支系内同时存在始迁祖与支系始祖的情况下,迁入始祖比支系系始祖要早很多。由于历史原因迁入始祖到世系有循的始祖这段世系无记,也就是说因朝代变迁或战争原因世系没有记载完整,或完全没有记载。
比如安化陶氏始迁祖陶昇唐同光923年迁安化,但是从陶升到舜卿公350年世系没有了,而舜卿公之下世系基本清楚。那么根据上面定始祖的概念“从现在到有世系可考的祖先为支系始祖”,所以舜卿公被安化陶氏定为本支始祖。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对这种“断自可知者为始祖”的严谨态度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另外,当始迁祖成为支系始祖时,其只要满足支系始祖概念中“世系可考”的这个条件。这是因为始迁祖之上虽然有很多是断代无考的,但是也有寻根成功的。但他作为迁入地的始祖不因寻根成功而取消,即他还是始迁祖,同时又是本支的支系始祖。
2、精神始祖、支系始祖及开代始祖
精神始祖是各支系世系的精神财富,是同姓者共同财富,精神始祖根据其历史时间的长短及影响力大小在一个姓氏中被尊为始祖的范围是有所不同的。
在修谱时忌讳精神始祖成为血缘传递世系攀附的对象,一但攀附上就为乱宗混祖。精神始祖与支系始祖并不矛盾。比如资江陶氏始迁祖为陶昇,宗系始祖为舜卿公,精神始祖可以推论至陶侃、陶舍,同时还拥有血缘传递世系的精神始祖陶澍。精神始祖历史记载的优越性为族谱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比如陶氏开代始祖陶舍同时又是陶氏的精神始祖。
四,这些始祖在陶氏中分别是谁?
1、得姓始祖,指得姓的祖先。即陶姓最初起源于某个先祖。陶姓最初得始于上古圣帝之一唐尧,又称帝尧,陶唐氏。那么帝尧为陶氏的得姓始祖。以他为一世祖的世系为远古世系,百度“中华陶氏世系层次划分”或“中华族谱世系层次划分"。
 
2、开代始祖,指最早或最开始有代次世系历史记载的先祖。而在中国历史中最开始有史可查的世系是舍公。因为在汉朝之前姓氏不分,历史上还真没有陶氏世系的记载。即陶氏的开代始祖为陶舍,陶氏最开始的血缘传递世系是陶舍世系,舍公是陶氏血缘传递世系的一世祖。
3、支系始祖,又称宗系始祖,是指族谱中世系图表记载从现在到有世系可考的祖先。当支系始祖又是始迁祖时以始迁祖概念为准。在修谱时特别忌讳“宗支莫辨”,是因为宗系有很多,各宗系有各自的宗系始祖。所以才会有“宗支莫辩或混宗乱祖”的忌讳。
目前以湖南为例有50个左右的支系始祖,还有分支始祖。全国有好几百个支系始祖,具体支系始祖见各支族谱记载。各支系始祖世系比较清析完整,有各自的族谱、祠堂、辈字等。从而宗支可辨,支祖不乱。
4、迁入始祖,又称始迁祖,是指族谱中记载最开始迁入的祖先。陶氏始迁祖有大部分成为支系始(迁)祖,其迁入时间基本集中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这样的始迁祖也比较多,详见各支系族谱。
 5、精神始祖,又称文化始祖。是指精神文化领域的先祖。文化始祖根据其历史时间的长短及影响力大小在一个姓氏中被尊为始祖的范围是有所不同的。
(原创 陶沛林、宝庆  汉文化传承  )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