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陈本昌,美国共和党亚裔党总部主席,亚太总裁协会全球名誉主席。 1913年出生,原籍广东新会,后迁居粤西罗定市。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曾任远征军宣访团团长,云南盈江、六顺两县县长以及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等职。1948年赴台湾。1958年到美国留学工作至今。1965年,他和同人在纽约创办了美国华侨进出口商会。1998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了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协会,并被推举为主席。
陈本昌先生,出生于“书香世代,幼承庭训,勤奋向学”,青年时期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和民国中央干部学校研究部第一期。抗战期间,他曾三次从军,参加中国远征军并担任宣访团团长赴印度、缅甸对日军作战,屡建战功。抗战胜利后,他先后被任命为云南盈江、六顺两县县长、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等职务;1948年他被调往台湾在国防部总政治部任职。1958 年人已中年的他来到美国,一边在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得英国圣奥勒夫研究院、美国杜威国际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边从事贸易、地产等商业活动,组建了金融、地产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美国社会中站住了脚。1966 年他与友人创立了纽约华侨出入口商联谊会,两年后改称纽约华侨进出口商会,在美国工商业界建立良好口碑与信誉。有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称陈本昌为“孔门子贡”和“陈本昌路线”,赞扬他不仅能创造财富,且能凭籍财富创造价值。自19 世纪中叶,在号称“移民”国度的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境遇低下,华人聚集的唐人街被作为“犯罪”、“肮脏”代名词,许多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移民因不懂英文,无法融入美国社会,只能在唐人街范围内活动,餐馆业与洗衣业成为维系大量华人生存的经济命脉。上世纪20 年代诗人闻一多写过一首描述华人在美国社会生活情境的《洗衣歌》,开篇写道:“洗衣是美国华侨最普遍的职业,因此留学生常常被人问道:‘你爸爸是洗衣裳的吗’……”美国的移民政策一向重欧轻亚,当局下达每年几十万移民配额,绝大部分发放给了欧洲移民,而对于华人的移民申请采取了歧视与限制政策,发放的移民配额很少。这一问题引起了陈本昌极大关注。陈本昌认为,长期以来,华人只知刻苦耐劳,埋头经营,蓄积资财,不过问当地政治,受人轻视、欺侮。然而,仅有财富不涉足政治与社会事务,并不能保障华人的身家、性命、财产。在政界,由于没有人为华人说话,许多合理诉求得不到表达,不被地方政府重视,一旦遇到当地发生任何事故,或风吹草动,华人财物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同时,华人要在海外立足,生存发展,安居乐业,活得有尊严,生活好过,一定要加强团结,集中力量,在民主国度里,应当参加地方政党活动,打入主流社会,力争上游,仅任藉一己的才智,单枪匹马,孤军独斗,难得有成。上世纪60 年代初,美国国会通过《修正移民法》,废除了明显的种族歧视条款,增加了移民限额,放宽了某些方面限制。1965 年陈本昌发表了《美国移民法与留美华侨的展望》一文,提出:在海外的华人,应改变以往寄人篱下的观念,抱着“既来之则安之”心态,作长远的打算,开创新的局面,从一无所有逐渐变为件件都有,只要自己肯努力,在这个社会里有许多成功的机会。1975年3 月,他在美国华侨进出口商会春节联欢会上,讲述《创造华人新天地》时,又复主张华人应大力扩充工商企业,创造财富,并应力争上游,把握时机,进入美国上流社会,提高华人地位。
美国著名侨领声名显赫
陈本昌是美国共和党亚裔党总部创始人和主席,他的成就从这几位名人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和他一齐创建美国共和党亚裔党总部的另一位著名侨领陈香梅曾这样记述陈本昌的早年生涯:“书香世代,幼承庭训,勤奋向学;曾三次披甲从军,转战中外,沙场记功……”
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曾于1972年致函给他:“本昌先生,当我在准备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之际,大作(指陈本昌著《美国华侨餐馆工业》)使我深刻了解中国社会人民实况,相信该书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贡献至大。”前总统里根:“你是美国参加政党中能够启发我奋斗到底的人,我将永远尊敬你为我最好的朋友。”老布什:“你是我很重要的伙伴,更是启发我奋斗的忠实朋友。我将永远记得你对我不断的鼓励和支持。”小布什在参选总统前致函陈老,说他当时已决定参选,“唯我未得你的同意,未曾向外公布。希望能获得你的大力支持,共成大业!”
至于陈本昌在美国所获得的殊荣,在侨胞中更是前所未有———
1998年,他荣获由美国共和党前三任总统福特、里根、布什联合签发并授予的“艾森豪威尔委员会永久委员”证书,这是社会活动者的最高荣誉。
2003年,他荣获布什总统特别行政委员会颁赠白金会员名衔及襟章,他的名字还被刻在国会山庄里根总统纪念堂的名人墙上,以表彰他数十年来对美国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
2004年,他荣获美国国会颁赠最高自由勋章,是继里根总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后的第三人。
虽然已是95岁高龄,但他说话声音宏亮,中气十足!有趣的是,离开罗定已数十年的他依然满口罗定话。他感慨地说:“在美国,十几年来,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这么高的荣誉。”他十分真诚地说:“你要帮我转告罗定人,不,是所有中国人,这些荣誉归侨胞,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所有华人的,应该共同分享!”
三件大事德高望重
1958年,陈本昌到美国留学。赴美之初,他先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读书,同时开展商贸活动。几年后,他的学业和事业均获“丰收”,不但先后获得英国圣奥勒夫研究院、美国杜威国际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而且,他创立的联邦公司、金殿地产公司,在工商业界也享有盛誉。
“我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做了三件事:组党、提出‘落地生根,就地参政’新理念、发起海外新文化运动,刷新华人声誉。”
到美国后,他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后发现:一是美国华人大多集中在洗衣业和餐馆业等服务行业;二是华人只知道刻苦耐劳、累积资财而不问政治,一旦当地发生风吹草动,华人财富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三是以往一直奉行的落叶归根思想已不合时宜。
他决意改变侨胞的这种状况,尤其是没有政治地位,受人欺侮的状况。他先是加盟美国共和党,并与陈香梅等一批美籍华人组建了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积极参与美国主流社会各项活动,为争取在美华人的社会地位奔走呼吁,并组织全美华人积极参加各项选事。由此,陈本昌与美国数届总统及上层政要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1998年,他提出“落地生根,就地参政”的全新理念。他认为要提高海外华人在所居住国的政治地位,首先要改变海外华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参政意识。这个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美国广大华侨华人的赞同和拥护。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在他的领导下,成为美国族裔党派中活动最为频繁、对美国社会贡献最大的党派,为美国共和党在选举中入主白宫立下汗马功劳。
说到此,陈本昌声调又高了,他很自豪地说,如今华人参政风气大开,成果显著。据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31个州共有2000多名亚裔人士在重要地方选举中获胜或被任命。其中华裔赵小兰出任劳工部长,骆家辉、吴振伟一再连选连任州长和国会众议员,使华人参政前景大放光明。从上世纪的90年代起,陈本昌便研究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海外华人的形象。他联络全美200多位华裔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进行多方探讨研究,于1998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了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协会,并被推举为主席。该协会在陈本昌的倡导下,制订了《海外华人生活守则》十二条,以革除生活陋习,提高华人文化素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并谋求与其他族裔和谐相处。“十二条”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全美华人热烈支持和响应。
和平统一成中华一定强
近十多年,陈本昌不顾年迈,多次应邀回到祖国大陆访问,为促进中美交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为两岸统一……献计献策,先后受到过王震、李瑞环、王兆国、程思远、万国权等领导的接见。
谈起日前他为何不顾95岁高龄,还风尘仆仆到广州参加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大会,他朗声说道,推动全球经济和谐一体化,是义不容辞的大事!他认为,完全可以积极发挥亚裔群体在推动全球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他透露,如身体条件允许,他计划今年组织一个华侨界的经贸团回来,为促中美经济合作交流做点事。
令人称颂的另一件事,就是陈本昌虽然在美国生活50年了,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和企盼祖国统一之念从未改变。临别时,他高兴地吟出他特别钟爱的自己创作的“江山依旧在,景物已换新,和平统一成,中华一定强”的诗句。
倡导“落地生根,就地参政”
随着亚洲族裔对于美国经济、文化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移民数量不断增多,有人预测21 世纪为“亚洲人世纪”。然而,由于华人一向不注重参与当地政治活动,不理会选举,不支持候选人,不出门投票,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许多话语权。许多当选的官员对于华人所提出诉求态度冷漠,在议会中也很少听到来自华人社会声音,出台的许多法案、决议对于华人利益有失偏颇。许多人士认为,在美华人长期以来所抱如“叶落归根”等传统观念,无异于使自己孤立于美国社会之外,一切只能任人摆布,遭受种种不公正待遇。
上世纪80 年代初,由陈香梅、陈本昌等一批知名华人组建了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号召优秀族裔参政,以提高政治地位,争取权益为宗旨,主张“落地生根,就地参政”,改变华人长期形成“落叶归根”传统观念,通过积极参与主流社会各项活动,包括总统或州长选举等选事,发挥华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经过数年发展,这一组织分支机构分布全美多地,成员数量迅速增加。成为美国族裔党派中最活跃的政治力量。在历届美国大选中,华人都成为两党候选人积极争取的对象。由于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对美国共和党在选举中入主白宫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陈香梅、陈本昌等人与美国数届总统及上层政要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90 年代,陈本昌荣获由美国共和党前三任总统福特、里根、布什联合签发并授予的 “艾森豪威尔委员会永久委员”证书。里根曾称他为自己最好的朋友。陈本昌等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向美国联邦及地方首长推荐华裔出任政府要职,支持华裔竞选各级政府首长及议会议员,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后,他与其他人士力荐赵小兰女士入阁。
知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对于陈本昌所倡导“落地生根,就地参政”八字箴言评价道:“反复说教,开启华人思想,迈向主流社会。其言其行足可为构成美国近代史的第一手资料,其促进华人民权运动,更与非裔民权运动领袖马丁?? 路德金氏相辉映。”对于这项倡议,台湾前领导人蒋经国评价道:“所陈建议,至具卓见”;原中国国家副主席王震在与应邀到访大陆的陈本昌一行会见时也对这一理念表示赞许。
成立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协会
1998 年陈本昌与200 多位在美华裔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在纽约发起成立“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协会”,陈本昌被推举为主席。协会制订《海外华人生活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共十二条,目的在于提高海外华人在所居住国的政治地位,提高华人素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守则》内容包括“了解当地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学习外族文化和当地语文”;“华人经营事业应逐步走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要用新方法,追求进步,彰显经济的力量”;“积极提高教育程度及加强华人教育,迎头赶上世界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参加各级选举,实行逢选必到,有票必投,并运用政党,结合华人知识分子的智力、工商界的财力与选民的票力,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以提高华人社会政治地位,争取华人权益”等。《守则》一经发表,立即受到美国华人社会热烈欢迎与响应,不久后美国南加州成立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分会,海外华人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新闻社将这一运动列为千禧年海外十大新闻之一。
海外华人新文化运动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向美国社会公布一批优秀华人楷模,其中包括以推广慈善服务著称的孙中山孙女孙惠芳;收购已有135 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的方李邦琴;乐善好施的华裔企业家王嘉廉;斐声海内外的电影执导李安;以杰出家庭教育著称的赵希成、朱木兰夫妇等。这一活动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树立了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正面形象。
团结中华民族,发扬中华文化
推动两岸交流,维护祖国统一
陈本昌作为美国著名华人领袖,在美国生活长达半个多世纪,始终坚称自己人生最大愿望是实现祖国统一。他经常往返美台之间,交往的朋友包括台湾老一辈政军界领导人蒋经国、李焕、郝柏村、萧万长等人。上世纪70 年代初,陈本昌早年的一本著作《美国华侨餐馆工业》成为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 尼克松前来中国大陆访问前所作“功课”之一。尼克松在写给陈本昌的信函中称,这本书“使我深刻了解中国社会人民实况,相信该书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贡献至大。”90 年代末,台湾当局文教部门呼应“台独”势力,打算将孙中山先生“国父”称谓从台湾教科书中删除。获悉此消息后,陈本昌会同其他华人知名人士赶赴台湾,力图制止这一图谋。据陈本昌先生亲属,香港知名书法家梁君度先生披露,陈水扁当选台湾领导人后,曾邀请陈本昌夫妇到台湾访问。在会见中,陈本昌曾当面向陈水扁指出:“你不要说自己不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人嘛!”
1991 年后陈本昌与夫人几乎每年都奔走于中美两地,李瑞环、王兆国、程思远、万国权等国家领导人曾与他会见,并就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流看法。
2004 年秋,陈本昌又一次回到祖国大陆,作为全球华人作家峰会特邀嘉宾,参加在八达岭长城举行“手拉手,团结友谊和平高峰会议”,他在演讲中指出,团结中华民族,发扬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融合、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最终依靠“历五千余年,绵延久远,屹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他曾以诗抒怀:“江山依旧在,景物已换新,和平统一成,中华一定强”。
(陈氏文史研究员陈汀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