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大姓之妫姓简介

作者:陈雄耀 2019-06-04 17:12:59

        所谓的上古八大姓氏,即姬、姜、姒、嬴、妘、妫、姚、姞(一说妊)。
这八大姓氏是所有姓氏之祖,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姓氏,几乎都是从这八大姓氏演变而来的。因为母系社会都从“女”旁,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女性始祖传下的氏族人群,但这些姓氏随着时间就变得非常少了,但中国的绝大部分姓氏都是从这八大姓氏开始的。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较多。这些姓氏的发展,是《百家姓》得以成文的历史背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方争霸现象也是非常严重,一个国家的百姓就会以国家名称来当自己的姓,比如韩、齐、魏等等,这些姓氏不断发展,就演变成如今的百家姓。既然如此,这八大姓氏应都是大姓。但是,从我们身边人的姓氏不难发现,这八大姓氏在今天并不常见。而妫姓,更是连《百家姓》都未收录其中。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因为他生前居住在妫水河边,于是他的后代都以妫为姓。《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舜帝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于妫水而姓妫。”
        目前由妫姓直接演变的姓氏有陈、胡、田、袁等十几种,主要分布在四川,台湾,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然而妫姓本身却已不多见,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这个远古大姓几乎灭绝呢?
        妫姓自舜帝以后,一直世代相传,舜之子为商均,商均在大禹执政时被封于虞地(今河南虞城)。商均之后为虞思,仍封于虞城。虞思之后虞遂被商朝君主继续封于虞城。
        西周时期,周武王将妫姓族人分封于陈,即今天河南淮阳县。于是,妫姓族人就在这里建立了陈国,大部分人便把姓氏改成了陈,而陈姓便成了妫姓一支。《元和姓篡》记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发将妫满分封在陈,妫满在此建立陈国。”
        妫满是帝舜三十三代孙,为舜裔的嫡脉,因此受封于陈地,奉帝舜之祀,继承了虞遂所建的陈国,辖地规模也比前者有了明显的扩大,从此奉为正朔,延续了虞舜的一脉香火。妫满薨后,周王室封赐谥号曰胡公,故妫满又被称为胡公满、陈胡公。
        胡公满的后裔有以妫满谥号为氏者,从而发展成为胡氏的主要一支。
        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后齐桓公封妫满之后妫完于田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田氏家族传至田完之第八世孙田和,出任齐国相国,他大权在握,在周安王姬骄十一年(齐康公十三年,田齐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将腐朽没落的齐康公放逐到海边去捉螃蟹吃,田和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齐”事件。
        除此之外,由妫姓演变出来的田姓,又演变出车、王、占、陆等姓氏。据《元和姓纂》、《汉书》所载,舜后田氏之裔,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子孙因氏。
        齐国田无宇有儿子叫田书,字子占,史称公子占书,占书生子良坚,子良坚之子以王父字子占为氏。故占姓为春秋妫氏的后代,属以祖字为姓。
       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陈留为郡望,汉朝立新朝的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此时妫姓族人早已飘零四散,几乎灭绝。然而由妫姓演变而来的姓氏却在不断发展,壮大。
        陈姓是中华大姓中繁衍和分化能力最强的姓氏。从陈姓中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个,其中胡、田、王、孙、姚、袁、夏、陆等也都是前100名的中华大姓,如果把这些姓氏人口加在一起,数量十分惊人。与位列中华第一大姓、源于陈地鹿邑的李姓相比,我们会发现,李姓的特点是外姓并入者多,而陈姓是分化出来的姓氏多。如此说来,我们说陈姓是中华第一大姓也无不可。
(陈氏文化研究员    陈汀州)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