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贡川陈氏大宗祠

作者:陈雄耀 2019-06-01 13:10:12

        颍川郡陈氏大宗祠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城南的巫峡头,是陈氏入闽始祖唐中丞陈雍的纪念祠,是福建陈氏闻名遐迩的大宗祠之一。大宗祠位于闽江上游主要河流沙溪的西岸。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在贡川古镇城南,过会清桥,穿过这片翠竹林,即可见到大宗祠门前广场的大儒里坊。贡川镇古称“大儒里”,为宋高宗皇帝所赐。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高宗赐准在这里建“大儒里”坊,石坊从宋代一直保存到1966年。遗憾的是石坊在文(格)中被毁,现石坊为后期按原样子补建,为三门四柱冲天式石坊。 大儒里坊的一侧即为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大宗祠门楼为重檐歇山顶,斗拱结构,雄伟壮观。门首上鎏金的“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遒劲有力。清代光绪年间雕刻的一对石狮雄踞大门两侧。
        贡川陈氏渊源于河南颍川。始祖陈雍,字月铭,是太丘陈实的第十九世孙,生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世居吴兴。陈雍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二十岁官居郡守,为官清正,才华横溢,后升至中丞之职。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八十高龄的陈雍率次子陈野南下入闽,卜居固发冲(即今贡川),启创家声,绵亘世族。两宋时期,贡川陈姓家族就出了陈瓘、陈渊两位理学家。延至八世陈文馀,人文鹊起,九子一婿,皆大儒名宦,故有朱熹题赠:“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楹联。门楼还有楹联:“南闽理学无双仕,北宋忠贞第一家。”  门楼内,高悬“德星长聚”匾额。门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精美绝仑。有楹联:“追循祖训明如指路天中月,远裕孙谋永示为人昨右铭。”  陈门历代科甲蝉联,贤能辈出,陈世卿、陈灌、陈渊、陈君举、陈俨、陈文龙、陈君用等数百名状元、进士、文官、武将,文韬武略,为人景仰,故有“半壁官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归”,名噪八闽。而今,陈雍世系宗枝遍及八闽大地、东南各省及台港澳地区,还有旅居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堪称福建的名门望族。每逢农历二月初十和八月初十,为贡川陈氏宗祠春秋祭祖日。近几十年来,各地陈氏后裔,均会云集此地仰笃先公之恩德。
        陈氏大宗祠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180平方米。建筑造型古朴典雅,结构厚实,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处处显示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艺术品味。大宗祠二进为石构华表,六柱式结构,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华表正面刻“世承天宠”四个,内侧刻“璧耀”二字。门内联:“千载紫气笼斯宇,万里灵光耀此门。”外联:“派衍贡川继往开来弘懋德,祠称追远光前裕后荟精英。”华表两侧立有“修复大宗祠记碑”及“皇祖有训碑”。皇祖有训:汝曹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为吏以廉,立身以学。学也者学乎?忠孝廉而已也。世世子孙固守勿墜,克振家声。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多藏奸,慎之。一日之计在寅,一年之计在春,一生之计在少,当髫(幼儿)味之。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之贼,立业不思积德,如眼前之花。汝曹勉之,聿修厥德,克绍前光,于此勋焉。华表两侧共22间厢房,布局合理有序,祠左为接待室及厨房、杂物间等,右边为邻近各县自建厅,或以县命名,或以祖讳命名,作为后裔历年祭祀回祖祠休憩之所。
        大宗祠的正堂为追远堂,单层宋制官厅砖木结构,门前设香炉。大厅结构肃穆高雅。有楹联:“德功馀庆垂千古,道学源流萃一堂。”、“圃柏荫高台百世本支乔木地,冠裳藏后寝累朝袍笏曲江春。”还有:“星聚壁奎常焕彩,花联棣萼每生辉。”正厅高悬“追远堂”匾额,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书写,苍劲雄浑。“状元及第”、“探花及弟”、“七十九位进士”等金匾高悬于大厅上方。自唐开元二十九年陈雍携子南迁至贡川,距今已有127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陈氏家族兴旺、科甲蝉联、名臣辈出。立柱上的楹联“半壁宫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归”,就是宋代理学家杨龟山先生描述陈氏当时之盛况的故事。相传当年陈家的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婿都考中进士,皇帝宴请时,见探花提着锡壶倒酒,而一个三甲进士却坐在大位上喝酒,觉得奇怪。一问才知,这家人座次不按功名,论家族辈份。因为功名大的是侄子辈,小的却是叔伯辈,才有如此“不成体统”! 第二天早朝后,皇帝游至陈氏一官员家中,发现牙笏横七竖八堆满床,不禁龙颜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因为这家人当官的实在是太多了!正厅金碧辉煌的神龛里,奉祀唐入闽始祖雍公既妣郑氏夫人及一至七代神主牌位,并塑有始祖及夫人神像,两侧分别奉祀各地开基祖神主牌。 大堂四周墙壁的挂图,绘的是陈氏“九子十登科”的故事。据陈氏族谱记载,陈雍第十代陈文馀生下九子一女,九子为宋文、慎思、世则、可法、弩郎、先谐、世卿、世昆、世隆,女招婿卓,九子一婿先后中举人进士,分赴各地为官,造福百姓,至今传为美谈。
         厅左奉祀福德进神,厅右奉文魁星君。两厢各塑有二至十三世祖神像,造型逼真,神采奕奕,塑像后刻有其生平简介。  祠内保存着从宋至清三十余幅对联,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如杨时、朱熹、王十朋、毛炳、龚之怡等等。“翠竹是吾家门径清光浑似旧,碧云依我室诗书遗训自如斯。”“ 尊尧集义正辞严斯文不坠,大儒村地灵人杰祖武宜绳。”“祖本颍川一脉延绵百世长祧光祖德,宗枝漳土云礽昌盛千秋久衍缅宗功。”“家乘炳烺名宦绩,庙堂雍肃大儒风。”大厅还悬有蒋中正题“令德孔昭”、陈仪题“群英”、陈肇英题“积厚流光”、陈丕显赠“敦宗爱国”等匾额。
        陈氏大宗祠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珍藏着一部共48卷清代光绪十六年撰修刊印的《陈氏宗谱》,门类齐全,内容十分丰富。还珍藏有宋探花瓘公著《忠肃公文集》等历史资料。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