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渊源

作者:系统添加 2015-03-06 11:48:53

蒋姓百家姓之一,据《元和姓纂》中记载,蒋氏为姬姓,出自周王族,乃周公旦第三子伯龄之后,以国名为氏。

起源分支

源流一

出自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之后,以国名命氏。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

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十三公里得期思集,北邻死河,系春秋时期楚国灭蒋国后所置,属于古汝南两朝时期改属弋阳郡。蒋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伯龄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蒙古族回族拉祜族保安族布朗族苗族瑶族傣族土家族壮族羌族、苦聪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蒋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可能源于子姓,殷商之后。《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宋国有蒋锄。因宋国为殷商之后的封地,所以这一支可能为子姓蒋氏。

源流四

源于古越族,出自秦、汉朝时期南越国俚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蒋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蒋佳氏,满语为Giy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后多冠汉姓为蒋氏。

得姓始祖

蒋伯龄。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建立周王朝,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由周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幼,便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助成王平息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的叛乱,确定宗法制,创立了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同姓诸侯,其中将自己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地(今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原为河南省固始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省光山县西),世称蒋伯。公元前617年,蒋国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蒋氏,并尊蒋伯龄为蒋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蒋辉:明时自句容蒋岗迁居镇压江南门城内。丹徒蒋氏始祖。

蒋朝万、蒋宁亚:唐天复间迁巴陵黄龙山,传十一世至宁亚,遂家东陵。

蒋铎、蒋泽:守末初自台州迁居东阳怀德乡高沙,再迁上泉,铎十三世孙泽,迁居永康孝义乡吕山塔,为本支始迁祖。大山塔蒋氏始祖。

蒋千一:南宋末自东阳横城迁居永康西源。永康蒋氏始祖。

蒋建:汉时自安阳迁居全州洮阳梅潭,子孙散居永州、桂州之间。梅潭蒋氏始祖。

蒋应科、蒋应第:明末自如牟迁居江阴大桥墩镇压塘坊圩。香山蒋氏始祖。

蒋九成:南宋时自江阴迁居刘庄,子孙分居赤岸、长寿、湖塘、陈巷施村、黄土塘等处。刘庄蒋氏始祖。

蒋之义、蒋济时:北宋中叶自宜兴迁居江阴城。蒋济时在明中叶自邑城迁居蔡泾南闸。澄江南闸蒋氏始祖。
蒋荣九:五代时自潭州圳上迁安化常丰。

蒋堂、蒋晋:宋仁宗时名臣,自宜兴隔湖西迁居吴县杉渎桥西侍其巷,传至十三世孙晋,赘于辛村湾殷氏,子孙徙其姓十有余世。

蒋光、蒋仁杰:五代末自常州迁居鄞县采莲桥,蒋仁杰维蒋光十三世孙,自奉化清修岭迁居本邑武岭。武岭蒋氏始祖。

蒋应壁:明末自陕西泾阳县三曲沟入川卜居阆城。四川阆中蒋氏始祖。四川阆中始祖原居陕西泾阳县三曲沟(经查:三渠沟
地名不存在,三渠口存在,估计为家谱记录时的口误,故用括号说明),一世蒋士美,二世蒋亭辅,三世蒋世禄,四世蒋伦,五世蒋应壁,蒋应壁字近楼,生于明朝
隆庆壬申年(1572年),卒于顺治丙申年(1656年)。蒋应壁娶胡氏、庶蒲氏、郭氏、邢氏、张氏、谷氏。于明末入川卜居阆城。六世蒋大任,蒋大任生四
子(七世):蒋承泽、蒋承儒、蒋承涓、蒋承泓。蒋承泓乏嗣,故支系仅三。阆中谱派中,“嘉”字倍为第十三世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