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由来与发展简述三

作者:系统录入 2015-08-22 11:23:39

来源:系统录入



公元960年,祖居涿郡蠡吾县、出生于今河南洛阳的赵匡胤取代后周而建立了宋朝,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北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朝存在了300余年,是封建社会中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折时期,是赵姓的鼎盛阶段,赵姓在这时上升为全国大姓。自宋之后,赵姓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地域分布广,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公元960-1127年属北宋时期,赵姓共历七代九帝。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王朝,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状况,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这一时期经济发达,商业兴盛,科学先进,尤其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也广泛用于军事,这三大科技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北宋属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国家。



公元1127-1279年属南宋时期,也历七代九帝。南宋是半壁江山,诸帝着力经营江南,使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呈现高度繁荣,并最终完成经济中心的南移。



宋朝的18个皇帝中,最有作为的要数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个人统治时期并称祖宗时期,是宋朝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时期。



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传说其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时狂放不羁,颇有几分纨绔子弟的味道。后来,因得罪朝廷,干犯龙颜,被迫浪迹天涯,因此又有些流浪汉的成分。这个流浪汉后来居然当上了皇帝,于是千百年来,他的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使他成为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历史英雄人物之一。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有《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把他描绘成不贪女色、侠肝义胆的英雄。《水浒传》将赵匡胤附会成上界霹雳大仙下凡,称其“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



时势造英雄。在群雄并起的混乱中,赵匡胤是这些英雄中的英雄。他以豪侠之气,将众多英雄团结在自己周围,又以卓越的军事家才干,东征西伐,南战北讨,用武力消灭了一个个争雄一方的霸主,基本上结束了唐末以来50多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统一了中国,为这段历史划上了句号。尔后,他又以卓越的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对50多年政局混乱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统一全国以后,他高瞻远瞩,以宏大的气魄,钢铁般的手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文治国,军政分开,削弱藩镇势力,强化中央集权;建立任期制度,削除了地方势力的终身制和世袭制;提倡发展农业,鼓励农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农业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注意培养人才,健全了科举制度,大兴学校,尊重知识;注意发展文化事业,组织官员编纂重要典籍,出版印刷,使宋代的出版事业进入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整顿吏治,严法峻刑,处置了一批贪赃枉法的高官,使社会迅速从乱到治,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赵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但医治了战争创伤,也为宋王朝300余年的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是个很有历史眼光的杰出女性,她总结历史教训,认为不能由年少的人当皇帝,因为年少人当皇帝容易引起权臣把持政权或篡位。她能病重时对宋太祖说,你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英年早逝,他的嗣子年幼的缘故,如果他把帝位传给有名望的年长的宗室子弟,你未必能如愿。为江山社稷考虑,你百年后应传位于弟弟光义,光义再传位于弟弟光美(廷美),光美再把帝位传给你的儿子德昭,这样可避免幼主称帝,上下不安的局面。宋太祖为了安抚母亲,违心的答应了,表示一定要把帝位传给晋王光义。杜太后还不放心,让随行的赵普当场记下这些话作为誓约,并藏在金匮之中,由谨慎可靠的宫人掌管,这就是“金匮之盟”。宋太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他在位时没有预立太子,病逝后传位于赵光义。宋太祖生前曾对人说:晋王龙行虎步,气度非凡,一定能做太平天子,他的福分我不能及。



宋太宗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继续完成宋太祖统一全国的未竟事业,逼迫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士”和吴越王钱椒“归地”,又攻灭北汉,最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他在位期间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用文臣执政,促进了儒学的复兴和发展。注重农田水利,继续鼓励垦荒,使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他还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曾组织编篡《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三部大类书,保存了大量散失的古籍,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宋朝诸帝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徽宗赵佶。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书画家、诗人,他的作品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他当皇帝后,对绘画的喜好远远超过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最擅长花鸟画,很注重绘画的“法度”和“形似”,在他的倡导下,形成以他为主要代表的华丽精工、一丝不苟的“宫廷院体”画派。在书法上,他的真书学习唐朝薛稷,形成纤劲刚健、矜持飘洒的风格,被称为“瘦金体”。他对当时书画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不但提高了画家的身份和地位,还将书画列入科举制的一部分,称为“画学”。他还扩充了翰林画院,派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为研究古绘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赵佶还能诗词,后人辑有《宋徽宗诗》、《宋徽宗词》等。



宋朝诸帝,自宋真宗至宋高宗,是太宗一系子孙;自宋孝宗起,帝位归太祖一系子孙掌握。宋朝除上述所列18位皇帝外,还有众多的亲王和公主、郡主、县主等。《宋史·宗室世系表》收录的宋朝皇室外一至十二世的男性子孙就达12万多人,如果把宗室子弟所生女性子孙和十二世以外的人加起来就更多了。



在众多的宗室子弟中,涌现出很多才华出众的贤才。宋太祖之后赵令庇、赵令松、赵令俊、赵令穰、赵伯驹、赵伯、赵孟坚,宋太宗之后赵士安、赵士表、赵士衍、赵士、赵士雷等都很善画。赵令穰与苏轼、米芾等有交往,擅画高色平远小幅,所绘波湖、水村、烟林、凫雁,风格清丽,取材多自两京(开封、洛阳)郊外景物,在世作品有《湖庄清夏》、《春江烟雨》等图。擅画金碧山水的赵伯驹、赵伯兄弟两人笔法秀致工整,布景周密,着色清丽,改变了唐人浓郁之风,使青绿山水形成南宋院体画派风物,布景周密,着色清丽,改变了唐人浓郁之风,使青绿山水形成南宋院体画派风格。赵伯驹兼画花果、禽鸟、竹石,并精于人物描绘,存世作品《江山秋色图》。赵伯擅长花鸟画,存世作品《万松金阙图》。赵孟坚擅画水墨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笔法细致挺秀,花叶纷披,评论家认为他的山水画繁而不冗,工而不巧,存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卷》、《墨兰卷》等。赵士所绘寒云晴浦,很形象地描绘出云海的千姿百态,他还善画寒禽竹石。赵士雷所绘溪塘飞鸟,很有诗意;所绘花竹,傲立在风雪荒寒中;所画山水人物,尤其清雅可爱。



除了这些艺术家之外,宋朝宗室为官治政的也不少。宋太宗八世孙赵汝适在嘉庆至宝庆年间任福建路市舶提举,撰有《诸番志》,是现今研究对外关系史的重要史料。赵汝愚曾和外戚韩胄拥立嘉王(赵扩,即后来的宋宁宗)为帝有功,官拜右丞相,他推崇理学把理学大师朱熹及跟随他提倡理学的人士召到朝中任职,人而从使理学一时昌盛,形成一时风尚,并影响于后世。赵汝愚因与韩胄政见不同,被排挤出朝,曾著有《国朝诸臣奏议》等书。赵汝迕以诗句触怒了当朝官员,被贬官。魏王赵光美第八子赵德文自幼好学,经史百家,手自抄录,宋真宗因其好学如诸生,戏称之为“五秀才”(赵德文三个哥哥早亡,他实际排行第五),宋仁宗尊其为“五相公”。像这样的饱学之士,宗室中还有很多人。赵善湘在南宋时任观文殿学士,著有《周易约说》、《周易或问》、《洪范统论》、《中庸约说》、《大学解》等著作。



这期间赵姓有多人出任宰辅(包括丞相、副丞相、枢密使、御史大夫等),其中较知名的有赵普、赵、赵鼎等。赵普,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人,后迁居洛阳。他在宋初三度为丞相,以天下为已任,刚强坚毅,办事果断。在统一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他都有很好的建议和对策。赵,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待御史,有“铁面御史”之称,曾任参知政事(副丞相)。赵鼎,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任宰相,曾荐用岳飞收复襄阳,坚决反对奸相秦桧对金屈辱性议和(实则投降),饱受排挤和迫害。资州(今四川资中)人赵雄在南宋乾道年间以中书舍人身份出使金朝,在金国人称之为“龙斗”。赵雄因不辱使命,相继任参知政事、右丞相,曾力保朱熹,使其免受迫害。



在艺术界,赵昌是宋真宗时著名画家,擅画花果,存世作品有《杏花图》;赵宗万善八分草隶书;赵元亨善画道教、佛教人物,兼擅屋木,曾形成地描绘京城的市肆车马;山西人赵子云描绘人的面部表情有独到之处;赵之长原为后蜀画家,入宋后为文思院匠人,一次画驯雉于御座,教坊中鹰见了振翅欲击雉,宋太祖惊叹其画艺的高超。



在文化界,南宋绍兴时名臣赵逵,为官忠正,宋高宗很欣赏他的文采,认为他的文章似苏轼,呼之为“小东坡”,著有《栖云集》。赵景纬尊崇朱熹,以不能师事朱熹为憾,拜在朱熹门生叶味道门下。后出仕为官,以化民成俗为先务,以《易》、《礼记》劝导世人。金石学家赵明诚与其妻南宋词人李清照同好金石图书,所藏商周彝器及汉唐石刻拓本甚多,并仿欧阳修《集古录》,编成《金石录》30卷。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