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2016)中华王氏文化...

作者:系统录入 2016-06-01 15:35:32

来源:系统录入



今年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年,《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启动编撰十周年,《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完成出版任务的关键之年。因此今年也是我们完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宏伟文化工程梦想实现之年!所以,本次会议也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年庆典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江西、安徽、吉林、黑龙江、辽宁、重庆、上海、江苏、浙江、甘肃等23个省市380多名代表,代表全国28个省市3000多名会员。


参加这次盛会的嘉宾有:海外太原王氏联谊会后援会的王一菁处长、李计萍处长;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本会总顾问王大良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本会总顾问王成教授。湖州市社科联张前方秘书长,湖州市地方志办何处长,湖州市图书馆陈敏副馆长。今天参加会议的还有近年来为中华王氏文化研究和大成总谱编撰出版而捐赠伍万元以上企业家代表高长虹、王造林、王伟林等企业家。


一、
隆重的开幕式


5月11日上午在湖州市东吴开元名都酒店华丽的“东吴厅”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常务副秘书长胡小平女士主持。由常务理事王爱中先生宣读有关贺词,常务副理事长王恒松先生致欢迎词。接着参加会议的佳宾、领导致词的有:海外太原王氏联谊会王一菁处长,南京农学院王成教授,湖州市社科联张前方秘书长,湖州市图书馆陈敏副馆长。


二、
工作报告


王听兰理事长在会上作了总结十五年来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五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实际经验,也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与时俱进地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本届会议的主题,也就是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纸质版总谱出版,创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经过十五年努力,我们终于在本届年会前,已经完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七部总谱中的五部,即:《太原王氏总谱》《琅琊王氏总谱》《三槐王氏总谱》《和派王氏总谱》《寻源王氏总谱》。还有的《开闽王氏总谱》《总卷首》决定推迟到今年八月份出版。随着纸质版总谱的完成,我们将与时俱进地进入下一个程序,包括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启动“中华王氏族谱数据库建设工程”,即开始建立中华王氏大总谱的数据库中心,并开展支谱数字化编修工作,开始正式建立《中华王氏网络总谱》。第二部分是总结与整理家谱中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祠堂文化的整理工作等,使之能在教育青年一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十五年的巨大成就,具体表现为:


1、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会员的数量已经有3000多人。我会建立的三个平台的作用明显:一是会刊《中华王氏文化研究通讯》,是研究中心的主要宣传载体,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是广大宗亲喜爱的一本读物;二是“中华王氏网”网站,坚持每天更新内容,是海内外广大宗亲的宣传与联系的一个交流平台,成为许多会员和宗亲每日必看的网站;三是《家谱与世系图表陈列室》,可供来自全国各地王氏宗亲与爱好家族文化研究工作者寻根溯源,查阅资料,也是编辑部查阅历史信息资料的重要渠道来源。


2、 实践中建立了三套有效的工作班子。从事文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组织一套素质高和分工明确的团队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组建了分工不同的三套班子;


第一套班子是常务理事会,这是决策班子,人员精干,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实际经验和较为丰富的阅历,对规划和拟订重大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套班子与第三套班子是操作班子。


其中第二套班子是编辑班子,从2007年开始逐步建立。这是总谱具体的写作班子。我们总谱局成立了太原、琅琊、三槐、开闽、总卷首、和派等七个编辑组,基本上完成了总谱局设定任务。汇集了一批具有极强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修谱实践经验的一支编辑队伍。目前有主编、副主编21人,常务编委10人(还有一批兼职常务编委)、地区编委44人,共计75人的编辑团队。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平时在家中自己编写,定期到总谱局集中交流,汇报,讨论,修改,接受新的任务。在上源世系的反复考证,本支世系延伸,公正客观地处理分歧意见过程中,编委们经历了科学考证,客观地公正地编写好自己分管的内容。


第三套班子是工作站班子,是在各地区建立工作站,一方面是为编辑班子抓好收集编辑总谱的资料,二是宣传推广修谱数字化,收集整理文化资料,宗亲联谊等功能。开始我们是被动地等待各地宗亲上报支派世系资料,有了工作站就能有组织有体系地收集和上报了。


3、《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基本按计划完成。自从去年年会(2015•郑州)上颁发第一部总谱(三槐王氏总谱)以来,经过努力,在本届年会上再颁发四部总谱(即:太原、琅琊、和派、寻源等总谱),举行综合颁谱仪式。另外两部总谱(开闽、总卷首)将推迟到今年八月份出版面世。总的说来是在今年内全部完成。


4、富有成效地开展寻根连祖活动。十五年来,我们顺应历史潮流为满足全国及海内外王氏宗亲的寻根要求,利用会刊《通讯》和“中华王氏网”发布寻根告示和寻根回音。组织编委和热心人士进行考证,多次派出调研组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活动,努力解决各地寻根要求。共发布寻根告示844则,寻根回音320则。


5、走向海外 我们的文化工程走向海外、走向世界,我们六次参加参加了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其中国内山西太原召开的两届,在海外召开的四届 ,也即从2009年开始参加了在泰国曼谷、菲律宾马尼拉、缅甸仰光、以及台湾金门召开的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结交许多海外王氏宗亲以及海外王氏宗亲社团,将《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事业推向海外,推向世界。并加强了海峡两岸宗亲的相互交流合作,文化探讨,寻根祭祖,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6、先进事迹与先进工作者 十五年来,我会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热心研究的先进工作者,才实现所设定的目标。具体如下:


(1)、续建了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常务理事会决定授予主编、副主编21人为“功勋编委”称号奖励;(2)、对赞助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事业有杰出贡献者7人,授予“功勋赞助”称号奖励;(3)、遵照我会对出版特别杰出者在总谱中给予任职的有关规定,聘任高长虹先生为《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总卷首》主修;王礼刚先生为《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总卷首》副主修;(4)、对在发行大成总谱工作有重大贡献者6人;(5)、授予6个省级工作站、6个地区级工作站、3个县级站等共计15个工作站(分站)为先进工作站;(6)、对于在基层以无私奉献精神,自费为寻根求助者走访调研,吃尽千辛万苦进行调查研究者14人授予杰出奉献者,并追认3名为已故杰出奉献者;(7)、对网群管理工作出现的9名杰出贡献者授予网群管理先进个人奖励;(8)、对于在广大会员中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授予“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共计近319名,恰好为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三)、运作资金筹措——财务情况汇报。


经费支持是开展活动的基础,我们紧紧依靠广大会员、宗亲的支持,广开筹资渠道,坚持精打细算,保证了各项工作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1、捐赠收入。主要是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经济条件较好的会员、有关宗亲社团和宗祠理事会向我会捐赠支持。2、会员费收入(简称会费)。主要用于会刊〈通讯〉的编辑、印刷、邮寄等成本开支,会员费收入也已经是研究会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3、资料转让费。我会在从事《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同时,组织编印一部分内部资料,也满足了部分会员和宗亲的研究需要,收取一定费用,作为研究会的补充收入。4、会务费:主要是召开年会等大型会议,收取会务费,抵付会务开支。


十五年总的收支情况:十五年来,我会总收入为3896800元,总支出为3853468.90元,结余45331.10元。


二)2015年财务收支情况公布 全年会员费收入113110元,捐赠收入887930元,会务费收入15000元,资料转让收入7743元,预订总谱收入433862元。2015年全年总计收入1457645元。


2015年支出,包括邮费支出、会务费支出、资料编印、复印打字、设备与维修、办公、差旅费、电话电费、网站建设,办公用房开支、总谱印刷开支等共计1461620.40元。去年收支相抵实际上超支3975.40元,但有上年结存转入,实际年度结存45331.10元。(详见会务资料中的《2015年财务收支总表》)。


(四)、主要经验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经验体会:


1、我们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已任并以科学的理念来实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具体目标。一个民间组织或社团如何依据社会的最大需要,量力而行并富有成效地开展活动,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大事。我们认识到一个民族是由一个个姓氏和家庭所组成,反映姓氏文化、血脉传承的家谱、族谱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历史文化载体。因此,我会一开始就认定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已任,决定开展从事研究和整理从黄帝开始至各支派的王氏世系源流,开展全国性乃至海内外的寻根连祖活动。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我们又以科学的理念来确认实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具体目标。既然家谱、族谱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历史文化载体。对中华王氏来说,全国性的王氏通谱只是一百多年前浙江慈溪王庸敬所编撰的《王氏通谱》(82册),当时还只是他全家的努力而成,现在我们作为全国性的民间群众组织就应该有责任、有信心编撰一套新的涵盖全国乃至海外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因此我们决定编撰一部新的全国性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这是总结、研究、整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这也是适应当前王氏文化研究最大的需要,又能以较少的投入,量力而行完成的事业。


2、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为了能够实现多快好省地完成作为一个大姓的《总谱》,我们采用先进专用的数字化软件来编撰《总谱》,能一举两得地得到两个产品——即纸质版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和网络版的《中华王氏大成网络总谱》。经过十五年的努力,由七部总谱(38册)组成的纸质版《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即将全部出版完毕,并着手开始建立数据库系统的《中华王氏大成网络总谱》。


3、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做实事、办大事。在当前的姓氏文化研究领域,由于历史原因和研究人员动机与观念的差异,在支派上源存在分歧,甚至在研究动机、方向、宗旨的不同或缺乏统一认识,形成一些派别或矛盾。姓氏文化研究和祭祀活动存在一些重复、纷乱的现象。我会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动摇,尽量减少参与其它活动,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实事,尤其是要坚决完成编撰大成总谱的实事工程。我们坚持树立“奉献社会、服务宗亲、不谋私利、广纳忠言”的准则,做到工作中不浮夸、不张扬,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果取信于宗亲,取信于社会。真正体现“德行天下”。


二) 不足之处


1、会员数量不适应需要,地区分布不均。目前3000名会员还不能适应文化研究和为编撰《总谱》的需要,而且地区分布不均,明显南方多,北方少。但是,我们毕竟是民间行为,主要是靠民间的自发研究力度以及我会有限的宣传力量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完善吧!


2、大成总谱的质量方面,尽管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国家级出版社,编辑部也投入了艰巨的努力,但是毕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①由于编审仓促和不够严格细致,文字方面等仍有一些差错;②格式上由于数字化模版存在一些与常用格式的不同之处,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格式;③ 内容上肯定有许多支派资料未能入编,造成本次纸质版总谱的遗憾,但可以在网络版上补救。


关于重要支派的上源考证,虽然编辑部对一些有严重分歧的重大分支,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了认真的考证,作出了初步考证结论,以便在总谱中入编。但我们在此声明,这不是最终的结论,还希望后裔贤达今后继续考证。编辑部还制订了“关于支派上源分歧意见的处理原则”,总谱中对每一个有不同意见分歧意见的支派,虽然以本编辑部初步考证结论入编,但在总谱中比较清楚地说明尚存在的分歧意见。


3、资金仍然不足。目前纸质总谱的出版印刷费用仍然缺口较大,下一步建立数据库中心建立与《中华王氏大成网络谱》,以用中华王氏文化的深度研究等也需要资金支持。当然我们今后也要研究如何创建研究会的造血功能,以期获得研究中心的持续发展。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们的主要目标眼看即将完成,下面仍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下一步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好以下的工作。


1、彻底完成纸质版总谱的出版及有关善后事宜。今年下半年要最终完成最后二部总谱——《总卷首》与《开闽王氏总谱》的出版工作,确保在八月份左右内完成。此外,对全部出版的总谱,要认真收集、听取各地宗亲对总谱的修改意见,编辑好每部总谱的勘误表,并准备在网络总谱中修改。


2、正式启动《中华王氏网络总谱》工程。下半年首先要根据已经出版的《总谱》的电子文档,正式建立“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数据库中心”,然后将已经数字化方法的支谱数据输入数据库中心,正式初步建成《中华王氏网络总谱》,在世界各地的王氏宗亲和有志于中华王氏文化研究者就在世界各地在“中华王氏网”上查阅所需的信息。


3、总谱编辑部各编辑组今后任务的转向。当纸质《总谱》完成以后,其今后的任务将有所改变,具体有以下方向。


一是各编辑组继续要做好各地对已经出版的纸质版总谱的修改意见,会同总谱局编辑好《勘误表》,要编印成册,寄送给购买者。并会同编辑部修改相应的《网络总谱》;二是适当改变机构形式,承担相应大系王氏源流文化的深入研究工作。准备建立类似研究所的机构形式,开展相应课题的研究,拟建相应的研究机构:三是《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将拓展到海外各地区的王氏支派,相继编撰各《海外地区卷》;四是各编辑组的编委,尤其是副主编中比较年富力强者,将调任或兼任研究中心理事会,甚至到常务理事会中的相应工作,以充实和加强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力量。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