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尽,风波,王武俊

作者:匿名 2022-02-23 08:00:34

王武俊唐朝中期将领,少善骑射,抹马沙场,两度归唐,一度称王。战场得意,官场归心,不尽风波,归心朝廷度余生,晚年备受荣宠。

王武俊年青时追随安禄山部将李宝臣,担任裨将。

762官军兵至河北,王武俊对李宝臣道:“我们以寡敌众,怎能抵御精锐的官军呢?”李宝臣于是以恒定等五州之地归降朝廷,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王武俊被封成德军先锋兵马使、兼御史中丞、维川郡王。775年,李宝臣奉诏征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王武俊趁机进言道:“不如纵容田承嗣,以为资本。”

从此,李宝臣与田承嗣、李正己相互为援。

李宝臣晚年,性格猜忌,诛杀许崇俊等大将。

当时,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是李宝臣的女婿,暗中结交李宝臣的近侍,王武俊才得以幸免于难。

781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谋袭父位不果,举兵叛乱。当时有人称王武俊有异志,李惟岳虽然也有疑心,但没忍心杀他。

782年,幽州节度使朱滔与归附朝廷的成德大将张孝忠征讨李惟岳,李命王武俊为前锋。成德大将康日知在赵州投降朝廷,李惟岳更加疑忌王武俊,李惟岳便命王武俊讨伐康日知。王武俊对人道:“我忠于节度使,李惟岳却听信谗言,猜忌于我,使我朝不保夕。如今出兵赵州,不论胜败,我都不回恒州了。这时张尚书(张孝忠)又拿出伪造的皇帝手诏招降王武俊,王武俊连夜折返恒州,李惟岳束手被擒。

不久,唐德宗授王武俊为御史大夫、恒州刺史。王武俊认为自己诛杀李惟岳,功劳在康日知之上,却没能得到节度使的职位与赵定二州,心中不满,便与同样不满的朱滔联合反叛,率兵救援魏博节度使田悦。

782年十一月,王武俊等人在魏州西郊祭天,自立为王。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王武俊自立为赵王,并改恒州为真定府,大封百官。

784年,唐德宗下罪己诏,大赦反叛朝廷的人。二月,王武俊聚集三军,废除伪国号被朝廷授为检校兵部尚书、成德军节度使。不久,又被加封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卢龙两道节度使,赐爵琅邪郡王。

后来,王武俊请辞幽州卢龙节度使,唐德宗便将恒州升格为大都督府,任命他为长史,又加检校司徒。唐德宗对王武俊的恩宠优厚,将公主下嫁其子王士平,又将王家年幼的子弟都封授官职。796年,唐德宗念及王武俊旧勋,加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人生不尽是风波, 追随本心善始终!世路风波炼心境,成就事业经风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胸怀是委屈撑大的,成就是摔倒后弹起来的高度。正因人生多舛,不尽风波,更应砥砺前行,不要蹉跎岁月,因为人生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都充满了艰难与危险,人生少不了逆境、坎坷、风险。追随本心,总有适合自己的道路。人生路上总有风波,最可怕的是失去对成功的期待与坚持,风波是成功的先导,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经历了风波后才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生遇到的风霜血雨,都是用来锻炼心智的,人情冷暖,都是来锻炼忍让的,颠倒黑白,是用来培养我们的资本。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