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忠昏君终为患的王家屏

作者:匿名 2021-04-16 12:00:08

愚忠昏君终为患的王家屏

一个13岁为秀才,33岁中进士步入仕途的王家屏,愚忠于昏君万历皇帝。面对君不理朝政,官僚腐败的国事,愚忠昏君终为患!

王家屏家道中衰,且耕且读。5岁受业于父,13岁为秀才,29岁得中举人,33岁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很快,王家屏又被授为编修,参与修国史。1572年,年仅9岁的朱翊钧即皇帝位,年号“万历”。朝廷的实际执掌者是首辅张居正。这时,王家屏又晋升为修撰,充日讲官,每天给万历皇帝讲论经文和治道。帝称他“经术宏深,端人也”。张居正病了,满朝文武都去看望,惟独王家屏没去。而在张居正病逝后,反张之声遂起,万历抄没了他这位恩师的家,斥其子为民。这时王家屏反而独自站出来为张讲公道话。1584年,49岁的王家屏进入了权力核心圈。万历十四年,王家屏继母去世,他回乡丁忧,三年后返朝。皇帝又擢升他为礼部尚书,仍兼东阁大学士。亲政后的万历变得荒淫昏聩,群臣竟三个月见不到他一面。为了改变这种“荒怠”局面,王家屏向万历提出三点请求:一是恢复早朝;二是批复奏章;三是决定建储。万历一开始还表扬王家屏的爱国热忱,但后来就闭门不出了。看到皇帝昏庸、朝纲混乱,王家屏心急如焚,寝食不安。他忧愤万状,只好“乞赐罢归”,但皇帝不准。万历想让宠妃的儿子常洵长大后再册立太子。王家屏在内的内阁大臣以集体辞职要挟皇帝,要求尽快册立皇太子。万历一听龙颜大怒,传谕切责。大臣们不敢再说,只有王家屏又独自继续上书,要求皇帝速决大计。万历皇帝不得不答应册封大礼在次年春夏举行。万历十七年,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向皇帝上疏,指出皇帝政事不亲,宠信宦竖,溺爱郑妃等。万历震怒,要对雒于仁置之重典。王家屏为了营救雒于仁,以自己失职为由恳求万历由他来替于仁伏罪,同时规劝皇帝。1591年秋,几位内阁成员先后离职,万历再次提拔王家屏为首辅,56岁的王家屏遂登上人臣的巅峰。万历二十年春,给事中李献可等人请示皇帝,对年满十岁的长子常洛以帝王标准开始教育,这本是好意,却激怒了本来就不愿意立储的万历,被定为重罪。为营救李献可,王家屏竟封还了皇帝的御批。李献可被斥革为民,保住了性命,但王家屏却受到皇帝的怪罪。看着在这样的主子面前实在施展不了抱负,王家屏就以身体有病为由辞职来感化皇帝。结果以愚忠葬送了政治生命,在昏庸的主子面前,只能悲愤的心情走回老家……

愚忠昏君终为患,急流勇退乃智士。愚忠清官将“做人”和“做官”融为一体,在“做官”中完成“做人”的本性和尊严。给后人留下难以释怀的廉洁情结,显示着“清官文化”的重要地位。昏君误国,愚忠误人,愚忠昏君也许是“另类清官”。聪明了一辈子,却在不该糊涂的时候犯了糊涂,这又是世间另一叹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笑叹人生真奇妙,糊涂一时一世愁。敬畏生命就是善待自己的人生旅程,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人生,乃至于珍惜人生。不了解人生的人,人生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