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城圣泉”揭碑记
文/王燚
2020年9月7日,我和王建、王玉金、王伟8点准时于县委大门前会聚,驱车前往丹城参加“丹城圣泉”揭碑仪式。
一路上,车在稳速前行,景在缓慢展现。挺拔葱郁的道旁树,如忠于职守的士兵欢迎我们;参差多姿的庄稼,似热情好客的村民迎接我们。
8点3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丹城圣泉”所在圣地,首先拜谒“王子晋升仙台”。太阳东升,紫气东来,惠风和畅,明媚如春;包河绿水,缓缓流淌,碧波荡漾,鱼儿浮面,尽情呼吸;小草茂盛,柔情多姿,恣情伸展,匍匐成毯;树木葱茏,枝繁叶茂,婀娜摇曳,顾盼多情。景美更情挚,我们在“王子晋升仙台”碑前,虔心鞠躬。
9点后,相关参加揭碑仪式的人员陆续到来。我们沐着阳光,听着水声,踏着树影,前往“丹城圣泉”宝地。
“丹城圣泉”宝地,处于包河之阳,河之东岸。此处包河流向为西北东南成“s”形状,而“丹城圣泉”宝地恰恰处于这“s”之婉转处。按照包河之流向和“丹城圣泉”所处之地,我们可以复原一个“八卦图”。我们知道:人们一直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太极图”,就是两条黑白的“阴阳鱼”。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为了表示其“○”中涵阴阳正负能量,亦用“○”表示“○”,谓之“无极而太极”。今天亲临“丹城圣泉”,乃知“丹城圣泉”正处于“鱼眼”之要处也。
9点16分,揭碑仪式开始。仪式由“子乔文化研究会(筹备)”会长王建主持。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王昌元主任述说的“丹城圣泉”发现及认定的过程。他说:年幼时,常听老人讲,这泉水是“圣泉之水”,是先祖王子乔炼丹成仙的“圣水”……每到麦忙十月的农忙时节,村民便用不同水具,灌其水带至田间地头,劳作后饮其水……饮水之后,不仅止渴,又可提神,更可增力……民间传说令人神往,想象万千。今年我们查阅多种经典史料以及科学的水质检测,足以证明这就是我们祖先炼丹成仙的“丹成圣泉”。
道家文化爱好者、全国基层著名优秀中医专家、涡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化猛宣读了“丹城圣泉”碑碑文:
“仙乡丹城古为沛地,旧属宿州,据明《宿州志》和《安徽通史》记载,此为王子乔与老君讲道炼丹之地,于包河之阳,遗有王子乔升仙台一处,此台北依道庄,南乘龙山,西临老天庄,东下石弓山,土地高敞,绿树成荫,三面流水,一处龙盘,处形胜之要。为丹城龙眼,天风浪浪,山水氤氲,溥博渊泉,时映流云。
仙乡常有圣泉之水,鞠育于王子乔升仙台,结形于包河之湾,尽得“天一生水”之妙。今圣泉犹在,饮之浴之,尚有消宿疾,养形体,静心气,安魂魄,炼神合色之能。
我祖王子乔讳晋,乃东周灵王太子,遗形灵岳,隐居于此,炼丹吹笙,终成正果,驾凤携麟,在此升天而去。“碧桃花底小寒轻,绰约仙姿格外清”,饮仙台之水,可心会无际,神游太虚,潇洒出尘,想望仙容,中散大夫嵇康《养生论》曰:“如此以往,恕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是也。
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安徽站站长王伟宗亲当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先祖升仙地,圣泉水长流;饮水思祖先,修身尊祖训;恰逢盛世安,兴业永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