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祥站长在2O19湖南站年会上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全体与会宗亲代表:
大家上午好
雾锁江南菊色微,讯闻塞北雪狂飞。小雪刚过,我们又聚首洞庭湖南岸,古郡岳阳,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传统文化即王氏历史文化,进一步落实第十六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精神,总结部署湖南王氏历史文化研究的各项工作。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和全省各地州市县的王氏宗亲代表。这次会议是在我站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不忘初心,牢记责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克服重重困难,进入《湖南王氏通谱》撰修的初级介段,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将开展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探索,不失时机地推动《湖南王氏通谱》编撰工程大计。所以今天的大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微小的收获和体会,归纳来简介如下:
(一) 乘《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编撰出版发行的强劲东风,我们坚持研究湖南王氏族谱为主要目标,开始对全省王氏支派进行摸底登记,为《湖南王氏通谱》的编撰工作做准备。据初步登记,涉及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和派王氏与寻源王氏各支派有300多支。这是历史上湖南王氏的一次大排查,是姓氏文化研究工作中的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涵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为《湖南王氏通谱》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专访调研宗亲,架起王氏宗亲互通来往的桥梁,增强族谊。亲戚越走越亲,族谊越访越浓厚。近年来,随着《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出版发行,宗亲互访越来越频繁,寻根问祖,祭奠宗祖已成常态,北访太源,中联洛阳,两湖访江西 ,云贵川黔访两湖,穿梭往返,血浓于水。今年8月,省站组织骨干调研邵阳、娄底、湘西,宗亲反映良好,收益颇丰。
(三) 建立湖南王氏微信群,群友已达233人,日夜交流,传递正能量,气氛十分活跃。
(四) 修谱之风兴起。族谱是一部最直接、最实际、最生动、最丰富的教课书,以谱为鉴,光前裕后,能告诫子孙后代自立自强、自勉、自勤、兴族兴家、利国富民、再造辉煌。我们湖南正在掀起或准备启动续修家谱的热潮。宁远王氏族谱编修工作,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理事会、编委会、宗亲顾问、入户工作组和日常工作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宣传发动,入村入户,沟通交流,采集信息,源流考证,世系编排,录入核审,文章撰写,影视拍摄,财务公开,会议调度,集体决策等等,赢得了广大宗亲的信任、支持和参与,现基本告竣,深受宗亲好评。
(五) 《祠堂文化》助推建祠热潮。祠堂,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姓氏的历史积淀,祠堂历史的文化底蕴深厚,祠堂文化的影响深远,研究祠堂文化的意义重大。中华王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大家,是望族,历朝历代在全国各地都建有数量众多,大小不等的王氏祠堂。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今天的宗祠已经设有了“宗族文化”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衡阳三湖王氏目前着手两件大事,一是紧锣密鼓撰修现代数字化《三湖王氏通谱》,二是计划筹资1200万,在福城村原“三湖总祠”旧址上建筑1480平方米的仿古式祠堂,现已筹资200多万元。这件事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总祠位于三湖町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决定建设福城寺文化中心广场,现正在省府办理立项手续,民房拆迁基本结束,再过二年,一座钟武古县遗址修复,福城寺庙,王氏宗祠三大组成部分的福城寺文化中心广场将会应运而生。
(六) 加强宣传,推广总谱。王听兰理事长领导的中华文促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历经18年的艰苦努力,排除干扰,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纸质版)编纂出版工作的全面胜利,向建国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按主要支派源流分成7部,即《总卷首》、《太原王氏总谱》、《琅琊王氏总谱》、《三槐王氏总谱》、《开闽王氏总谱》、《和派王氏总谱》、《寻源王氏总谱》,共39册,23000页,2374万字,总重80千克,涉及全国主要支派1800多支。这是我国历史上距清代王庸敬所编撰涵盖全国的《王氏通谱》近一个半世纪(142)之后所编撰出炉的全国王氏总谱,实属姓氏文化研究工作中的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不仅涵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收藏和捐赠价值高。我们已经推广了10多套,推广的速度在加快,数量在递增。
(七) 注重家风、家训、家规教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重视家风,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培育良好家风,向榜样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廉洁齐家”首次被列入党内规章,家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治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族是一条大河,家族是一棵大树,家族是一座大山,家族是我们眼前起步发展的平台,家族是我们身后奋发图强的坚强后盾。我们在修谱建祠中,自始至终把家风、家训、家规的教育铭记族谱,贯穿整个家族,规范族众,争做共和国的合格公民。
总之,一年来,我们为王氏家族,为湖南站做过我们应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都是中华文促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各级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王氏宗亲信任支持的结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但是,我们的工作做得很不够,离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比较还相距很远,我们决心以最大的努力迎头赶上,不拖后腿,把我们湖南站的工作做好。
二、 扬鞭新时代,奋蹄新征程
根据2020年重要目标任务作出新部署,开启我们新的征程。
(一) 以第十六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精神为目标,坚决拥护、执行研讨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 组建精捍力量,注重《湖南王氏通谱》的编撰准备,进一步摸清登记湖南王氏各支派的基本情况,做到已了解的地区不落掉,前面未联系上的地区不空白,不留死角,使撰修《湖南王氏通谱》的信息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从而获得全省宗亲的积极支持和参与,造成编修《湖南王氏通谱》热烈浓厚的芬围。
(三) 筹措资金,筑牢为修《通谱》的资金链。本次创修《通谱》的资金不搞按人头摊派,广泛发动经济条件较好的全省王氏宗亲自觉捐助,以地州市汇总交省站,由省站提供统一发票,杜绝贪污挪用。
(四) 继续组织广大宗亲寻根问祖,通过互联网,微信传递信息,联系宗亲,增进族谊。
(五) 进一步发展会员,壮大为王氏宗亲办事的队伍,搞好各县市的族务工作。
(六) 收集、研究、整理家谱文化和祠堂文化资料,为传承优秀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推动修谱建祠的顺利开展。
(七) 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积极推购《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要求每个支派订购一套《总谱》每个县市认购1-2套《总谱》,还要发动宗亲个人认购《总谱》。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省站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芬围,顺利推进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姓氏文化研究组织团体之间存在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相互攻击,有意制造团队分裂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的研究团队对某个先祖、支派上源产生分歧,对一些历史传承资料定性认识不一。二是有的为做研究而图名图利,处处刻意标榜自己,诋诽别人,研究观点随意性、片面性、绝对性。三是有的宗亲“一叶障目”,“以一概全”,眼光对人看事,说别人都是错,只有自己对等等。在这里,我要呼吁大家尽快结束这种不利于团结的混乱现象,希望大家识大体,顾大局,多点理解,少点抱怨,大家应携手团结,和谐共研,反对分裂。各研究组织之间或个人对历史上个别的人和事持不同意见,应本着学术性探讨,积极善意交流,提出佐证依据,达到求同存异,面对面友好搓商,搁置争议。对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应予以保留,以供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佐证信息资料。
2、 构建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筹备创建“企业家俱乐部”。这是我们从事姓氏文化研究实践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新课题。大家知道,没有企业家的关心支持与资金方面的赞助,姓氏文化研究事业和谱系建设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应将企业文化与家谱文化研究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包括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品牌形象,企业产品信息推介,企业市场综合效应等等。希望与会的企业家们充分发挥自的优势,创新新理念,探索新举措,有待取得企业文化研讨新成果。
3、 开拓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年会,每年年会都有新内容、新举措、新特色,是姓氏文化研究务实工作的体现。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另定,会务费制度是推行湖北经验,每次人平300元。
4、 队伍建设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大家知道,对姓氏文化研究,谱系建设感兴趣的多是中老年人,研究编辑队伍老年化更为突出。因此,如何做好传帮带发挥引领效应,切实做好姓氏文化研究,摆在我们面前又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道。发现、启用和培养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在高科技网络信息化时代,年青人是推动数字化修谱工作的立足之本。
5、 严格财务制度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根本保证。抓钱重要,管好钱尤为重要,财务出问题,会使捐资者寒心,严重影响资金的筹措,我们要建立会计、出纳日清月结的各项制度,确保姓氏文化研究的正常运转。
各位宗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有全省广大王氏宗亲的信任和支持,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做好我们应做的各项工作,不辜负全省广大王氏宗亲对我们的期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