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西阿扎屯上的王永晖
王永晖生于一九一三年五月,原任盐井乡乡长。系同珍公笫十世孙。据支谱载:“王氏支祖由宝、珍二公於蜀落至黔水住居阿扎屯,职袭武略将军,世传数代,修立有谱、有祠。文武基业,忧存可考。一脈以珍公始。殊难调阅,有珍公之裔孙名中中,即小幺,行第五同侄德宣贸易出所至白牛厂。德宣返回,公分别住东川府巧家县四甲地名三家村川心寨,配祖母邓氏,所生德全。”
有诗曰:一棵珠树发千枝,由西出蜀黔水传。
注名造成支一谱,世代蔭我珠树堂。
常言道:无商不富。中中公与德宣公贸易经商致富。德宣公货币雄厚,在阿扎屯屈指可数,首当其户。力为族中办善亊、办好事。修建宗祠,续修家谱,为上辈立碑修墓,使本支系代有碑记。将父中元公墓与已墓精心设记,远道四川请石匠,历时数年,仅生活配料辣子面就吃了一石二斗。墓型大方,工艺精细。是水城境內最有价值的古文物建筑。
中中公身居异乡,多年贸易,发家致富。幸有德宣之子兴学慕公耿介意欲将公挽回。丁丑年(1877年)德全公思茔祭祖,承族间恩留数月,公念祖母,回归奉养。光绪十六年(1890年)携子返回。
兴文公号廷芳,曾任木房团头(相当于乡长职务),生子:昱、晖。有了上辈的雄厚经济基础,精心经营,发展迅速。不时几年,拥有田地一百多担租子的耕种面积。佃户数十户。部分土地分别座落在盐井乡木房村红心组苏元华家背后有七斗种;木房组瓦厂田有三斗种;葡萄脚红心组有一斗五升种;汆嘎戛垃田有五升种。其它村组也有田地面积不少。王世祥掌家时,曾收过年租子四十多担。王永辉出任盐井乡乡长,治理乡里,惩恶扬善,扶贫救穷,团结邻里,处亊和睦,深得人敬,敬称呼阿扎屯上的王二爷。
几年时光,发展异常。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六畜兴旺,专水牛一种有十五头之多。修建粮仓,囤积居奇。建修雕楼,人身享受。改建住宅,蓬地生辉。家有枪支六十余条,弟兄一百六十人,帮工百人,轰轰烈烈,几度春秋。常言又道:富贵多忧。在那兵荒马乱时代,争权争势,互相残杀,屡见不鲜。一九三八年惹上本乡大茶树官寨龙啟田家,双方打起了火线,陈少宣带兵帮助王永晖,张灿然出兵帮龙啟田,几场拼战,两败俱伤。经水城高旅长亲临调处:龙啟田与王永晖同睡合好,张灿然与陈少宣同睡合好。王永晖相信,矛盾解决了,双方停火了,从此可以高忱无忧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大窝临头,不幸遭遇及将到来。
时年,龙啟田祝寿,阿扎屯上有点名气的人家都赶到吃寿酒。龙啟田专门派弟兄通知王永晖。吉日酒期,骑上大马,带上弟兄赵银周、黄银先、王世林等前去贺寿。身入虎穴,深感异常,弟兄们发现情况不渺,十分不对径,唯恐有大亊发生。苦苦相劝王永晖尽早离开,可是,一个懂礼的男子汉大人十分自信,我们是调和好的好弟兄,男子汉说话算话,一言九鼎。可他知已不知彼,终遭害命。
经调和好后的龙王二家表面关系十分亲密,而龙家心术不正,背信调和,设计害死王永晖。终于以做寿为名,以酒害人,在寿晏夜晚,龙王二人借酒叙旧,畅饮至深夜。
这一夜,王永晖母亲在家感觉不好,有予兆出现,担心此去凶多吉少,予言有亊发生。深夜不见王永晖归,及派李正国到龙家送信告诉王永晖:母亲从楼上滚下来,重伤在身,赶快回家。龙不啃放回。直到半夜之后,龙家弟兄护王永晖上马,一班人马护送出龙家。来到虼蚤麻窝,龙家弟兄对王永晖下手,十分残忍地将他活活地丢下虼蚤麻窝深洞中,断送了性命,结束了人生。可惜一代名人,叹悲惨遭害。永不眠目。
徵公十三世孙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