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王氏修谱进行时(1)

作者:匿名 2019-03-08 12:07:19

竹林王氏修谱进行时(1)

 

想要子女成才,想要子女超越自己,就要靠老祖宗的教诲,拿来做榜样。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明清时期的族谱记事,一直以来,中国记录家庭事项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日记,一种是家谱。而日记则显得太单薄,家谱则又太繁琐、复杂。但是,详细记载自己家族中每一位成员的点点滴滴,详细记载家族成员中的历史功绩,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感情归宿和精神寄托。续修竹林王氏宗谱,从时间上来论,说“及时”也好,说“迫切”也罢,这是一个历史责任。如果我们不去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真会有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子孙的感觉。修好王氏族谱,不是某部分宗亲的事,而是王氏族亲人人之事!

2018戊戌年腊月廿八开谱仪式后,竹林王氏续谱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上次是太公们修的谱,谱书都是德高望重的太公用毛笔书写完成的,书法精湛绝伦,底蕴丰厚,文脉流畅,体现了王导后裔的高贵的传承,是王族的镇家之宝。

由于王氏旧谱年代久远,纸质、字迹衰变,因此对原来谱书进行必要保护,另一方面用现代化工具,对所有内容进行无纸化处理,并安全永久地存储。这个工作非常繁重,因为旧谱叙述含大量繁体字,年轻打字员还需要有年长的文化人引领才能开展工作,现在这个工作已经启动。

续修的第二步工作, 就是采撷新生代和离乡的王族宗亲的信息,这个存在难度,因为有的宗亲,离乡多代,村庄中已经没有近宗亲,因此不知道现落脚何处,所以采撷他的信息就比较困难了。但我们要竭尽所能找到,因此修纂工作,个中辛苦,可想而知。

本届续修族谱编纂小组,召集了退休干部、及各界资深、知名宗亲,这些宗亲不但文化水平高、经验足,而且都是乐于奉献行善积德的人士。他们都是带着一颗为家乡振兴、家族兴旺的赤忱的心,抱团无私付出时间和智慧,努力完成修谱大业。

其实修谱工作远不是这些乡贤的无私奉献就能解决问题的,还需热心的知识分子宗亲加入,再加后期的很多工作需要时间和财力,这一点所有宗亲都是懂得的。乡贤会议后,宗亲们热情高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宗亲王明邦先生独资筹建竹林古村牌楼,王加妹女士捐款1万元,王飞剑先生捐款2万元,王銘祥先生捐款20万元。有些业有所成的创业者也在酝酿爱心捐助。宗亲的捐款,设立爱心账户,由三位退休干部进行阳光管理,严格财务制度,笔笔支出账目,大组会议讨论,力求把每分钱用到实处,对得起捐助者。这些爱心款为前期筹备各种办公器材与聘请专业打字人员等奠定基础,其实后期的许多工作仅靠这部分经费是难以落实的,全部靠所有宗亲分担势必太重,因此需要有财力的宗亲的大力援助,另一方面可以选择针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来设计的互联网家谱软件,它涵盖了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各种记录家谱的方式:如,互联网家谱的功能涵盖了家族档案、家族文化、子女教育、生活大事记、家族网上社区观念、传承优良传统等各个方面。

族谱是一部最直接、最实际、最生动、最丰富的教科书,以谱为鉴,光前裕后,能告诫子孙后代自立、自强、自勉、自勤,兴族兴家、利国富民,再造辉煌。为什么有的家族,子孙学业有成,前途灿烂,其实这都是家族的带动。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自己,行善积德,有一个好的家族氛围,这样才能照亮下一代或数代子孙。

我想说的是,当下社会在进步,修谱工作理念要与时俱进,要有新意,新谱总体上必须继承原谱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略有改革,首先改变性别限制,现在独女户不在少数,因此当今全国各族不论男、女性别一律载入谱牒入叙,体现男女平等,既尊重了族民的心意,又符合基本国策。其次全部实行电子档管理,为今后的人丁繁衍传承记载,实时插补提供了方便。

特别指出的是:大部分房头采集的信息很及时,工作认真细致、无私奉献,踏踏实实地协助修谱工作,但从修谱工作例会上得悉有个别宗亲没有及时配合,导致本房头的工作落后于其他房头,我建议个别宗亲想族群工作所想,扬我大竹林王氏之优良传统,务必积极配合,迅速完成信息的递交。(王道首)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