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祠堂想和联合国坐下来谈件大事

作者:匿名 2018-06-27 12:00:09

潮汕祠堂想和联合国坐下来谈件大事

 

代表广府文化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在2007年6月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代表客家文化的“福建土楼”,在2008年7月也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代表潮汕文化的“潮汕祠堂”,也梦想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坐下来喝杯工夫茶,谈一谈什么时候也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为地球人的文化建设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今年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提出了《关于统筹打造潮汕祠堂文化品牌的提案》,然后……就火了!火了!火了!

然后,《光明日报》也专题关注……

总之,关于潮汕祠堂保护的话题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各方面热烈的反应

我们的路径是: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潮汕祠堂的信息采集、归纳整理、包装提升!

我们的目标是:与大家共同努力,将潮汕祠堂推广为广东的一个“特色文化品牌”!

我们的梦想是:争做好充分准备,带领潮汕祠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坐下来谈一谈,努力让潮汕祠堂文化整体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潮汕祠堂?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潮汕祠堂文化,是世界范围内一种非常罕见的特色文化现象!

首先:在硬件方面,潮汕祠堂拥有当世最精湛的建筑艺术,建造潮汕祠堂采用的石雕、木雕、嵌瓷,以及民居结构,都代表着国内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其次:在软件方面,潮汕祠堂所推崇的精神,基本都是以感恩先祖、恢弘祖德、敦睦亲情、教化后人为主题,祠堂举办的年节祭祀、家谱编修、家族公益、宗亲联谊等活动,大都是以引导大家积极向上为目的,也是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庵埠官路“张氏家庙”,是明朝岭南名臣、兵部尚书翁万达手书,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其背后则是翁万达在官路张氏启蒙受教,后又被招为婿,之后在原配张氏支持鼓励下考取功名立功疆场的家国故事。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丛熙公祠门口著名的石雕,其背后是潮州14岁少年陈旭年远赴南洋创业,成为一代巨富之后反哺乡里,修建民居群落的传奇。

第三:潮汕祠堂规模庞大,分布于整个粤东五市城乡各地,仅仅在普宁泥沟一个村,便有多达百座各类祠堂,一个普宁市便有大几千座祠堂,整个潮汕有数万座各类祠堂。

在潮汕各地,祠堂内举办的各类祭祀活动几乎终年不断,参与踊跃,牵动着海内外几千万潮人的心。

第四,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上看,整个中国历史,可以说就是放大了的家族史,潮汕人恰恰是最为坚守重视家族文化的群体,而祠堂,正是家族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从这一点上讲,在中央提出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今天,对潮汕祠堂保护的重视,提高到什么高度,都不为过!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