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江在第十五届中华王氏文化(2...

作者:匿名 2018-05-25 12:00:30

研究家谱,充分认识姓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在第十五届中华王氏文化(2018岳阳)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王听兰会长、王绪祥会长、王伦求秘书长),各位宗亲、各位嘉宾:

大家好!

我是太原王氏琮裔联谊会会长王秋江,首先,请让我代表太原王氏琮裔联谊会对第十五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姓王,他姓李,也有姓牛姓马,姓茅姓皮的,总之各人都以他们的祖先遗留给他的姓氏而自认、自豪。我们中国人在与人交际时,常问的两项内容就是“你吃饭没有?”“您贵姓?”问候“吃饭没有”,是对对方的关心;询问“贵姓”,是进一步了解你来自何郡何地,进而增深对你的历史及现状的了解,以便日后的联系。如果是同姓,“那五百年前咱们是一家人”,一句话两个陌生人就亲近了。“王先生咱们日后多加强联系啦!”以后如果有什么事要办就方便多了。这就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亲近力、凝聚力,或者用时尚的说法叫“品牌效应”。所以展开姓氏文化的探讨与研究有着它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姓氏文化和家族文化。我们要认识姓氏文化,必须从研究家谱入手,一本家谱内涵十分丰富,涉及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经济学、人类学与地方历史等诸多学科。研究家谱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揭示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展示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蕴,阐明著名姓氏家族人物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和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作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四、五千年,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每一个姓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历史功绩不容忽视。我们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自古就是华夏巨族大姓,泱泱巨族,人口近亿(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源远流长,千枝万脉,遍布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创造者,从古至今,无数的王家优秀儿女,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贡献、功绩,无疑在历朝历代的正史、地方志等史书中得到记载,但同时也在众多族谱、家谱中得到生动体现,有的还能补正史之不足。

中国的家谱,导源于上古,延续于当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各有谱牒。背井离乡的千千万万的游子正是靠着姓氏谱系连通他们与同宗族人的血脉,找到自己的生命本源和文化之根。当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聚族而居的情况越来越少,家谱更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古人云:“家谱尤如国史,史不作无以知一代之圣哲,谱不述无以知一姓之英奇”。如我支属太原王氏祁县祖、唐宪宗年间迁宁始祖王琮(字国宝)从浙江金华太平乡金锁桥头迁江西南昌府分宁州(州治在今江西省修水县)。从王琮上溯至太子晋有五十多代,以王琮为迁宁一世祖,繁衍至今也已五十余代。族人分布湘、鄂、赣、川、贵、奥、陕、桂、闽、台、港、澳,族居美、日、英、法等国,据不完全统计,琮公直系后裔已达百万之众。我支族家谱世系源流清晰,名人传记详实,将近1200年的家族历史,历历可考。

其实古代仅王室、诸侯贵族才有自己的家谱,民间是不准修家谱的,除非得到皇帝的特许恩准。比如本支族谱始修于北宋年间,据族谱记载,宋嘉祐二年九月初一日,琮裔十世孙、户部侍郎嘉仪大夫王本公,向仁宗皇帝谨上本族谱表,得到了仁宗皇帝的恩准。从此以后历届修谱至今,一直没有中断。唐宋代以后修谱之风才逐渐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其中也有我们祖先的贡献吧。一世祖琮公迁宁后,秉承太原世家耕读家风,从第四代训公登进士第任朝奉郎、抚州道判始至十七代时,登进士第28名、太守9名;登龙榜24名、进士236名;兵部、户部侍郎8名、知府28名、提督6名,七世祖仕甫公登进士第任兴禄寺少卿,其次子固公生七子,五子登进士第,一时传为佳话,另外洛州知府奉政大夫王纯中、端明殿大学士王刚中、湖南路提举户部侍郎王本、西河太守王铎、户部郎中王其、保定知府王江、兵部侍郎王泰珊、湖州知府王谷攻、清朝台湾提督王锡潘等均为琮公后裔的杰出代表。近现代更是人才卓著,如武汉大学首任校长、前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外交部长王世杰;湖南省开国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原全国公路管理局局长王一凡;前台湾空军中将王芳鑫;民国吴楚首富王芳政;著名医学家湘雅医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芳藻等,均为琮公后裔。以上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都是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贡献的杰出代表,全赖于家谱记录和历史的记载。

家族文化源远流长,绳其祖武、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一个民族即使有再辉煌的经济成就,如果缺少文化的辉映,充其量只能赢得别人的羡慕,却不能换来真诚的尊敬。因为文化记载着民族的兴衰,也承载着伟大的智慧和优秀的历史,所以失掉文化历史就会变得苍白,民族就变得无根。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应当认清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意识形态可以消解,超级大国可以解体,社会制度可以不断更新,但是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基,是不能也不会衰亡的。因为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的尊严,也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共同价值、思想和信仰,传统文化不是落后的、也不是僵化的教条。只要我们好好珍惜,再加以创新和转化,它一定可以焕发强韧的生命力,并唤起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感情。所以我们现在加强对家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同时把它发扬光大,是一个崇高的目标和神圣的使命。我们应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辛勤的工作,拓宽我们王氏历史的研究幅度、补充史志中的某些不足,挽回一些历史遗忘,为进一步了解王姓的历史提供新的史料,增添新的色彩,更好地展示我们王氏族人的时代精神风貌,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繁荣传统文化事业,为加快共建和谐小康社会的步伐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太原王氏琮裔联谊会会长王秋江

                      2018年5月11日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