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华王氏研讨会(二)参观...

作者:匿名 2017-06-02 08:01:53

第十四届中华王氏研讨会(二)参观博白和陆川王氏祠堂

编者按:2017年5月13日至16日,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第十四届会议在广西玉林召开,本部5月15日早上对前期的表彰、研讨等环节做过报道,15日会议日程考察金圭塘王氏、参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故居”以及走进陆川马坡王氏,与宗亲共贺新祠落成现收到王槐玉先生的通稿稿件,现予以刊发,欢迎王氏宗亲转发传播王氏盛会。

     

(祠堂正上方有点模糊的四个字诉说着金圭塘王氏家族的荣耀,能拥有这份尊贵荣耀的家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屈指可数)        

仲夏的五月,五彩宾纷,风景如画,惠风和畅,祥瑞开泰。被称为八桂大地岭南都会的——广西玉林!它迎来了一支声势浩大的特殊团队——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众多王氏宗亲代表,将在这里参加第十四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暨子乔文化论坛以会参观考察旅游等系列活动。玉林嘉和国际大酒店大门中央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热烈祝贺第十四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在玉林胜利召开!”的字样,酒店内外还悬挂着许多彩绸红布的祝贺标语,好一派喜气景象,笃如“岭南美玉迎亲人、胜景如林庆盛会”之赞意,标志着中华王氏文化研究的高峰论坛在玉林拉开了序幕。


这次会议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十几年以来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一次在祖国东南边陲——广西玉林组织的以论坛、参观考察、旅游的系列活动,由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广西工作站承办,玉林王氏宗亲联谊会、博白王氏宗亲联谊会、博白王力奖学协会、陆川王氏宗亲联谊会、福绵王氏宗亲联谊会、北流王氏宗亲联谊会、容县王氏宗亲联谊会、桂平王氏宗亲联谊会、平南王氏宗亲联谊会、象州王氏宗亲联谊会、武宣王氏宗亲联谊会、融水王氏宗亲联谊会、桂林王氏宗亲联谊会等协办。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是一个经国家有关部门备案的民间社团组织,以高举爱国旗帜为宗旨,致力于凝聚中华王氏后裔的智慧和力量,为研究弘扬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传递正能量,共园中国梦做出贡献。


(一)参观博白历史名祠“金圭塘”

15日早饭后,7辆旅游大巴、40多部小车组成近600多人的团队从玉林嘉和国际大酒店出发,冒着大雨行程近3个小时,顺利抵达广西博白县顿谷镇旧金村,参观考察历史名祠,风水福地“天下第一塘”——金圭塘“王氏宗祠”。 此塘系博白王茂显公第十代孙地理风水学派名师—王道衢于1648年-1657年(清代康熙年间)修建,祠堂文化底蕴深厚,家风家规家训传承悠久。始祖垂贤公系从福建汀州迁入博白县城王村,传至第七代的履坦公为金圭塘始祖,距今400多年历史,如今裔孙2.5万多人,英才辈出,群星灿烂,为国家、为社会、为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金圭塘的宗亲为迎接全国各地王氏宗亲代表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金圭塘宗亲理事会组织了400多位宗亲、邀请了龙狮队、腰鼓乐队等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至金圭塘祠堂沿途近一公里表树彩旗欢迎大家,在金圭塘宗祠大门口,由博白县王氏宗亲联谊会顾问王祥林、会长王熙其和金圭塘理事会全体领导和参加此次祭祀活动的十位主祭以及400多位金圭塘的宗亲代表列队欢迎大家的到来。


中午11时,600多位王氏宗亲、嘉宾云集祠堂,阵容宠大的团队给祠堂增添了喜庆的气分,场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一番热闹景象,如贵州老宗亲王达丰、东北王爱中、玉林王伟东等宗亲在祠堂挥笔留下自己的墨宝,有的忙着在祠堂留下自己的身影,有的急忙拍下祠堂的家风、家训历史文化,有的相互问候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王爱中还接受了博白电视台的采访。此刻,金圭塘王祥林先生、王熙其先生分别接受由王听兰先生、王槐玉先生代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向金圭塘敬赠“崇文重教 英才辈出”的牌匾以及八冬王氏宗亲会敬赠的“兄弟情谊深”牌匾,随后,由博白王氏宗亲会会长王熙其先生向大家发表了热情洋益的欢迎讲话,整个活动由王祥李先生主持。


悠悠历史长河不能洗去对根的眷念,荏苒时光必将浓缩血浓于水的亲情。随着各项活动的不断深入,金圭塘组织了隆重的祭祀仪式,金圭塘先祖灵位前供桌上摆满了鲜花、新鲜水果、甘纯的美酒和全猪等供品。主事爷王祥留先生宣布祭祀开始,身披金黄色长袍的熙其、祥林、王富、贞强、缉生、熙军、贞南、振华、王贵、祥生等10位主祭人员以次排列就位,参加祭祀的宗亲在主祭人员的带领下面朝祠堂先祖灵位先净手上香献礼。由主祭官王祥佳先生代表宣读祭文,并向先祖奉上新鲜的水果、献上甘纯的美酒,主祭人员一行对祖先灵位环绕九次行了九个虔诚跪拜!祭祀场面显适庄严、肃穆,被金圭塘先祖灵气的恩威所震撼!参加活动的全体王氏宗亲、嘉宾个个神情凝重、心神专注,肃立于摆满供品的金圭塘先祖灵位前,大家有序上香、祭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祭祀活动圆满结束。整个活动有声有色、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显得特别隆重热烈,其乐融融的活动场面交相辉映,令人陶醉,令人难忘,催人奋进,凝聚族人心。


祭祀参观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乘车返回,赴博白县城香格里拉由博白县王氏宗亲会会长王熙其先生个人安排的欢迎午宴,熙其会长以高规格宴请600多位宗亲,在此,深表谢意。


(二)参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故居”

午饭后,根据会议安排,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一代宗师“王力故居”。“王力故居”是王力出生之地,系金圭塘后裔,也是他生前捐献给广西博白县人民政府的一处教育基地,时逢很多国家省部级领导、院校专家、学者等到访参观学习。大家此次参观王力故居,见证了王力先生从事教学半个多世纪中生活、工作、品德、研究、贡献的辉煌人生,大家又一次接受了传统与现代的人生教育。随后,由王听兰先生、王槐玉先生代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向王力故居敬赠“一代宗师 功在千秋”牌匾。


王力(1900-1986年),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广泛,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曾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评价。


多部论文二百多篇。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带动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被誉为“一代宗师”。


(三)走进陆川马坡,与宗亲共贺新祠落成

下午四时,大家参观王力故居后,除部分代表返程外,仍有500多位与会代表乘车前往陆川马坡王氏新建宗祠参加亲情互动与交流,共贺马坡王氏宗祠新建落成。陆川与马坡王氏宗亲为了接待好这次全国各地王氏宗亲的到来,做了大量的组织准备工作,安排周到,热情大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组织了500多位宗亲在马坡镇街道两傍以及新建王氏宗祠内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几百位宗亲列队欢迎大家,大家伴随着不停的雨声、鞭炮声、烟花声、响亮的歌声中步入新建祠堂大院,喜气场面令人陶醉、令人难忘。此时此刻,在祠堂院内专门搭建的主席台上,安排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领导以及全国、广西各地的宗亲主要代表就座,举行了简短的集中座谈与交流,先由陆川王氏宗亲会会长王扬锋先生向大家致欢迎辞,随后由中心理事长王听兰、秘书长王槐玉、广西工作站王运祥、王春南分别作了讲话,同时由王听兰、王恒松代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向马坡新建王氏宗祠敬贺“国兴族荣”牌匾。1000多名宗亲、与会代表、嘉宾、工作人员等安排在祠堂内共进晚餐。晚饭后,大家观看了陆川王氏宗亲会精心安排的欢送文艺晚会。

陆川县位于广西的东南部,与广东廉江、化州毗邻,隶属广西玉林市,西连博白、东接北流、北联玉州和福棉,全县1551平方公里,14个镇,100多万人口,为丘陵地区,是国家级农业大县,以种植水稻和饲养生猪闻名。县城距南宁市198公里、距玉林市32公里。其中,马坡镇位于陆川县城至玉林市区公路的中端。陆川县王氏,分布在本县马坡镇、平乐镇、珊罗镇、沙湖镇、古城镇、清湖镇等地,王氏人口约4万。在陆川县系属大姓。据考证,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化州市播扬镇的族系分支。


马坡镇王端山祠。系始迁祖甫西公(一世祖),原籍三楚(为长沙府内仕官),于明朝弘治年间,由江南内府迁来玉林州,陆川县南北乡平乐里,大袄堡山罗村,开基立业繁衍生息,甫西公育有四子(二世祖):用祥公、用玺公、用清公、用瑾公。于明朝嘉靖年间,用清公迁至现在马坡镇卜居于马坡村,到五世祖端公育有五子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始祖甫西公后裔分布在马坡镇、珊罗镇、平乐镇、沙湖镇等地,人口两万多人。前辈为纪念端山公勤俭持家、德义渊闳的美德,于民国14年(即公元1925年)11月新建了王端山祠。   

民国时期逢年过节,如清明、重阳定期上香祭拜,以缅怀先人激励后人,成为马坡及周边乡镇王氏宗族神圣的殿堂,先祖的栖息地。1950年由于历史原因,端山祠被当地人民政府接管,作为马坡的粮库。改革开放后,马坡族人的有识之士对端山祠的归属据理收回,一直没有间断过。终于2006年下半年,在王道明、王明孚、王海全、王一龙、王芳永等老一辈族长的共同努力下,端山祠回归到马坡王氏族人手中。并在当时理事会的策划下,对祠堂进行了简单的修缮,于2007年1月重新恢复进香火朝拜。


2014年9月以王扬锋为会长的陆川王氏宗亲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后,把建设端山宗祠作为重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经宗亲会议倡议,决定重修端山祠,除为纪念先祖的灵位场所外,并以此作为建立各地宗亲联系交流的平台,也是一处近居群众的文体活动中心。于2015年1月进行拆除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各地宗亲的鼎力支持和踊跃参与,力议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尤其得到了广东播阳、广西桂平、平南、玉州、福绵、北流的王氏宗亲以及马坡镇内及附近的 甘、罗、陈、梁、杨、李、黄等异姓族系的慷慨捐助,热情捐款。端山祠得于顺利完工建设,目前已进入装修竣工阶段,将择日开光庆典。

另外,还分别为族系会议、学习、活动、休闲等功能建设附属楼一栋、篮球场一个、舞台一个。将为宗族联谊活动的开展与街坊群众锻炼健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体活动场所。


弘扬宗谊情,凝聚族人心!这次玉林高峰坛论与参观学习!大家怀着真诚与执着的心情!来了解王氏家族的历史,参与王氏文化研究,感受王氏家族亲情交流,终于完成了全程的活动,也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感谢广西!感谢玉林!感谢博白!感谢陆川!感谢所有王氏宗亲为此次玉林会议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你们辛苦了! 

王氏,有着“天子”之裔的赞誉!是一个有着群星灿烂、人才辈出,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一个大家族!我们要弘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德,将中华王氏历史文化承前启后,发扬光大!以共谋宗亲福祉,共促社会和谐,共圆中国梦!祝愿中华王氏繁荣昌盛、源远流长!


本文节选自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槐玉先生《岭南都会迎宗亲胜景如林庆盛会---记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第十四届玉林会议系列活动》文章选段

 

 

 

会议盛况:


全国江苏商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常委王爱中,一直为王氏默默付出


金圭塘王氏祠堂精美的木雕


 

虔诚拜祖的金圭塘王氏宗亲


金圭塘王氏祭祖文和擂鼓队


主席台就坐嘉宾和热情的陆川王氏宗亲


陆川王氏组织的欢迎晚会


和爱中宗亲在王力故居


和《开闽王氏大总谱》王学智、以及全国江苏商会王爱中宗亲在一起


和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圭塘王氏精英王祥林宗亲在一起

 

【 供稿 王槐玉 编辑 王朝利  】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